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论文

非农用地流转的需求困境和解决途径

时间:2011-04-21  作者:秩名
市场调节存在盲目性,即使在国家严格控制下,我国1949~1990年,水土流失仍达116-180万km2,平均每年土壤流失达10亿T;土地荒漠化34.4万Km2,速度 16-24.67万hm2/年;占全国1/3的草地退化;土地资源和耕地资源退化面积均在50%以上。不计生态效益 的土地流转,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长远考虑,即使发展也必将由于 环境成本过高而中断。

《决定》提出,实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必须基于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的原则上。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口增长快,人均农地,特别是可耕地资源数量稀缺、质量偏低。目前可持续发展观念 尚未在全民中得到落实,在土地流转经济效应的驱使下,可能导致大量优质农业用地偷 偷入市,转变为非农建设用地,致使耕地数量下降,粮食产量降低,人均粮食占有量锐 减。

3.4 城乡二元结构与土地流转的困境

我国农民倚重土地、重土轻迁,真正希望土地流转的农民是能找到稳定非农就业工作,摆脱了对农业生产依赖,受过一定的城市文化熏陶,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另一部分客观收入的部分。苏南模式、南海模式、温州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当地工业、 商业的发展转移了土地的保障功能,失地农民能够自谋生路,很快融入城市,因此农民 自愿流转土地。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加重了本就没积蓄、就业困难的失地农民融入 城市的难度,土地流转以农民失去栖息之所、保障之根为代价O,只可能越加步履维艰。 失地农民是城镇化初期最大的受益者、土地流转最主要供应者也是最大的受害者,对他 们的工作做不好,以后城市扩张、土地流转就更困难。要实现中央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 两个目标P,就必须先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建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改革劳 动管理体制,调节劳资关系,增加城市就业机会。而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降低已 经在城市找到非农就业的农民真正跨入城市的门槛尤为重要。

4. 结论和建议

不同利益群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加大了对土地流转的需求,但是基于中国现存的社会体制、人口环境、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土地流转仍存在重重困难,不能实现土 地流转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处理不当土地流转 问题,将永远成为城市化不断扩张的紧箍咒,束缚城市化进程,危及社会的稳定。依我 看怎样实现寻求土地流转同当地经济增长与农民生活保障相协调的平衡点,需要从城乡 体制改革,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土地流转可行性区域评定、失地农民再就业四方面入手。

4.1 建立土地流转可行性区域评定体系

设立土地流转可行性区域评定机构,通过对各地支柱企业、优势企业、地理位置等评审,评定各县市经济发展实力等级和用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财力情况,按等级标准 让一部分省、一部分市、一部分县的土地先流转起来,化解由于这土地流转迟缓对优势 地区经济发展的“累赘影响”。但又要严格控制土地流转县市数量,避免政府不计失地农 民保障成本,“杀鸡取卵”、低成本流转土地的行为。

4.2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土地流转税费体制

《决定》要求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 不管将来我们是选择像决定一样通过村集体组织流转,还是私人流转,建立农村集体建 设用地的基准地价体系和评估体系以及集体建设用地监督体系,有利于防止人为扭曲土 地流转价格,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土地流转市场。

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化规模加大,非农用地流转有望加剧,也有望政府更加放开对非农用地流转的限制,建立土地流转税费体系,让政府对农民或村集体获取的高 额土地增值收益,收取一定的税收,而不是直接提取土地的增值收益。有利于农民公平 的分享收益,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政府规 范自己的行为,也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土地流转市场。

4.3 培养农民非农就业技能,鼓励农民入城就业土地是农民的唯一财产,起着保障农民生存的作用,是农民的传家宝、命根子。

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其标志是两个,一是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要接近城市居民的水平,二土地流转不能以空闲农村劳动力为代价,必须让农村有用劳动力继续寻找就业机会。

中国农民是最低廉的劳动力,他们文化素质低,除了种田,没有其它生产生活技能,但 他们吃苦耐劳,只要有工作、有收入,再苦再累他们也愿承担。土地流转,让农民失去 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政府应该培养农民在城市从事体力劳作的技能,让失地农民尽 快由第一产业转入第二、三产业工作,获取生活收入的又一保障。对失地农民的保障也 是城市扩张惠及农村的第一张优惠券。

4.4 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加快城镇化速度

《决定》中提到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降低,有利 于将农村安置失地农民的高昂成本转移给财力雄厚的城市,改变农民顾虑长久生计选择 “候鸟式”迁移的方式。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能增加城市稳定从业人口,有利于推进 城镇化速度,是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公共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杨建平. 健全土地制度 发育土地市场【J】.中国农村经济.1993,12
[2] 章波,唐健,黄贤金,姚丽.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以北京市郊区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06,1
[3] 马晓河,崔红志. 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J】.管理世界.2002,11
[4] 钱忠好. 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的经济分析【J】.经济研 究.2003,2
[5]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8-10-19
[6] 曲福田,陈江龙,陈会广.经济发展与中国土地非农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 王小映,贺明,玉高永. 我国农地转用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实证研究——基于昆山、桐城、新都三地 的抽样调查分析【J】.管理世界.2006,5
[8] 钱忠好.土地征用:均衡与不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J】.管理世界.2004,12 [9] 贾生华. 中国土地非农化过程与机制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10] 曲福田,吴丽梅.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J】.资源科学.2005,9
[11] 李海鹏,叶慧,张俊飚. 中国收入差距与耕地非农化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6,10 [12] 叶艳妹,彭 群,吴旭生.农村城镇化、工业化驱动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探讨——以浙江省
湖州市、建德市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2,9
[13] 唐晓莲,魏清泉.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实施后对城市土地管理的影响及对策——以广东省为例
【J】.中国土地科学.2006,6
[14] 谭荣,曲福田. 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从两难到双赢【J】.管理世界.2006,1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房地产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之探讨
下一篇论文:分阶段投资项目决策研究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管理学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管理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