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沿“海”战略是以局部的高速度来达到其示范效应,那么,沿“江”战略则是以全局的高速度来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从发生形态、市场结构、金融体系及政府政策等方面考察,结合武汉现实的具体情况看,武汉应选择的目标模式是:在市场自发和政府扶持的合力推进下,把武汉构建成区域性、集成型、筹资型的金融中心。紧紧依托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经贸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等基本条件,抓住政策机遇,利用现有的金融实力,以建立功能健全的金融机构为契机,大力开发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努力构造金融业软、硬环境,加速实现金融业现代化,提高金融业运作效率,使武汉成为国际国内信誉卓著、动作高效、信息灵敏、实力雄厚的中部的证券交易中心、资金融通中心、资金清算中心和金融信息中心。
武汉金融中心建设的步骤是:2010年以前,着力增加金融机构,做大金融市场,丰富金融产品,改善金融环境,建设设施先进、信息灵敏、服务高效、融资功能和辐射力较强的金融机构总部和区域管理总部聚集区;初步建立武汉金融中心的框架,成为区域性的银团贷款中心、票据业务中心、资本市场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保险业务中心、金融教育研究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2010年之后,武汉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金融业成为武汉的支柱产业之一。到2025左右,以增强金融资源聚集和辐射能力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基础,建设金融机构密集、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创新活跃、金融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
三、建设措施
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要有政府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政策保障。21世纪国家对中部地区的战略部署在实施沿海优先发展战略的十多年后,中央开始重视和实施中西部地区发展战略,并从政策上予以倾斜。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都把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列为重要内容,并对中部经济圈作了战略规划。十六届三中全会和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全面实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中部区域经济圈,推动中部地区经济持续成长,客观上都要求有一个具有区位优势,基础设施好,辐射能力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实现中部经济持续平稳、高效发展。
武汉市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汉就提出要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直到2005年,武汉区域金融中心问题才被写入武汉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在纲要中,武汉市提出将围绕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推进金融资源重组整合。以武汉市商业银行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积极培育和引进中外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国际化进程,促进各类金融机构聚集。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巩固发展武汉票据贴现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健全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完善证券、期货、信托等各类金融市场要素体系。积极争取在武汉设立中部银行票据交换中心。建立健全企业资信评估机构和企业、个人征信体系,设立武汉金融生态实验区,优化金融发展环境。政府部门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对金融业在税费优惠、土地买卖和租赁使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简化和规定办事程序和其他相关方面的政策;金融部门要制定有关激励和约束政策,进一步拓展业务、开展创新、培养和引进人才。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