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 治疗组残余尿量<100 ml患者20例、100~150 ml患者5例;对照组残余尿量<100 ml患者6例、100~150 ml患者19例。治疗组膀胱容量<250 ml患者1例、250~400 ml患者3例、400~500 ml患者21例;对照组膀胱容量<250 ml患者20例、250~400 ml患者4例、400~500 ml患者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4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分别为9、8、8例, 总有效率为6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脊髓损伤可导致不同功能障碍临床表现, 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是其常见并发症状, 神经损伤恢复病程较长, 脊髓损伤病因以意外事故居多, 患者常常会有心理刺激, 加上神经源性膀胱, 长期排尿障碍, 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4]。脊髓损伤患者病情稳定后, 膀胱功能重建是康复期主要任务。综合康复护理是在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一系列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的护理措施, 不同程度改善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 减少留置导尿管的应用, 能有效地预防泌尿系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英峰, 丁岚. 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11):52-53.
[2] 廖利民, 吴娟, 鞠彦合, 等.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与临床康复指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4):301-317.
[3] 吴映华, 蔡颖, 周莉, 等. 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10):1581-158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