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展望
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给水处理技术,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当中。该工艺还存在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特别是对于该工艺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低温条件下的工艺特性等问题尚缺乏切实深入的研究。作为给水处理整体工艺的一部分,如何把曝气生物滤池同其他工艺过程协调统一,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提高饮用水的水质,也是值得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200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www.sepa.gov.cn,2007-06-05.
[2] Hintelmann H,Welbourn P M, Evanas R D Measurement of complexation of methlmercurn (Ⅱ) compounds by freshwater humic substances using equilibrium dialysis [J]. Environ.Sci.Technol.,1997,31(2): 485~489.
[3] 张燕,王志奇,陈英旭.微污染水源水的控制技术[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1,23(2):69~71.
[4] 陈汉辉,孙国胜.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0,1(3):55~60.
[5] 李伟英.给水生物预处理工艺中生物相变迁规律及作用[J].环境与开发,2000,15(2):5~8.
[6] 肖文胜,徐文国,齐兵强.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2):49~50.
[7] 刘建广.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医院污水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03,29(4):51~53.
[8] 桑军强,王占生.BAF在微污染源水生物预处理中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3,19(2):21~23.
[9] 黄健盛,谷晋川,等.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47~49.
[10] 刘雨,赵庆良,郑兴灿.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3~4.
[11] F.Fdz-Polanco,E.Mendez,S.Villaverde.Study of Nitrifying Biofilms In Submerged Biofilters By Exeperimental Design Methodsn[J].Wat.Sci.Tech.,职称论文1995,32(8):227~233.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