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混凝土泵送工艺研究-论文网

时间:2014-04-14  作者:胡益波

论文摘要:结合相关工程施工经验和施工实践,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预应力混凝土的泵送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论文关键词: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混凝土,泵送工艺

1、工程概况

老庄河特大桥位于西部大通道包(头)北(海)线陕西境黄陵至延安段高速公路六标段K196+750处,全桥长870m,为95m+4×170m+95m六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

老庄河特大桥的桥墩墩身为左右幅分离布置,桥墩高度最高为105m,其梁部为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刚构,采用C50混凝土,共计24410m,墩顶箱梁高9m,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注法施工。在连续梁施工中采用拖泵来完成混凝土的输送任务,主要采取单机直接泵送到位方式施工,输送管垂直高度在100m以上。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连续梁的混凝土性能必须满足以下要求:高强度、高工作性、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尺寸稳定性,要满足以上性能必须从原材料品质、配合比优化、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综合考虑。

2.1、混凝土原材料

2.1.1水泥: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选择:

a、选用优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b、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硅酸三钙(CS)、硅酸二钙(CS)、和铝酸三钙(CA)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CS不仅对早期强度而且对后期强度发展均有贡献;CS水化较慢,通常只对后期强度有利;CA的水化速度最快,但CA的含量往往是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好否的关键,CA含量过高时,混凝土的流动度的经时损失很快。按有关文献要求CS含量高(>8%)、CA含量底(<8%)的水泥较适宜配制高性能混凝土。

我们经过对秦岭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所产P.O52.5R水泥的物化调查,其CS含量平均为48%~52%,CA含量平均为6%~7%,CS含量平均为21%~27%,满足有关技术要求。

2.1.2高效减水泵送剂:

高效减水泵送剂通过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水-气相)和界面张力(水-固相)的作用,大大地减少为达到所要求的工作性能的拌和水用量。目前国内常用的类型主要有萘系及三聚氰胺系两种,相对而言。萘系具有较高的减水率、三聚氰胺系对混凝土的流动度保持能力相对较强;使用高效减水剂最需关注的是其与水泥适应性问题。具体表现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的快慢,在本项目中采用泵送工艺施工,更需考虑混凝土坍落度的经时损失。

我们经过多方面的对比后拟选用山西黄河外加剂厂生产的UNF-3C缓凝高强减水剂,从生产源头加强外加剂的质量控制,保证外加剂的有效减水成分必须为萘系与氨基磺酸盐复合物、缓凝成分必须为三聚磷酸钠与聚乙烯醇、引气成分必须为松香热聚物,对秦岭牌P.O52.5R水泥的实测减水率为27%~30%。

2.1.3集料:

a、粗集料:

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碎石粒径Dmax通常选择在10~25mm的集料、粒形与级配必须采用连续级配且其针片状颗粒含量越少越好,界面粘结性必须优异。

我们在对铜川川口开采的碎石经过多次试验,其试验数据综合如下:该矿山石材抗压强度为:107Mpa;最大粒径为25mm、含泥量平均为0.5%、泥块含量平均为0.2%、堆积密度平均为1500kg/m3、表观密度平均为2550kg/m3,碱活性检测试件膨胀率为0.08%,为非活性集料。

b、细集料:

选用细度模数中等偏粗的天然河砂。我们在对西安灞河开采的河砂经过多次试验,其试验数据综合如下:细度模数平均为2.7、含泥量平均为0.8%、泥块含量平均为0.3%、堆积密度平均为1500kg/m3、表观密度平均为2550kg/m3。

2.2、配合比设计结果:

C50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表

混凝土等级

理论配合比(kg/m3

水胶比

坍落度(mm

R7强度(Mpa

R28强度(Mpa

水泥

碎石

外加剂

C50

485

722

1083

165

6.305

0.34

180220

56

65

3、机械选型

根据现场施工环境及施工要求我们选择了三一重工生产的HBT60C-1816型拖泵,泵管直径为125mm,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2所示:

表2HBT60C-1816型拖泵主要技术参数表

混凝土输送理论

压力(Mpa

混凝土输送理论排量(m /h

主动力(KW

主油泵

理论最大输送距离(m

最大骨料尺寸(mm

高压小排量

低压大

排量

高压小排量

低压大排量

额定功率

额定工作

压力

额定工作

流量

输送管直径 125mm

输送管直径 125mm

16.5

11.1

42

62.5

110

32

358

水平

垂直

40

1200

250

4、泵管的配管设计

梁部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泵送方式进行,在0段中心采用三通管连接,T构两端同时浇筑混凝土,泵管的基本布置方式如图1所示:

黄延高速公路老庄河特大桥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部洛川县境内,桥址处沟壑纵横,地形崎岖,被称为黄延高速公路7座高墩、大跨连续刚构中施工难度最大的一座桥,在混凝土的运输中尤其突出。在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后对泵管进行了配管设计,设计结果如表3所示,由此可以看出各墩泵管换算后水平距离加上梁部水平管后皆很大,有的甚至接近理论最大值。

3 各墩125A输送管配管设计(至0 块)统计表

项目

向上垂直管(m

弯管(个)

软管(m

水平管(m

向上倾斜配管

换算水平距离(m

弯折90°

弯折45°

弯折15°

1

63

3

3

3

5

165m倾角30°

941

2

100

3

1

5

30

589

3

76

3

5

1

5

30

54m倾角45°

713

4

114

3

1

5

62

691

5

51

3

5

5

52

115m倾角45°

867

5、可泵性试验

合理的配合比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保证质量,而是否可泵对于提高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预防堵管有着直接影响。故对试配的配合比在现场进行了的可泵性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混凝土现场可泵性试验统计表(现场18℃)

强度

设计坍落度

泵送次数

卸料口平均坍落度

泵管出料口平均坍落度

平均坍落度损失

泵送距离

泵管出料口混凝土效果

C50

180220mm

2

200mm

185mm

15mm

750m

保水性好、未产生分层、离析、流浆等现象

6、施工工艺控制

6.1混凝土计量、搅拌工艺

6.1.1混凝土搅拌站配有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自动精确计量原材料:

a、砂单仓配料,采用输送带自动送料计量;

b、碎石采用双仓配料,按照5~10mm和10~25mm两种粒径进行掺配,采用输送带自动送料计量;

c、水泥采用散装罐储料,螺旋输送机自动送料计量;

6.1.2混凝土流动性对用水量相当敏感,其用水量控制予以严格的控制;

6.1.3外加剂采取分袋称量后加入,防止过量产生泌水和离析,以及不够量引起混凝土的性能不符合设计要求;

6.1.4搅拌采取强制式搅拌机拌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将造成砼拌合不匀,外加剂未完全发挥减水效应导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坍落度增大,必须通过加强监控力度、提高工人思想意识,才能解决此类问题。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框架梁预应力锚索体系在加固路堑高边坡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高层绿色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概况_雨水利用-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建筑工程论文
最新建筑工程论文
读者推荐的建筑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