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将分别选取和确定公式(8)中的4个变量来估算贵州资本存量。
1、确定贵州省基年基本存量
对于基年的确定,现有的研究一般选择在1952年或者1978年。由于早期国家没有公布资本存量,因而估算贵州资本存量就必须首先对基期进行推算。国内外一些学者采用不同方法估算出全国1952年资本存量(1952年不变价),贺菊煌用积累的迭代法估算为679亿元、邹至庄(1030亿元)、王小鲁(1600亿元),张军扩和何枫则采用资本产出比为3的假设来推出初始资本存量。许多国际研究估计初始固定资本存量所采用的一种通用方法,具体如公式所示:
(9)
其中, 为相邻时期GDP年均增长率或投资增长率。如Hall和Jones(1999)在估计各国1960年的资本存量时,就是采用1960年的投资比上1960-1970年各国投资增长的几何平均数加上折旧率后的比值。Young(2000)用类似的方法估计1952年我国固定资本存量。张军和杨格(2004)则在借鉴Young(2000)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直接以0.1代替(9)式中的分母 得出1952年固定资本存量为807亿元(1952年价格)。我们采用张军和杨格的方法,得到贵州1978年初始资本存量为140.40亿元(1978年价)。
2、固定资本形成的确定
固定资本形成是扣除销售、转出和折旧以后的固定资产,因而关于净投资我们是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减去折旧而得到的。我们在《贵州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得到1952-1998年贵州固定资本形成,然后将《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9年中的贵州地区固定资本形成数据补充进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贵州1978-2008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数据。
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该指数《中国统计年鉴》在1993年才开始公布全国固定资产价格指数,《贵州统计年鉴》1995年才开始公布贵州固定资产价格指数。《中国物价年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年鉴》也都没有这一指标。现有的研究有的是用其他指数来代替,有的是通过自己的方法来推算。邹至庄(1993)估计出积累隐含平减指数代替这一指数,张军和章元(2003)直接用上海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代替全国和各省,而张军等(2004)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提供的固定资本形成指数推算出投资隐含平减指数代替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现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已经出版,我们可以从中折算出1952-2004年完整的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序列,从而避免用其他价格指数所带来的误差。我们就是用这一指数来代替贵州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4、折旧的确定
由于国家统计部门在1994年以后才公布各省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序列,在折旧问题上,贺菊煌(1992)忽略了折旧,王小鲁(2000)则是统一采用5%的折旧率,邹至庄是通过国民收入关系式(折旧=GDP 国民收入+补贴 间接税)计算折旧的,张军认为在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资本存量的时候(9)式中的 应该是重置而非折旧,只有在资本品的相对效率是按照几何方式递减的时候重置和折旧才相等,因而他采用的是余额折旧法计算折旧。我们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历史资料(1952-2004)》中得到贵州1952、1978、1985、1990-2004年的折旧额数据,又从2005-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得到2005-2008的贵州折旧额数据,然后用插值法、模拟法得到1978-2008年中的缺失数据。
三、贵州省总量生产函数的回归分析
(一)总量生产函数的测算和回归方程的检验
按照公式(2)设置的贵州省总量生产函数,利用Eviews5.1分析软件,对模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3.26)(2.03)(3.13)(2.89)
=0.9609 =0.1046 =1.523 =221.28
=31(1978-2008年)
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很好,调整的多重可决系数 达到0.9609,各回归系数都能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 检验结果说明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 检验结果说明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 ,按近于1。
(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1、单位根检验
为了提高模型质量,避免模型的“伪回归”,在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之前,要对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序列的平稳性和单整阶数。检验的方法有Phillips-Perron(PP)和Augment-Dickey-Fuller(ADF)单位根检验。这些方法用于确定计量模型中各变量的平稳水平。本文采用ADF检验法。运用Eviews5.1软件,对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