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国际贸易论文

中国对非投资的发展效应与推进路径研究_非洲直接投资

时间:2011-05-31  作者:秩名
涉及直接投资对当地就业和人力资源的影响的有两大问题,第一是雇佣当地员工的数量,第二是是否会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第一个问题关系到当地的就业率和就业结构,第二个问题则关系到技术扩散。进入非洲进行工程承包的我国企业确实更倾向于从我国国内带来工人,进入非洲的我国工人数目的确有较大增长。这似乎给人以所有我国企业都从我国直接输入、不愿雇佣非洲当地劳动力的印象。正因为如此,2006年9月非洲联盟的一个会议的报告中提出要求,中非的合资企业必须雇用80%的非洲员工(Amosu,2007)。尽管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说明在非洲的我国企业具体雇佣了多少当地工人,但以下几个从调查中得来的事实可以从侧面反映问题。世界银行的一份调查显示,中资企业中当地员工在总体员工的构成中的比例的确低于在当地投资的欧美企业或印度企业。以赞比亚为例,目前西方公司和印度公司的当地人雇员与本国雇员的比例一般不超过 100∶618,而我国公司的这项比例则大致在 100∶10左右。我国有色非洲矿业公司经营的谦比希铜矿所雇用的当地员工总数约2200多人, 中方人员约 180人, 非洲本地雇员占91%,但是,在铜矿总投资额为 115亿美铜冶炼厂的建设阶段, 在此施工的中方人员却占到了36%。除此之外,大部分部门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都来自于我国。另外一个例子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非洲建立了覆盖50多个国家的通讯网络,在非洲开展业务有10年左右的历史,但目前在非洲的1100名员工中仅有65%是本地人。这种情况也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国际社会上的关注和微词。

我国企业这样做实际上是出于项目成本与效率的考虑。除了非洲当地技能劳动力本身就比较缺乏之外[5],这种雇佣的构成和我国企业的后向关联不足源于同一个原因:由于我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时间较短,融入当地经济的程度不足,对当地的技术和质量缺乏信心。一般认为非洲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为了减少成本,在东道国会雇佣较多的白领和高等技能员工,但对于在非洲经营的我国企业来说,同样为了减少成本,似乎更倾向于在非洲当地雇佣低技能或无技能的工人,而需要技术的工作则留给我国员工来做。对于中方管理者来说,无论从文化传统、行为方式 , 以及管理或成本上来看, 雇用我国工人比雇用当地人更得心应手。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利于对非洲本地劳动力的技术扩散和升级之外,也引发了另外的问题:在不需要太多技术的岗位上,我国企业倾向于雇佣大量临时工。

第二个问题是,是否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在非洲大陆经营的我国企业,可以从非洲当地政府那里获得了一定的激励进行投资,但是缺乏向当地工人进行有效的技能转移所需的资源和激励(在这一方面,政府的发展政策起到很大作用)。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基础教育或训练,当地人往往很难掌握新的技能,因此即使有进行培训的意图也难以成功。这不得不使我国政府应用发展援助的方式,即用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技术合作方式进行当地人力资源培训。

此外,我国企业在非洲直接投资项目也存在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例如由于我国企业对当地雇员的薪水压得过低而工时过长,往往成为劳资关系的紧张的根源。在环境方面,一些我国企业急功近利,无视当地的法律法规,非法走私滥开滥采非洲国家自然资源,最终导致资源枯竭, 在当地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尽管我国在非洲投资的企业实现了很多目标,但以上情况充分表明,尚有许多值得我国在非投资企业关注和改进的领域。我国在非洲投资的企业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虽然主要由当地的各方面因素决定,但是外资企业与东道国社会经济的融合,当地政府与社会的认同程度,是不同的企业在同一东道国获得有差异的投资环境的主要变量。与东道国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企业在海外投资降低风险获得长期收益的重要基础。

三、推进我国企业在非直接投资的路径

尽管我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增长很快,但是我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比例仅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很小一部分,而且在非洲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仍然是美国和英国,其次为法国和德国非洲直接投资,我国在非洲的投资总额与这几个国家差距甚远。2006年,我国占流向非洲的总投资的1.4%。但如同中非贸易额一样,我国对非直接投资中最引人注目指标的并非资金总量,而是其惊人的增长速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仅2007年而言,我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为15.7亿美元,所占份额为5.9%,同比增长为201%。目前估计有700-800家我国公司在非洲从事着经营活动。显然,非洲引进我国企业进行投资的空间巨大,也是我国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的最重要区域,重视和改进我国在非洲的直接投资方式与不足,有助于我国企业在非洲的直接投资的顺利推进。总的说来,就是要通过提升我国企业在非洲直接投资的发展效应,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的领域、规模和效益。

1、加强在非洲的发展援助与直接投资互动关系。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地区,非洲对我国企业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地区,但是非洲一直是我国进行官方发展援助的重点地区。在新时期,我国强调要根据比较优势在非洲进行发展援助[6],这与对外直接投资所要具备的三要素即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与区位优势是吻合的。我国应通过对外援助鼓励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对发展援助的形式支持企业走出去可以吸引商业资金跟进[7]。我国中国援非“八项政策措施”包括的很多内容本身就需要中国企业的参与,其中在非洲国家建立3~5个经济贸易合作区,这将对中国企业在非投资环境改善、利用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区位优势、降低投资风险方面产生了直接的作用。因此,加强在非洲的发展援助与直接投资互动关系,不仅有助于我国实现国际主义和国家利益目标,也将对中国企业拓展直接投资产生积极的作用。

2、增强在非洲的中国企业对东道国的产业与技术溢出效应。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的同时,都期望从中获得溢出效应有利于国家的发展目标,因此,非洲国家关于加强中国直接投资项目的本土化程度和技术扩散的要求都是可以理解的。不仅发展援助要做到“授人以渔”,而且在一些企业的直接投资项目通过产业关联和员工的培训,同样也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有效方式。客观地看,由于非洲当地的技术层次低、产业配套条件弱、人力资本不足,必然对中国企业在非洲推进本土化、增强后向关联和技术扩散产生制约,短期内强求本地化程度和后向关联程度增加非洲直接投资,显然并不现实。但是,后向关联不足造成中国企业的投资项目缺乏对当地产品的需求,导致中资企业不可能带动了本地周边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后向关联是跨国直接投资中产生技术扩散的主要渠道之一,我国企业在“自己人”中间解决问题的倾向,更愿意自己生产或进口投入品,而不是在当地购买。这样必然会产生溢出效应有限的问题,这通常是我国企业在非洲遭受诟病的原因之一。要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非的企业必须逐步采取行动,与当地厂商加强联系,为当地生产的合格产品提供技术标准等。首先从基础工作做起,逐步扩大本土化程度,带动当地就业、企业的产业和技术发展。最终,中国企业也能够分享产业配套半径缩小、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生产要素的好处。

3、改善我国企业与非洲国家的当地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我国企业一旦在海外投资,就与东道国其他社会成员共享同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因此,有义务处理对其他社会成员产生的影响,以获得我国企业与直接投资项目在非洲社会的普遍认可。但是,从贸易到投资,从援助到交流,中非经济合作的牵头人一直是政府。这种官方牵头的做法有许多优势,例如具有集中性和长期性,能确保其稳定等等。然而,塞拉利昂国家问责小组的最近评论说:“我们15年来一直致力于反腐法令,现在中国人来了,他们对此没有任何支持。他们很神秘,只与政府交往,不和民间团体或者其他任何人协商。”这种抱怨反映了一个事实,从商务合同的签订到援助计划的实施,我国有关部门与企业惯于直接与非洲各国政府打交道,通过官方来施行这些合同和计划,但与此同时却很少与商务界和民间团体接触。这造成了许多本可以避免的误解和摩擦发生非洲直接投资,而且由于我国企业并不给予来自非政府组织的声音太多的关注,从而可能忽略了通过这些非政府组织表达出来的民间声音,错过一些与社会层面交流许多问题的机会。因此,我国政府的商务部门与企业可以通过中非商会组织,与非洲的民间企业和商界进行协调和沟通,获取的信息更加广泛。通过单纯的投资环境和招商信息向外扩展,使其成为民间沟通的一条渠道,进而改善我国企业与当地政府与社区的关系。

4、坚持以人为本、扩大本土就业规模和善待非洲员工。在非洲的中资企业中当地员工在总体员工的构成中的比例的往往低于在当地投资的欧美企业或印度企业,这是我们必须关注并应解决的问题。大量雇佣临时工,相当于创造了新的劳动力需求,对当地的劳动力市场有正面效用,但临时工正当权益社会福利及保险难以得到应有保障。同时,一些民营企业由于在使用当地雇员时的低薪、工时和工作环境问题, 造成了劳资关系的紧张。根据我国在非洲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我国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切实重视与当地的产业关联和就业问题。在海外投资开始阶段,可以考虑与当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雇用当地劳动力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同时要增加对当地投入品的购买,提高其本地化含量的水平,从而使投资项目与当地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系数,形成就业创造的机会。其次,将人力资源管理从外部招聘转向以“就地培养”为主的战略,尽力为雇员提供获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使当地雇员从企业就业中增加工作与谋生的技能,为当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在社会责任方面要加强政策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协调。目前在非洲开展业务的中国公司约有800家中多数为民营企业。在劳动力问题上,民营企业在培训当地员工方面投入不够,而且中国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在建筑领域)依旧不时导致员工薪资下降和引发劳资纠纷。我国政府应当对此加以重视,出台政策对中资企业加予引导,制止在非洲的企业的恶性竞争对当地员工和市场环境的破坏,这也将有利于树立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形象。

5、强化我国企业在非洲直接投资中的环境责任。我国企业在非洲的很大一部分属于资源寻求型的直接投资,对环境的依存度较大。从可持续发展出发,企业应当在资源开发中把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但是还是有一些在非洲的投资企业忽视环境保护非洲直接投资,甚至在资源开发中破坏了环境,与当地政府或社区由此产生冲突,这种现象足以引起了我国企业的高度关注。我国在非洲的企业的环境责任,就是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保护环境,以达到公司及东道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企业更要对保护非洲东道国的自然环境加以足够的重视。我国企业应采取主动措施,积极承担环境责任。根据国际环境法的一般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凡造成环境损害的污染者有责任支付赔偿并承担弥补损害的费用。根据这个原则,我国企业应主动将污染控制的成本纳入自己的生产成本中,即环境成本内在化,以避免将环境成本转嫁到第三者身上。同时要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和技术、财务资源;在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采用最佳技术;还应该积极开发与传播环境友好技术。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与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如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污染物“末端”处理技术等,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十分重要[8]。

非洲大陆是一方兴未艾的的巨大市场,拥有丰富的各种资源,其中还有许多战略性的资源。在非洲积极有效的展开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的意义不言自明;对于中国企业成长也是重要的转折点。我国的企业必须适应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规则,立足于投资项目的发展效应,这是在非洲投资的长期之策。


参考文献:
1.巴里·索特曼,严海蓉,友谊与利益:中非关系的独特性,西亚非洲,2007年第4期
2.李智彪,非洲国家如何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西亚非洲,2007年第4期
3.巴里·索特曼,严海蓉,友谊与利益:中非关系的独特性,西亚非洲,2007年第4期
4.21stCenturyBusiness Herald,2008, ‘30% ofChina's annual crude oil imports from Africa’, 21st CenturyBusinessHerald, 19 March, P4.
5.Alden,C.,2007,’Emerging countries as new ODA players in LDCs: The case of Chinaand Africa’ ,in China in Africa ,London: Zed 2007
6.Amosu,A.,2007,China in Africa: It’s (Still) the Governance, Stupid ,FPIF Discussion Paper,Available from:http://www.fpif.org/fpiftxt/4068
7.Besada,H.,Wang, Y. and Whalley,J.,2008,CHINA’S GROWING ECONOMIC ACTIVITY IN AFRIA,NBERworking paper 14024, Available from:http://www.nber.org/papers/w14024
8.Broadman ,H.G. ,Africa’s Silk Road——China and India’s New Economic Frontier,World Bank,2008
9.Crouigneau,F.,and Hiault,R.,2006, Wolfowitz slams China banks on Africa lending, TheFinancialTimes, 24 October, Available from: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精彩开局亟需给力_国际贸易论文
下一篇论文: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实质与影响_中美贸易争端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国际贸易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国际贸易论文
读者推荐的国际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