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剪纸应强化设计创作,增强设计内容与方式多样化,以新技术为依托进行创新。在题材方面,可以走出传统文化习俗的局限,创作与老百姓所关注的时事热点有关的作品,如把“扫黄打黑”、“唱红歌诵经典”等主题在作品中展现出来,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提高产品销量;在制作工艺方面,采用现代设备规避传统剪纸易掉色、易损坏、色彩单调等缺点,进行创新创作,如立体剪纸、雕塑剪纸、彩色喷绘剪纸等。同时深刻挖掘重庆剪纸深厚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吸引力,以文化为载体,积极开展产品生产,使重庆剪纸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总之,重庆剪纸应以成功申遗为契机,在强调保护的前提下树立经济开发意识,为其产业化经营制定可行的开发战略,集中力量培育优势文化品牌,将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在开发中保护,以保护促开发,使重庆剪纸的产业化经营走上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辛儒,王释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内涵解读与策略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
2 李向民,王晨,成乔明.文化产业管理概论[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34.
4 梁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探析[J].江苏商论,2009,(6).
5 辛儒.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问题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8,(6).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