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规范完善社团工作机制
建立社团工作机制是实现社团规范化管理的保证,也是学生社团活动得以得以开展的保障。社团工作机制包括章程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社团管理办法,规范学生社团资格的审查、章程审定、活动考核、年终评比,建立学生社团会员制度。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新形势下,把学生参加社团与学分制、评奖评优进行挂钩的管理考核机制,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大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文化活动。
(四)加大对社团经费的管理
经费管理指的是对学生社团(协会)的会员费、自筹经费和院(校)划拨的管理费的管理。社团的发展需要资金的保障,一定的经费是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物质保障,管理不善,会直接影响社团活动的质量乃至社团的发展。加大学校对社团活动投资力度的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学生社团在统一规范管理的前提下,走向市场,与一些企业商家合作,最大程度地寻求社会的支持,即积极鼓励学生社团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企业和他人服务,同时,又为社团争取了更多的活动经费,为社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五) 注重社团文化原则,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团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社团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不断地总结经验,开拓思路,善于创新,注入新元素,及时收集资料。以社团活动为基点,以品牌项目为标,提升理论,为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社团的发展亦是如此,发展规划是社团前进的重要保障。发展比较优秀的社团,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都会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
总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必将更进一步地融入到大学生生活中。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也将面临一些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切实规范社团管理模式,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在学校高度重视、正确引导下,学生社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加强管理,必定能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必定能够让学生社团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必定能够看到高校内学生社团“百花齐放,各领风骚”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朱孔军等著.大学生社团管理理论与方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姚瑶.论如何加强高校社团建设[J] .南方论刊,2009(4).
[3]马泽生.论高校学生社团(协会)的管理[J] .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1).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