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金融论文

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_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支出

时间:2012-04-23  作者:吕红娟,何炼成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现期投资行为及投资增长情况会对未来经济的生产供给能力产生潜在的影响,也会对提高人们长期的生活水平起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消费不振一直是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10],所以此处选取固定资产投资与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对我国货币供给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模型采用一元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用于表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能否解释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货币供应量M2、固定资产投资I和人均消费性支出CS均采取1999年第1季度到2009年第3季度的季度数据作为观测样本,共38个观测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央人民银行网站以及中国经济景气统计月报。由于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均具有季节性,所以为熨平数据的季节波动性,我们首先对M2、I 和CS采用X-11方法进行季节调整,调整后的数据分别用M2SA、ISA和CSSA表示。

(一)货币供应量与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以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固定资产投资I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被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所解释的部分。其表达式如下:

(t=1,2,…38)

采用OLS估计得:

s.e.= (0.365575) (0.029509)

t = (-25.70383) (51.93002)

= 0.985024 F=2696.727 D.W.= 0.989625

由上面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此方程拟合优度比较好,达到0.985以上,且常数项和解释变量的系数的t统计量均显著,这说明M2的增长可以解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变化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支出,即M2的变动可以引起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动。系数的估计值为1.53,表示货币供应量每增长1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1.53单位。但是由于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期,经济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不畅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这些情况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所以货币供给的增加到底是流入了确实需要资金谋求发展的企业还是流向了房市、股市这个问题还需要深究,因为2009年以来,随着2009年9.6万亿信贷资金的发放,楼市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二)货币供应量与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

我们继续将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以人均消费性支出CS作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增长中能被货币供应量所解释的部分。其表达式如下:

(t=1,2,…38)

采用OLS估计得:

s.e.= (1.240413) (0.100127)

t = (-8.163474) (13.97131)

= 0.826416 F=195.1975 D.W.= 0.301494

从上面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此方程虽然拟合优度只有0.826,但常数项和解释变量项的系数的t统计量均显著,总体来说还是能反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的。系数的估计值为1.40,这说明货币供应量每增长1单位,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增长1.40个单位,所以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促进需求的上涨的,但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小于对投资的刺激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比较强的投资效应,而消费效应却比较弱。这也与自09年以来,我国房价持续上涨,而消费却增长缓慢一致。所以9.6万亿投资拉动内需的效果到底如何还值得我们进一步观测杂志铺。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由于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的性质,使中央银行在货币供给的控制上丧失了一定的主动性。原计划发放4万亿信贷资金,结果却发放了9.6万亿信贷资金,然而这9.6万亿投资是否会促进经济的增长,现在还不好下结论。所以中央银行应该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强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力度,确保提供适合经济发展的适量的货币供给,减少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一)增加汇率弹性,减少外汇占款。首先,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减少央行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消费支出,使人民币汇率的生成科学化、理性化。其次,增加外汇交易工具,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开放外汇市场,放宽外汇市场的准入限制。

(二)维持适度的货币流通速度,提高货币乘数预测准确度。首先,逐步改变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较低的现状,维持适度货币流通速度可以提高央行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其次,央行虽不能直接控制影响货币乘数的各个因素,但可以通过对经济周期的变动、金融创新的发展程度间接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化。

(三)加快经济转型,调整经济结构。第一,采取多种方式拉动内需,增加居民现时消费。第二,改革以银行为主的融资体制,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第三,积极引导资金向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流动,防止资金流向楼市、股市造成资产泡沫,有害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建军.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第72页
[2]谢平、俞乔.中国货币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总量控制.[J].金融研究,1996(1):3-10
[3]万解秋、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1 (3):40-43.
[4]孙伯银.货币供给内生的逻辑.[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第187页
[5]王有光.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关系研究.[J]. 经济经纬,2009(4):17-20
[6]陈婷.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下的货币政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9):119-122
[7]黄燕芬.我国货币乘数稳定性的实证分析.[J]. 财贸经济,2006(3):31-37
[8]陈涤非.中国的货币乘数变动与金融创新.[J].上海金融,2005(2):13-16
[9]耿中元.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和金融因素.[J].西南金融,2007(7):24-25
[10]方阳娥.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54页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驳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_羊群效应
下一篇论文:信用货币体系下,货币供给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一个理论探讨:货币的迷失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金融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金融论文
读者推荐的金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