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经济学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研究——以重庆剪纸为例-论文网

时间:2014-03-19  作者:李婷婷
同时,北碚剪纸也声名鹊起,走俏海外,不仅在德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参加过民间工艺展示交流,法国国家歌剧院、蓬皮杜艺术中心还收藏了北碚剪纸精品。重庆剪纸凭借精良的制作和优美的构图,受到了中外来宾的高度赞誉,国内外的订单也纷至沓来,成为了难得的旅游纪念品和馈赠珍品。

3、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重庆剪纸是从社区中发展起来的,其产业化发展开发了社区文化中的生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不仅解决了部分无业人员、农民工的就业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还利用社区文化平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1、传承问题。虽然重庆剪纸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克服了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技艺“衰退化”问题,但仍面临着艺人“老龄化”和传人“稀有化”的困境,缺乏年轻的后继者。

2、制作程序缺乏规范性,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一是重庆剪纸的制作人员大多是下岗失业人员,虽经简单的培训可单独制作剪纸作品,但掌握的只是基本技巧,作品整体质量不高;二是剪纸作品几乎都在家里完成,没有统一的制作流程和工具,更没有专业的产品质量量化标准。

3、对市场认识不够,没有取得规模经济效益。重庆剪纸定位高端市场,对市场认识不够,目前的市场仅仅局限于政府部门,其他市场很少涉及。另一方面,销售方式单一,没有主动走出去推销;没有建立销售网络,缺乏订货和供货渠道,不能获得规模效益。

4、产品单一,没有形成品牌。目前重庆剪纸主要是以本土的山水、人物、民居、传说及民俗活动等为题材,没有很好的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内容过于单调,吸引力不够。并且没有以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为依托,进行相关产品的生产,延长生产链,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品牌。

四、推进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政府新的意识形态管理模式

随着大众文化阶层的日益发展和大众精神需求的日益膨胀,大众文化越来越占据社会文化生活和消费的中心,意识形态管理的范围大大扩展,对意识形态的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意识形态管理模式,一方面要面向大众与市场,通过对公益文化事业的建设向社会提供私人所不能生产的公共性文化产品,并通过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推进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文化产业的政策规范和监督,协调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二)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所以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一切行为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重庆剪纸的产业化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还应以科学规划总揽全局,通过科学规范,引导产业的合理空间布局,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价值链。重庆剪纸可以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把剪纸形状附加到刺绣、画卷、瓷器等物品上,赋予物品历史价值,积极推进剪纸文化内容的创新,提升剪纸产品的经济效益,丰富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如旅游业、服务业、教育业等)的发展。

(三)坚持政府为主,民间参与为辅

在重庆剪纸的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坚持政府为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教育和强制职能,同时不能忽视民间资本的辅助作用。政府部门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以做到有法可依;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及人才培养系统,提高全民的非物质文化资源保护意识;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保证重庆剪纸的产业化经营。当然,重庆剪纸要健康有序地发展,光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还应拓宽投资渠道,政府要从财政、税收、投资环境等方面,给予民间资本优惠和保护,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领域。

(四)高、低端并举,融入百姓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来源于民间,自然其产业化经营也不能脱离群众生活,重庆剪纸应立足于群众,高、低端并举。如制作出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主题相符合的剪纸作品,通过宣传其文化和艺术内涵的方式,努力让剪纸进入每家每户,使剪纸不再只是作为馈赠之礼,而是成为平常百姓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在积极开辟高端市场,体现重庆剪纸经济价值的同时,使剪纸文化真正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充分发挥其文化价值。

(五)开展生产性保护,培养剪纸技术人才

重庆剪纸产业化经营应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开展生产性保护,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摆脱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的“后继无人”的困境。可以把剪纸制作引入中小学课堂,进行普及性教育,培养起孩子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开办剪纸培训班,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创作;同时可以与四川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借助高校人力资源不断创新作品,升华剪纸艺术。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市场势力与产业集群升级——以诸暨珍珠产业集群为例_可持续发展-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_依存度-论文网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经济学论文
最新经济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