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管理学论文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分析_模糊综合评价

时间:2013-07-24  作者:周海洋,张守风

论文导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借助问卷调查确定企业创新能力7项二级指标、28项三级创新能力指标,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济南市长清区某集团进行实际调查,对目标层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论文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1.前言

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是寻求可持续发展和保持自身竞争力的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技术创新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1],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2]。从这个层面上看,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企业对于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是企业规避风险,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取企业竞争力的前提。因此模糊综合评价,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就越来越重要。

索罗(S.C.Solo,1951)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过程[3]龙源期刊。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3]。许庆瑞(2001)也将技术创新看作是新思想的产生、解决问题和进行开发、实现和应用的过程[4]。通过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对技术创新的评价要从技术创新的整体出发,考虑整个过程。

2.评价方法与模型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原则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只有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5]。评价的目的决定了一般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6]。本文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专家甄选企业技术创新指标,并由专家和职业经理人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价,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2.1模糊综合评估法简述

模糊理论(Fuzzy Theory)是由美国自动专家、加里福尼亚大学教授查德(L.A.Zadeh)于1965 年创建的,它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故通常称为模糊数学[7]。模糊理论弱化了数据的绝对定义,使用程度语言,更接近人的思维模式。

2.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在复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8]。由于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某些因素是模糊的[9],无法用通常的简单数字来衡量,所以借助模糊数学来处理。创新能力的评价靠主观判断时常存在偏差模糊综合评价,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判定,使主观判定纳入定量计算的客观统一的判别轨道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式。

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主要包含指标集、评语集、单因素评价矩阵、权重分配向量4个要素。指标集是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为元素所组成的多层指标集合龙源期刊。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集可以记为:

技术创新能力 (1)

每个因素又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子集,因此可以建立指标子集:

技术创新能力 (2)

权重集以各指标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依据,赋予各个权重系数,用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权重集根据指标集和子集来建立,即

技术创新能力(3)

子集权重为

(4)

评语集是对技术创新能力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的集合。的评语集合建立为: ,其中为评价的等级数量。

的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价可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

(5)

,其中,表示第个因素给予评语的隶属度。在确定模糊矩阵和模糊向量后,可做模糊变化来进行综合评判:将每个作为一个元素,作为它的单因素评判,构成评判矩阵:

(6)

通过运算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对评价指标子集的综合评价结果,构成了一个评价矩阵

(7)

按照模糊综合多级评价模型,最后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8)

由此可得到所有指标的综合评判结果。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得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评价等级即为该项目的综合评价等级。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实例

下文以济南市长清区某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更好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本文在山东济南选择了部分企业经理人,高校企业管理专家教授和咨询公司高管,首先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具体评价过程如下:

3.1指标体系的建立

首先建立主效率指标集:根据对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因素的分析,综合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指标,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与开发、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生产实施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产出实施能力、创新倾向能力7个方面来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主效率指标集,构建各主效率指标的子效率指标。

效率评价指标权重分为2个层次: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和每个主效率指标中各子效率评价权重。2个层次的权重确定均采用专家评估法进行。主效率指标权重由技术创新方面专家、教授及有经验的经理人综合评定,以确定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子效率指标权重则分别由熟悉不同主效率指标的专家及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和经理人综合评定,确定各子效率指标权重龙源期刊。其综合评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权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

0.104895

 

 

创新(R&D)资金投入强度

0.272727

创新(R&D)人员投入强度

0.454545

非R&D投入强度(技术引进/改造)

0.272727

研究与开发能力

0.188811

 

 

自主创新产品率

0.186047

技术扩散效率

0.302326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0.348837

(R&D)人均研发经费

0.162791

创新组织管理能力

0.160839

 

 

创新频率

0.139535

创新组织运行管理效率

0.302326

技术创新的风险预测与规避能力

0.279070

与外界的合作能力

0.279070

创新生产实施能力

0.132867

 

 

创新成功率

0.222222

生产设备更新水平

0.222222

生产人员综合水平

0.305556

创新实施的标准化水平

0.250000

创新营销能力

0.153846

 

 

营销人员素质

0.186441

营销费用投入强度

0.203390

市场研究能力

0.220339

营销网络建设程度

0.203390

营销体制的适合度

0.186441

创新产出实施能力

0.132867

 

 

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

0.255319

创新收益率或产品销售率

0.276596

创新质量水平

0.319149

每千人创新数量

0.148936

创新倾向能力

0.125874

 

 

创新倾向

0.195652

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

0.304348

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与企业精神

0.260870

创新培训教育建设

0.239130

3.2三级指标单因素评价

建立评判集:各创新因素创新程度采用专家评估法进行评判。首先,将创新程度设定为5个等级:高模糊综合评价,较高,平均,较低和低,构成评价等级集合={高,较高,平均,较低,低}。

通过向集团人事部、企划部、研发部和车间等部门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份。对指标集的各指标分别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我们确定7个子效率单因素评价矩阵如下:

采用加权平均型M(·,+)算子计算可以得出:

同理可以得出:

3.3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利用以上计算结果可以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由此可得,此集团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为:效率高17.45% ,效率较高22.84% ,效率平均水平28.76% 模糊综合评价,效率较低20.85%,效率低10.10%。按最大隶属度原则, 取得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效率水平是22.84%,即为此企业目前的效率水平,所以可以得到结论此集团的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平均水平。

4.结论

本文构建了一个能真实反映现阶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三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方案。通过实证分析,从中看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进一步验证了所采用效率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企业对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企业内部考察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迅速有效地抓住自身技术创新的薄弱点,从而为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邵春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03):273-275
[2]赵金秀.提高济南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08):157-158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唐炜,蒋日富,鹿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7(05):195-200
[6]王雪铭,吴瑞明.评价方法的发展与体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02):351-356
[7]L,A.Zadeh.Fuzzy sets[J].Information and Control.1965,(08):338- 353
[8]韩超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度量与评价研究[J].管理视角.2006(13):78-80
[9]张清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争议和重构[J].企业管理.2008(14):43-44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企业扩建风险评价的层次分析法模型研究_管理论文
下一篇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分析_评价体系
经济管理分类
电子商务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管理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网络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客户关系管理论文
酒店管理论文 物流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金融论文
教育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广告设计论文
相关管理学论文
最新管理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