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本文通过对某化工厂3#风机轴承润滑油变质原因的综合分析,阐述造成该风机润滑油变质失效原因及设备摩擦副磨损的状况。并针对该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预防措施。
论文关键词:风机,润滑油,磨损,铁谱分析,红外光谱
1 前言
某化工厂3#风机轴承润滑油于2010年5月27日进行了更换,该设备运行一周后,发现前轴与轴瓦的润滑油的色泽发黑。该化工车间委托设备研究所对该风机的润滑油变质原因进行诊断分析。3#风机设备润滑的部位为轴与轴承铁谱分析,轴承结构为滑动轴承,使用的润滑油牌号为DTE13M,其润滑方式为飞溅润滑。
2 原因分析
根据润滑油色泽变黑的情况,对润滑油进行了外观色泽的观察、水分分析、元素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铁谱分析免费论文下载。分析结果如下:
2.1、对润滑油进行了外观色泽的观察,发现润滑油的色泽为浅黑色,油品浑浊铁谱分析,可以见到明显的悬浮颗粒。
2.2、对润滑油中的水分%(质量分数)进行分析,水分测定的标准为GB/T260-1988,分析结果为痕迹,说明油中含水量没超标。
2.3、为了确定油样分析结果的可比性,对2#风机和3#风机润滑油同时进行机械杂质和元素光谱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表1
样品名称
|
检验项目
|
检验结果
|
标准依据
|
2#风机
2#风机
|
机械杂质 %
|
0.003
|
GB/T511-1988
|
微量金属铁 ug/g
|
3.57
|
SH/T 0715-2002
|
微量金属铜 ug/g
|
13.9
|
SH/T 0715-2002
|
微量金属钠 ug/g
|
11.2
|
SH/T 0715-2002
|
微量金属钙 ug/g
|
101
|
SH/T 0715-2002
|
微量金属镁 ug/g
|
1.84
|
SH/T 0715-2002
|
微量金属铅 ug/g
|
1.08
|
SH/T 0715-2002
|
3#风机
|
机械杂质 %
|
0.007
|
GB/T511-1988
|
微量金属铁 ug/g
|
3.52
|
SH/T 0715-2002
|
微量金属铜 ug/g
|
60.9
|
SH/T 0715-2002
|
微量金属钠 ug/g
|
7.46
|
SH/T 0715-2002
|
微量金属钙 ug/g
|
102
|
SH/T 0715-2002
|
微量金属镁 ug/g
|
1.82
|
SH/T 0715-2002
|
微量金属铅 ug/g
|
4.03
|
SH/T 0715-2002
|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确定铁谱分析,3#风机润滑油中的机械杂质含量和磨损颗粒中金属铜及金属铅的含量都远大于2#风机。
2.4、 对3#风机和2#风机润滑油进行红外光谱分析:

图1(3#风机)

图2(2#风机)
通过对3#风机和2#风机红外光谱分析,由光谱图可以看出,3#机和2#机润滑油为同一物质,1732cm-1为羧酸根,其余为正常油品,初步确定润滑油有被氧化现象。对3#机和2#机的润滑油进行酸值分析铁谱分析,2#风机润滑油的酸值为1.02mgKOH/g,3#风机润滑油的酸值为1.06mgKOH/g,说明3#润滑油中的酸值明显偏高,其润滑油已被氧化。
2.5、 对3#风机润滑油中磨损颗粒进行铁谱分析:
2.5.1对3#风机润滑油颗粒密度进行分析:大颗粒密度DL为32.7、小颗粒密度DS为17.2,磨粒磨损严重度指数Is为773.5。
2.5.2对磨粒铁谱片进行分析:谱片中存在严重滑动铁系磨粒,切削磨粒也有存在,大颗粒的金属尺寸为36×13um.另外也存在少量的铜合金和少量的暗金属氧化物。初步推测该风机的轴与轴承之间存在一定的磨损现象免费论文下载。

|

|

|
图3 倍数:500
|
图4倍数:500
|
图5 倍数:500
|
2.5.3为了进一步确认设备磨损是否有异常铁谱分析,再次对该机组的润滑油取样分析,大颗粒密度DL为42.3、小颗粒密度DS为19.1,磨粒磨损严重度指数Is为1424.48。
与上次取样分析数据比较,大颗粒密度明显增加。可以确认该风机轴瓦存在磨损。观察到的这些颗粒的数量被确定为中偏高。呈现的颗粒尺寸和数量表明,正在发生一种严重的磨损模式,需要进行检修。后经解体检查铁谱分析,确认风机的滑动轴承的轴瓦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
3、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可以判断3#风机的润滑油由于摩擦过热造成润滑油抗氧剂损失,形成酸化物,润滑油油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氧化变质。由此造成轴和轴瓦润滑状况不良使得轴与轴瓦之间存在一定的磨损,其磨损类型为严重的滑动磨损,磨损颗粒的材质主要为铁系金属、铜合金、铅合金等免费论文下载。造成润滑油色泽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磨损产生的铅合金以及润滑油被氧化生成的酸性物质。
建议:
a 对3# 风机的瓦片进行更换处理铁谱分析,对同类其它风机使用的润滑油应定期进行物理性能指标的检测和磨损颗粒监测。
b 对该设备新更换的润滑油加强监测,确认设备的润滑油是否有符合质量要求。
c 定期对该设备的润滑油进行监测,全面掌握该设备的润滑及磨损状态,避免设备异常磨损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GB/T260-1977
[2]《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GB/T264-1983
[3]《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GB/T511-1988
[4]《油液监测分析》机械工业出版社
[5]《磨粒分析》中国铁道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