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表示由条件(2)式决定的最优风险分担合同, 表示满足条件(1)的激励合同,可以得到:如果 , ;如果 , 。就是说,对于一个给定的产出 ,如果 在经理偷懒( )时出现的概率大于勤奋工作的概率( )时出现的概率,经理在该利润时的收入所得向下调整;反之,如果 在经理偷懒( )时出现的概率小于勤奋工作的概率( )时出现的概率,经理在该利润时的收入所得向上调整。似然率 是给定代理人(经理)选择在 时 发生的概率 与给顶、定经理选择 时 发生的概率 的比率,它表示观测者观测到的 在多大程度上来自于分布 而不是 。委托人是根据观测到的产出量推断经理是选择了L还是H,进而对代理人实施奖惩。如果委托人推断经理选择L的可能性更大,就惩罚经理( );反之,如果委托人选择H的可能性更大,就奖励代理人( )。硕士论文,委托代理。如果似然比 对 是单调递增的,即较高的 意味着较大的经理选择H的可能性,那么 严格随着 增加而增加。
四、结论与政策含义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最优合同取决于拉格朗日乘子 、 和 ;
2.代理人(经理)选择偷懒的概率与选择勤奋的概率的比率 直接决定了激励的调整方向(向下或向上);
3. 、 又激励对代理人(经理)的效应、偷懒对经理的成本的大小和进行其他活动的机会成本以及勤奋时的净收益与偷懒时的净收益的对比;
4.最优交易成本的确定于付出额外一单位监督给委托人带来的边际产出的提高等于额外一单位监督的边际交易成本的水平上。
政策含义:
从本文的假设条件(4)可知,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经理)都是理性人,且各有各的利益,从而最终产生内部人控制。所以解决内部人控制的一个视角就是使委托人与经理的利益趋于一致,从而使经理按照委托人希望的方式行动,这也是激励的原因所在;具体一点,在现实中我们可以采取包括审计、正式控制制度、预算限制和建立能使经历利益更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激励报酬制度,如股权激励等。
加大经理的违约成本,增大 ,减小经理偷懒的概率。在现实中可以采取的方案有(1)要求经理提供担保,如果经理在任职期间做了违背合约的事情,则委托人有权将经理提供的担保进行没收;(2)追究经理的个人责任,当当经理做出了违背初衷的事,则不仅仅解聘经理,而且视情况的严重追究经理的民事甚至刑事责任,从而形成经理在职期间的一种责任感和对违约成本的恐惧感;
加强声誉机制的建立,建立全国范围内信用档案共享制度,使经理人的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联系起来,加大长期的违约成本,减小 ,提高经理努力的概率,迫使经理在职期间努力的工作。
总之,内部人控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想真正解决,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和市场机制的完善,因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段问文斌、董林辉:《代理问题与、作为治理机制的激励合同:一个理论检讨》.《委托代理与机制设计》[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舍温.罗森:《契约与经理市场》[J].《契约经济学》[M],哈特、科斯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