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WaterCube),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修建的主游泳馆,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与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国家游泳中心规划建设用地629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5000-8000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0平方米,长宽高分别为 177m ×177m ×30m[8]。
国家游泳中心于2003年12月24开工,预计在2007年底竣工验收。它是唯一一个接受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捐赠建设的奥运场馆,预算资金为10.208亿元人民币,其中土地费用和设计费用是政府另行出资,所以实际需要的捐款资金不到9亿元。
2008年奥运会期间,国家游泳中心承担游泳、跳水、花样游泳、水球等比赛,可容纳观众坐席17000座,其中永久观众坐席为6000座,奥运会期间增设临时性座位11000个(赛后将拆除)。赛后将建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游泳、运动、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中心。
4 促进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
根据美国学者钱纳里的理论,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的后期,第二产业贡献率达到61.8 % ,但这个增长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得到的,今后我国将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9],而体育产业又是第三产业的重要一块,在美国,体育产业的产值在第三产业中仅次于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为此在今后的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积极培养体育产业人才,加强体育产业建设。
(2) 规范体育企业。由于我国体育产业起步晚,改革不到位,致使体育企业市场意识不强,因而体育企业切实树立服务营销意识,努力在体育服务营销方面加强创新,是我国体育产业壮大的前提条件。
(3) 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资.
(4) 开展群众体育,刺激消费;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
5 结语
体育改革实践证明,体育政策与体育法规二元渠道并存这是必然趋势,具有合理性,即两者在目的性等方面存在一致性。在依法治体的方针指引下,处理体育政策与体育法律不一致问题的关键在于,真正理解体育法治的内涵,反对体育政策的恶性违法,充分发挥体育政策前瞻性、战略性和及时性的特点,指导体育改革的实践。建立体育政策与体育法规的规范性,协调机制、规范政策与法律的规范形态转换机制,同时,对于体育政策的出台要不断完善各种考评、监督机制,保证体育经营人才的缺位使得很多体育产业项目无法开发,而只能停留在单一的低级的产业层次上,所以必须积极培养高级体育产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 钟天朗. 体育经济学概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 丛湖平.体育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李 悦 李 平产业经济学1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丁振峰.对我国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体育科学,.
[5] 朱柏铭. 公共经济学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6]卢元镇. 中国体育社会学.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7] 绿色奥运建筑研究课题组著.《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美)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 ] 林显鹏, 杨越,等.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育科学,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