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机械论文

装煤车除尘第三导套技术的研究应用

时间:2011-04-23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该装煤车以其投资少、占地面积小、除尘效率高等突出的特点在国内诸多焦化厂推广应用。研制出装煤除尘第三导套装置。干式除尘装煤车密封性,装煤车除尘第三导套技术的研究应用。
关键词:干式除尘装煤车密封性,除尘第三导套,除尘效率
 

济钢焦化厂使用的干式除尘装煤车是鞍山焦耐院与济钢共同研制开发的车载式除尘系统的装煤车。该装煤车以其投资少、占地面积小、除尘效率高等突出的特点在国内诸多焦化厂推广应用。通过近几年来我们现场使用发现,在装煤过程中,出现导套处跑烟冒火严重,烟尘收集率低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系统分析改造,研制出装煤除尘第三导套装置,取得较好的使用效果。

1、导套的工作原理:

干式除尘装煤车导套装置是集装煤和集尘为一体的装置。导套本身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除尘管路,在引导下煤的同时对装煤过程中加煤口处外逸烟尘收集导通,引导烟尘进入除尘管道,最终进入除尘器过滤的装置。论文发表,干式除尘装煤车密封性。它的工作原理是:连接套筒在悬挂油缸的驱动下起落,使连接套筒下部与加煤口相对密封,装煤过程中煤通过固定内套筒加入炭化室,加煤口四周外逸的烟尘通过连接套筒与上部套筒组成的密封回路,在除尘风机的吸力作用下进入烟尘流通管道。双层除尘套筒结构见图1。

干式除尘装煤车密封性图1、双层除尘套筒结构图

2、存在的问题:

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严重影响了装煤除尘效果。论文发表,干式除尘装煤车密封性。

1、由于炉顶变形,使各加煤口座与焦炉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装煤车导套装煤一次对位4个加煤口,连接套筒本身径向活动间隙较小,造成套筒和加煤口座之间的间隙不等,使装煤过程中大量的烟尘从加煤口外逸,增加烟尘捕集难度。

2、在装煤过程中,由于固定套筒与连接套筒之间没有密封,增加了烟尘的外逸量,造成烟尘在装煤套筒与下煤导套之间的缝隙跑出,影响除尘效果。

3、当装煤车装煤过程结束时,装煤除尘双层导套被提起离开装煤孔之后,炉盖盖严装煤孔之前,大量的烟尘(大约占装煤烟尘总量的15%~30%)从加煤口冒出,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环境。论文发表,干式除尘装煤车密封性。

3、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协同济连公司技术人员共同研制开发装煤除尘第三导套装置,解决装煤除尘双层导套的这些问题。其主要特点是:

1、改进导套的悬挂机构,增加活动内套调节装置,把煤车导套对装煤口的精度控制在±20mm,提高导套和装煤口的对位,从而提高密封性能,把大量的烟尘堵在炭化室内,提高环保效果。

2、在固定内套筒和活动内套筒之间设计增加密封装置,通过密封刀边与密封填料之间的密封减少烟尘外逸。

3、增加第三套筒,克服取、盖加煤口盖过程中没有对加煤口外逸烟尘实施密封除尘的弊端,同时增大对烟尘的捕集率。

4、第三导套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新研发的第三导套机构,包括机械结构部分、液压驱动部分和行程控制部分。论文发表,干式除尘装煤车密封性。机械结构(见图2)中,共分为三层套筒,内套筒是装煤套筒,是入炉煤的通道;中间套筒,负责收集装煤过程的烟尘,是烟尘的通道;外层套筒,把取炉盖电磁铁、中间套筒和内层套筒完全罩在内部,是中间套筒和内层套筒提升离开炉顶后,消烟除尘的烟尘通道。论文发表,干式除尘装煤车密封性。

干式除尘装煤车密封性图2、第三导套机械结构图

工作原理是:当装煤车在加煤口就位后,第三套筒由液压油缸驱动首先落下,然后电磁铁把炉盖取走,这样就保证在炉盖取走后,炉堂内散发的烟尘被全部收集。在对位过程中,装煤导套的调心机构能够保证在20毫米范围内自动调节,增大了4个装煤导套与加煤口对位性,实现密封,减少装煤过程烟尘的散发。论文发表,干式除尘装煤车密封性。煤车开始向炉膛内装煤时,固定套筒与活动内套筒通过密封刀边插入到密封填料内实现密封,少量烟尘从装煤口和活动内套筒之间冒出,经由烟气流通管道进入到除尘系统,被净化处理。装煤作业结束时,活动内套筒首先提起,离开加煤口,此时炭化室内散发的烟尘仍由第三套筒收集,直到电磁铁盖上炉盖,加煤口被炉盖盖住,不再散发烟尘,第三套筒才提起离开装煤孔,完成整个装煤过程。

5、结束语:

第三导套装置的研发,首先是“堵烟”,把70%以上的烟尘堵在焦炉内部,其次是收集加煤口外逸的烟尘,保证了整个装煤过程,炉膛内散发的烟尘全部被收集,烟尘捕集率提高到理想水平,实现了装煤烟尘彻底净化处理的目标。

联系人:石磊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柱面行波超声电机机构及理论研究(图文)
下一篇论文:自磨机主减速机输入轴连接方式的改进(图文)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机械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机械论文
读者推荐的机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