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基于“钻石模型”的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优势研究_小论文

时间:2011-07-25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钻石模型”理论。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分析。它对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
论文关键词:钻石模型,畜产品,竞争优势

 

一、“钻石模型”理论

“ 钻石模型”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创立的。它对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 此模型由4个基本要素和2个辅助要素组成。4个基本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企业的战略、 结构及同行业间的竞争等。在四大要素之外还存在两大变数:政府与机会。如图1所示。

图1 钻石模型

二、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分析

(一)生产要素

1、初级生产要素

黑龙江省是国家奶牛、肉牛的优势产区,也是生猪、禽蛋和特种养殖最具增长潜力的新兴产区。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畜牧业转化粮食125亿公斤。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和水资源都十分丰富,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王洋,2009),并拥有6500万亩草原以及大量的草山草坡,为畜牧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饲草饲料。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大省,森林面积仅次于内蒙古,为大力发展林区畜牧业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且,黑龙江省农村与城镇富余劳动力多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畜产品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的重要地区,毗邻俄罗斯,靠近日本和韩国,是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独联体国家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适合于仅经初级加工就出口的保鲜期短的产品。

2、 高级生产要素

黑龙江省的通信系统较为发达,全省已初步形成了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各市县全部实现了国内、国际直拨,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省。但与中部地区及东南沿河城市比较而言,黑龙江省在运输及多媒体网络普及方面相对落后,不仅不利于畜产品的快速运输和市场信息的快速传递。黑龙江省拥有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乳品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教学科研单位小论文,为黑龙江省的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全省各类畜牧企业与省内各大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协作密切,但是由于技术推广不力,使得科技成果难以用于实际的生产中。这些都说明了黑龙江省畜牧业高级生产要素仍然十分缺乏。

(二)需求状况

国际市场对黑龙江省畜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而且多以初级猪肉和乳制品为主,这两种畜产品出口量在全国同类产品出口中有一定的优势;而食品加工工业对畜产品的原料需求,也随着加工企业的不断发展而提高。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居民对畜产品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发生变化。总的来说,黑龙江省居民的畜产品消费水平与收入增长同步。

我国刚跨进小康社会,人们对吃的要求整体来说处于由吃饱向吃好的过渡阶段,作为全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省份,消费者相对来说还不成熟,所形成的需求还不能使我们产品的竞争力足够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科学饮食观念的提升,城、乡居民饮食结构的调整,情况一定会改善。成熟的需求逐步导入,必将增加居民对高营养、高蛋白质的畜产品的需求,进而提高我省的畜产品的竞争力。

(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1、饲料企业

上游产业,以饲料企业为主。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与养殖业发展相适应的饲料工业体系。黑龙江省的工业饲料主要集中在哈尔滨、佳木斯和绥化,其中哈尔滨饲料产量占全省50%。尽管黑龙江饲料企业近几年发展较快,但与饲料大省广东和山东相比,企业在生产规模上竞争力不强,黑龙江省内前五名饲料企业产量总和占全省饲料总产量的9.3%,而山东省和广东省则为39%和49.3%;在品牌影响力上也有一定的差距,哈尔滨远大牧业公司主要生产经营远大牌、博大牌和龙大牌共三大品牌,产品主要销往东北三省,只在东北市场享有知名度,黑龙江省大多饲料生产企业和远大牧业的发展情况相似。可见,虽然黑龙江省具有一定的区位、资源和成本优势,但由于企业规模及品牌竞争力不强,难以满足市场对饲料产品的要求,自身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竞争力。

2、畜产品加工业

下游产业中,以加工业为主。近年来,全省培育或引进了北大荒、金锣、雨润、肉联等十余家生猪精深加工企业。目前,建成了草原兴发、希波、元圣等骨干肉羊加工企业;建成了宾西牛业、北大荒牛业、长春皓月、华香等大型加工企业;黑龙江省拥有规模以上的禽类屠宰加工厂近300家。山东富荣集团在黑龙江省双城建设了第一家禽蛋加工企业,双城新胜禽蛋批发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鲜蛋批发市场;黑龙江省现存乳品加工企业近70家,拥有产品品牌68个小论文,其中“完达山”、“红星”为中国驰名品牌。继雀巢、光明、完达山上线后,伊利、蒙牛、新希望、娃哈哈、雅士利及银锣等企业集团也相继建立乳制品加工企业,乳品加工企业已经成为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主导力量。但就整体而言,黑龙江省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较弱,缺少牵动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而且大部分的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多为引进企业,本土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总体加工能力还较低,加工转化率和加工深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品种结构比较单一,猪、牛、羊仍以出售活畜和胴体为主。

(四)生产规模

在黑龙江省规模化饲养中,生猪规模生产在50头-499头的比重最大,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0头以上的比重较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肉牛规模生产在10-99头的比重最大,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头以上的比重较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肉羊规模生产在30-499只的比重最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0只以上的比重较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肉鸡规模生产在2000-9999只的比重较大且高于全国水平,但1万只以上肉鸡生产规模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不存在出栏数10万只以上的场户;蛋鸡产蛋规模在500-1999只的比重最大,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只以上的产蛋规模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不存在存栏数10万只以上的场户;奶牛的饲养规模主要以5-99头为主,且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0头以上的规模饲养比重较小,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黑龙江省畜禽在规模饲养方面,仍以分散的、小规模饲养为主,较大规模饲养的比重低于全国水平。

(五)政府与机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审时度势作出“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的重大决策。2003年,黑龙江省政府提出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辅换位”战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黑龙江省政府又提出了建立畜牧业“半壁江山”的目标和口号。2007年8月20日,在新出台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推进精品畜牧业发展及基地建设小论文,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了更好地利用黑龙江省发展奶业和生猪产业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基础优势,黑龙江省已于2008年3月制定并于同年9月实施《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2008~2012年)》和《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2008~2012年)》。两个《规划》对优化黑龙江省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速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大省、食品工业大省建设意义重大。由此,良好的宏观环境形势为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对策建议

(一)调整和优化生产基地布局

根据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和现实条件,建立生猪产业带、奶牛产业带、肉牛产业带、羊产业带、蛋鸡、肉鸡产业带。尽快培植一批养殖业生产大县,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县一业的大规模、大批量的牧业专业化生产经营格局,增强我省畜产品的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

(二) 进一步发展饲料企业

首先,加快黑龙江省饲料生产企业集团化、规模化进程。其次,黑龙江省饲料企业要走品牌战略发展之路;第三,调整饲料产品结构;第四,开发传统的散养的饲料市场。

(三) 做强做大畜产品加工企业

首先,整改加工企业;其次,按照国际标准《HACCP体系准则》组织生产。同时,实现畜产品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第三,提高精加工和深加工程度;第四,注意畜产品包装。

(四)建立高效的科技推广体系

以科技信息为主链条,引导、培训、支持畜牧业和农民生产,最终提高农民素质。同时,还要建立高素质、综合性的科技推广队伍,因为科技推广人员在技术推广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提高科技成果的入户率、转化率和贡献率意义重大。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建议设立畜牧业风险基金、建立畜禽保险制度、设立畜禽引种和保种补贴、扶持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对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建设给予补贴、在用地和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建立免费免疫制度、鼓励畜产品加工及出口创汇等。


参考文献:
1、顾国达,张磊等.2007.我国畜产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1):31-36
2、胡海彦,付晓峰.2006.黑龙江省畜产品加工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7):5-7
3、李翠霞.2006.绿色畜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35-150
4、朱再清,易法海.2007.中国肉类竞争力:与主要出口国的差距及原因[J].生产力研究.(20):97-99
5、迈克尔波特.2002.国家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
6、姜法竹.2004.提高畜产品竞争力的品牌战略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7):5-6
7、王洋.2009.黑龙江省畜禽养殖环境承载能力分析及预测.水土保持通报[J].2009,02:187-19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大设计观视角下的创意产业整合设计体系研究_经济学论文
下一篇论文:基于供求关系视角的房价持续上升的原因分析_市场均衡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