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本文选取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华东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部地区中原城市群、中南地区武汉城市群、西南地区成渝城市群为例,进行次核心城市划分研究。
关键词: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界定
1、城市首位度方法次核心城市是城市体系的组成部分,研究确定次核心城市,需要从研究城市规模体系的方法入手。所谓城市规模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市人口规模的结构与分布,通过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可以明确人口规模与城市从大到小的序列关系。城市规模分布研究较为常用的有城市首位法则、城市金字塔、规模序位法则等等。本文主要借鉴城市首位法则进行次核心城市划分。该方法由马克杰佛逊(Mark Jefferson)提出,用来解释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大量人口、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首位城市的发展趋势。论文发表。城市首位率将首位城市(the Primate City)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领导地位的城市,通常在规模上大大超过他城市。所谓首位度就是首位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比值。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概念,分别表示第一大城市与第二、三、四大城市的人口比值,公式如下:
四城市指数S=P1/(P2+P3+P4)
十一城市指数S=P1/(P2+P3+…+P11)
式中,Pl,P2,…,P11(Pi代表排名第i位城市的人口数)为城镇体系中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在现实应用中,通常可以采用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来衡量人口在首位城市的集中程度。
2、城市首位度方法的借鉴思路城市首位度方法,主要用于测算核心城市影响力,其采用的四城市、十一城市指标,无法对次核心城市进行合理描述,因为次核心城市不能无视大于其规模的城市的影响,且城市群中城市个数不可能恰好对应。不过可以借鉴城市首位度的思想,对城市群每个城市计算类似首位度的城市规模比重,进行城市规模序位排列分析,从而划分相应的次核心城市。论文发表。论文发表。[1]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因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故通常以城市人口规模来表示。但考虑到我国实际情况,由于城市化程度的差异,总人口数很大的城市可能农业人口很多、市区面积很小、综合实力不强。如保定市总人口超过1000万,而非农人口只有63万,整体实力显然无法与总人口1000余万,非农人口562万的天津市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总人口数无法体现真实城市规模水平,并且根据城市群发展形成理论,城市群是城市化的高级发展阶段,非农人口能更好体现城市规模。所以,非农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总人口数作为城市规模的计算依据。
3 我国部分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划分研究
本文选取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中部城市群、华东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部地区中原城市群、中南地区武汉城市群、西南地区成渝城市群为例,进行次核心城市划分研究。
3.1、辽宁中部城市群:以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等为主要城市,从非农人口规模比重来看,沈阳占38%,具有绝对优势,是核心城市;鞍山、抚顺两市所占比重分别为16.5%和15.9%,与核心城市有明显差距,比其余城市又具有规模优势 ,处于第二梯队,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
辽中城市群非农人口规模测算表
城市名称 |
沈阳 |
鞍山 |
抚顺 |
本溪 |
营口 |
辽阳 |
铁岭 |
|
非农人口规模(万人) |
298 |
128 |
124 |
83 |
51.5 |
58.7 |
33 |
城市规模比重(%) |
38 |
16.5 |
15.9 |
10.7 |
6.6 |
7.5 |
4.3 |
3.2、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为主要城市,从非农人口规模比重来看,济南和青岛分别占21.4%和21.2%,具有明显优势,同为核心城市,半岛城市群为双核心城市群;烟台、潍坊、淄博三市所占比重分别为14.6%、12.5%和12.4%,与核心城市有不少差距,比其余城市又具有规模优势,处于第二梯队,是半岛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
山东半岛城市群非农人口规模测算表
城市名称 |
济南 |
青岛 |
淄博 |
威海 |
烟台 |
潍坊 |
日照 |
东营 |
|
非农人口规模(万人) |
260 |
258 |
151 |
97 |
178 |
153 |
121 |
82.5 |
|
城市规模比重(%) |
21.4 |
21.2 |
12.4 |
7.9 |
14.6 |
12.5 |
9.5 |
6.8 |
|
3.3、成渝城市群:以重庆、成都、南充、自贡、德阳、绵阳、眉山、乐山、雅安等为主要城市。从非农人口规模比重来看,重庆和成都分别占29.2%和24.3%,具有绝对优势,是双核心城市群;绵阳、南充、自贡、三市所占比重分别为10.1%、8.6%和7.8%,与核心城市有明显差距,比其余城市又具有规模优势,处于第二梯队,是成渝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
成渝城市群非农人口规模测算表
城市名称 |
重庆 |
成都 |
德阳 |
绵阳 |
眉山 |
乐山 |
宜宾 |
南充 |
自贡 |
非农人口规模(万人) |
393 |
327 |
61 |
135.7 |
82 |
41.7 |
89 |
116 |
103 |
城市规模比重(%) |
29.2 |
24.3 |
4.5 |
10.1 |
6.1 |
3.1 |
6.6 |
8.6 |
7.8 |
3.4、中原城市群:以郑州、洛阳、开封、新乡、作、许昌、平顶山、深河、济源等为主要城市。从非农人口规模比重来看,郑州市占23.6%,优势非常明显,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洛阳、开封、新乡三市所占比重分别为14.6%、14%和14.2%,与核心城市有明显差距,比其余城市又具有规模优势,处于第二梯队,是中原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
中原城市群非农人口规模测算表
城市名称 |
郑州 |
洛阳 |
开封 |
新乡 |
焦作 |
许昌 |
平顶山 |
济源 |
非农人口规模(万人) |
168.8 |
104.3 |
100.5 |
102 |
81 |
48 |
81.8 |
29.25 |
城市规模比重(%) |
23.6 |
14.6 |
14 |
14.2 |
11.3 |
6.7 |
11.5 |
4.2 |
3.5、武汉城市群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潜江为主要城市。从非农人口规模看,武汉市占到52.9%,是绝对的核心城市;黄石和孝感所占比重分别为8.5%和10.4%,与其他城市相比有一定优势,为武汉城市群的次核心城市。
武汉城市群非农人口规模测算表
城市名称 |
武汉 |
鄂州 |
黄石 |
黄冈 |
孝感 |
咸宁 |
天门 |
仙桃 |
潜江 |
非农人口规模(万人) |
448.9 |
50 |
72 |
35.75 |
88 |
55 |
38 |
29.8 |
31.1 |
城市规模比重(%) |
52.9 |
5.9 |
8.5 |
4.2 |
10.4 |
6.8 |
4.8 |
3.5 |
3.7 |
【参考文献】
[1] 董 青李玉江 刘海珍,中国城市群划分与空间分布研究,城市发展研究杂志[A],2008(6)
[2] 唐子来,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城市规划会刊[J],1997(3)
[3] 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国城市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