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论文

关于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照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架起了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加快了农业市场化步伐,促进了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发展。虽然,目前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合作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对策
 

1 发展现状及主要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目前,我国农村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其中较为规范的有14万多个,广泛分布于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运输业、加工业以及销售服务行业等各领域,成为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支新生的组织资源。

以聊城市东昌府区为例,全区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13 个,专业合作社 195个,资产总额5292 万元,年销售额 1.98亿元,涉及种植、养殖、农业机械等门类。它们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解决了“买难”、“卖难”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1.1 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照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架起了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加快了农业市场化步伐,促进了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发展。

1.2 促进了农村市场主体的成长发育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的农户有效组织起来,把各项服务渗透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使生产、加工、流通三个环节得到了有机统一,壮大了农村市场主体,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1.3 促进了农业科技、管理进步

一方面,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市场反应较为灵敏,能够主动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品种,统一技术管理和指导,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农合组织普遍采取企业化管理手段,通过实施各种专业服务,扩大了农业生产分工的细密程度,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了农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农业管理进步,提高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

1.4 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通过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等服务,减少了市场风险,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典型示范,提高了成员的生产技能;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润返还,使成员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调研发现,凡是参加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收入均高于其他非成员农户。

2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目前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规模逐渐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合作组织的发展。

从内部发展情况看:一是服务层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论文大全。农合组织虽然总体规模数量不少,但单体组织规模、产业规模小,辐射面偏窄,真正有规模、有实力的并不多,合作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好。二是一些农合组织内部运行欠规范,发展质量不高。目前大部分农合组织经营运作、事务管理、帐目管理等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还没有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多数农合组织的内部利益连结机制薄弱,联结紧密、运作规范、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型的农合组织还较少。三是组织成员素质不高,农合组织自我发展能力较差。论文大全。农合组织成员大都是普通农民,整体文化程度偏低,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农合组织管理人员在组织管理、协调指导、市场营销、对外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比较低,在如何应对市场变化等方面还存在局限性。

从外部发展环境上看: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尽管目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订实施了一系列扶持农合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扶持力度还不够大,范围还不够广,操作性也不够强。二是金融支持力度较小。尽管中央、省、市级财政每年都安排了专项资金扶持发展,但由于数额较小,大部分合作组织享受不到财政扶持。在信贷支持上,由于没有建立联合担保机制,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农合组织向银行和信用社申请贷款只能以农户个人的名义申请小额抵押贷款且利率高、期限短。由于没有启动资金,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能靠牵头企业自己出资组织一些技术培训、讲座等维持运转。融资难、贷款难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的一大“瓶颈”。三是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不到位。一方面,尽管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的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多数时候仍停留在各自操作层面,横向联系少,缺乏相互协作精神,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监管力度仍需加强。

3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

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既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又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促动作用。论文发表。经管、科协等职能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各项政策,尽快制定鼓励措施,把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纳入支农重点。论文发表。要制定培训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对基层干部、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农民的培训培养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素质。同时,各有关部门要在注册登记、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销售、金融保险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各类人才积极参与兴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努力形成多层次、多类型、跨区域的发展格局。论文发表。

3.2完善机制,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处在发育期,内部管理、运作和利益分配等制度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以健全和规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通过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订单收购、股份经营,劳资合作、二次返利、品牌连接等方式,建立健全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利益分配机制。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使会员获取更大的收益。论文大全。要在建立和完善外部保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制建设,规范运作机制,完善自律机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依法运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运作、健康发展。

3.3创建优质品牌,培育龙头企业

启动品牌战略,由政府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以当地特色产品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指导他们如何设计与产品和市场相适应的商标,帮助他们办理市场准入手续,协助他们制定产品质量生产标准并实行严格的管理。在产品销售方面,要鼓励帮助各合作组织扩大销售途径和宣传途径,增加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建知名品牌创造条件。通过培育、扶持,形成一批有较大的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较强技术实力、较强产业带动能力和深加工水平,合作机制规范、完善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参考文献】
[1]傅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问题.经济学家,2004年第5期.
[2]农业部关于支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农民日报,2005年5月9日.
[3]关于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考.中国农经信息网,2005年8月2日.
[4]望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望城公众信息网,2007年12月1日.
[5]李新平.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人民网,2009年04月29日.
[6]王兆锋,孟昭福.合作的魅力有多大?——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大众日报,2009年5月20日.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关于铜冠水运公司发展的启示与思考
下一篇论文:关于做好房地产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索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管理学论文
最新管理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