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对广西柳州市郊区的常见食果鸟类进行了初步调查。文中还讨论了食果鸟类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并提出要重视食果鸟类在植被恢复和退耕还林中的作用。三门江林场、雀儿山公园、龙潭公园及柳州市北郊部分村落林地作为辅助调查点。
关键词:食果鸟类,传播作用,退耕还林,柳州市
鸟类常以各种植物果实为食,鸟类在获得植物果实营养的同时,以传播植物种子作为回报。食果鸟类和植物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协同进化关系 [1~3] 。论文检测。食果鸟类在植物传播和植被自然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生态学家的重视 [2~11] 。柳州鸟类资源比较丰富,其鸟类资源曾有学者进行过报道 [12,13] 。但是对柳州市的食果鸟类还未见专题报道,为此我们于2004年5月~2006年4月对柳州市郊区常见食果鸟类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地概况
柳州市位于广西中部,地处东经109°14′~109°31′,北纬24°12′~24°29′。境内地势平缓,海拔多在100~200m之间。属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地带。年平均气温20.6℃,年平均降雨量1424.7mm。植被分岩溶石山地植被和砂页岩丘陵植被。原生植被均已遭破坏,代以灌丛及人工林。在岩溶石山植被以九龙藤(Bauhinia championii)、朴树(Celtistetrandra)等为优势种;在砂页岩丘陵植被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为主,低矮灌丛主要由桃金娘(Rhodmyrtas tomentosa)、铁芒箕(Dicranopteris linearis)组成。
2 研究方法
2004年5月~2006年4月,以沙塘林场(包括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为主要调查点,三门江林场、雀儿山公园、龙潭公园及柳州市北郊部分村落林地作为辅助调查点。采用8~10倍双筒望远镜或肉眼直接观察,记录鸟类取食果实的种类、数量及取食方法,并调查实生苗和幼树生长分布情况。同时,在秋季还用雾网捕获部分鸟类,通过收集鸟类排出的粪便来了解鸟类的取食情况。
3研究结果
3.1 食果鸟类及被取食的植物
本次调查共记录柳州市郊区常见食果鸟类32种,约占柳州市鸟类183种 [11] 的17.5%。这些鸟类主要取食24种植物的果实(见表1),其中乔木20种,占83.3%;灌木3种,占12.5%;草本只有马樱丹1种,占4.2%。被鸟类取食的果实类型主要有浆果、聚花果、核果、坚果、蒴果和荚果。取食浆果的鸟类有24种,占75.0%;取食核果的鸟类有20种,占62.5%;取食聚花果的鸟类有11种,占34.4%;取食坚果和蒴果鸟类各有4种,占12.5%;取食荚果的鸟类有2种,占6.3%。同一种鸟会取食多种果实,而一种果实也会被多种鸟类取食。论文检测。樟科的樟树和阴香果实较多鸟类喜欢取食,取食这两种植物浆果的鸟类有15种;另外榕属植物的聚花
果也有较多鸟类取食,共有10种鸟类取食它们的果实。
表1 柳州市郊区常见食果鸟类对植物果实的取食情况**
树 种 |
果实类型 |
取食方法及鸟类 |
1.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 |
浆果 |
7、8、9、10、16、21 (①) |
2. 樟树Cinnamomumcamphora
|
浆果 |
3、4、5、7、8、9、10、16、21、30、(①); 17 (②); 18、19、26、27 (③) |
3. 野柿Diospyros kaki |
浆果 |
28(④);7、11、14、12、29、(③) |
4. 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
浆果 |
8、9(③) |
5. 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 |
梨果 |
8、9、27、30、31、32(③) |
6. 木犀Osmamthus fragrans |
核果 |
8、9、16 (③) |
7. 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 |
核果 |
8、9、11、12、16(①);18、19、27 (③) |
8. 朴树Celtis tetrandra |
核果 |
5、8、9、12、13、16、31、32(①) |
9. 苦楝Melia azedarach |
核果 |
8、9、16 (③);28(④) 、32(①) |
10. 盐肤木Rhuschinensis |
核果 |
7、8、11、15、24、25、26、31(①) |
11. 假槟榔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
核果 |
8、9 (③) |
12. 乌桕Sapium sebiferum |
蒴果 |
8、9、11、30(①) |
13.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 |
聚花果(核果) |
4、8、9、16、27(①) |
14. 桑树 Morus alba |
聚花果(瘦果) |
4、5、8、16、27、28 (①) |
15. 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var |
聚花果(瘦果) |
6、8、9、11、18、19、27、31(①) |
16. 斜叶榕Ficus gibbosa |
聚花果(瘦果) |
8、9、11、12、18、19、27、31 (①) |
17.笔管榕Ficus wightiana |
聚花果(瘦果) |
8、9、11、13、18、19、27、31 (①) |
18. 白栎Quercus fabric |
坚果 |
1、2、28 (⑤) |
19. 锥栗 Castanea henry |
坚果 |
1、2、3、28(⑤) |
20. 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
荚果 |
16、28(①) |
Ⅱ 灌木 |
|
|
20. 女贞Ligustrun lucidum |
浆果 |
8、9、16(①) |
21. 桃金娘 Rhodomvrtus tomentosa |
浆果 |
7、8、9、11、12、23(③);20 (①) |
22. 珊瑚树Viburnum awabuki |
核果 |
8、9、16(①) |
23. 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
核果 |
7、8、9、11、16、23 (①) |
Ⅲ 草本 |
|
|
24.马樱丹Lantana camara |
核果 |
9、11、12、20、22、23 (③) |
**1:灰胸竹鸡Bambusicola thoracica 2:白鹇Lophura nycthemera3:环颈雉 Phasianuscolchicus 4:山斑鸠 Streptopeliaorientalis5:珠颈斑鸠 Streptopelia chinensis 6:灰头绿啄木鸟 Picus canus 7:领雀嘴鹎 Spizixossemitorques 8:红耳鹎 Pycnonotus jocosus 9: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 10 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aurigaster 11:栗背短脚鹎Hemixoscastanonotus 12:绿翅短脚鹎Hypsipetesmcclellandii 13:黑短脚鹎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14:橙腹叶鹎 Chloropsishardwickii 15:红胁蓝尾鸲 Tarsigercyanurus 16:乌鸫 Turdus merula 17:斑鸫 Turdus naumanni 18:黄腰柳莺Phylloscopusproregulus 19:黄眉柳莺 Phylloscopusinornatus 20:黑脸噪鹛 Garrulax perspicillatus 21: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 22:画眉 Garrulax canorus 23:棕颈钩嘴鹛Pomatorhinusruficollis 24:灰眶雀鹛 Alcippemorrisonia 25:白腹凤鹛 Yuhina zantholeuca 26:大山雀Parus major 27:暗绿绣眼鸟 Zosteropsjaponicus28: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 29: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 30: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31:黑领椋鸟 Gracupica nigricollis 32:灰椋鸟Sturnus cineraceus 取食方式:①吞食整个果实或啄食花萼将种子吞下;②吞食后吐出种子;③树上或就地啄食;④衔走啄食或藏匿果实;⑤破坏果皮,吞食种子。
3.2鸟类取食的方法
鸟类的取食方法主要有5种,大多数鸟类取食较小果实时会选择吞食,如鹎科鸟类取食樟科植物的果实。也有些鸟类在吞食果实后会将不能消化的种子吐出,如斑鸫取食樟树的果实。就地啄食也是鸟类取食果实的一种重要方式,主要是一些体型较小的鸟类取食较大果实时使用,白头鹎取食假槟榔和苦楝果实时经常采用这种方法。红嘴蓝鹊在取食苦楝和野柿时经常会将果实衔走,在隐蔽处取食,有时甚至会将食物埋藏在地上,供食物缺乏时食用。另外红嘴蓝鹊也经常破坏壳斗科植物坚果的种皮以食用其果实。同一种鸟类取食不同的植物时会采用不同的取食方法,不同的鸟类取食同种植物方法也有所不同。
4 讨论
鸟类取食的方式和种子在体内停留的时间都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有很大影响 [3] 。在对实生苗和幼苗的分布情况调查中,我们发现阴香、构树、朴树、小叶女贞、桃金娘等为优势种类。在市郊荒地,这些植物也是构成野生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种植物果实大小在1~10mm之间,均为肉质果实,白头鹎、红耳鹎、乌鸫常取食这些果实,它们的嘴峰长分别为12mm、14mm、21mm,可以将果实吞下。这些果实虽然外面被有肉质多汁的果肉或果皮,但种皮却非常坚硬,能保护种子在消化道中不被破坏 [10] ,因此得到传播。另外,榕树的挂果期较长,且树冠较大,许多鸟类喜欢取食榕树的果实.但在实生苗的调查中其数量并不多,且均着生于墙头、屋顶、岩石荒山上,这可能与种子萌芽的条件有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