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法律论文

我国海洋渔业管理法的新思考――个人财产权概念对资源养护秩序的建构

时间:2012-03-15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一直以政府管理为主导,基本不考虑个人权利主体可能贡献的合力。规定禁渔期、限制渔具、设置捕捞许可等传统管理手段事实上被证明是低效的,易于被捕捞者规避。海洋渔业进入的公开性、捕捞者自利行为的泛滥导致哈丁所言的公地悲剧在海洋渔业领域重演。个人财产权概念的创设是防止发生公地悲剧最有效的工具。在渔业的语境下个人化的渔业私有财产权普遍缺乏,是因为许多鱼洄游性强,难以监测到他人对它的捕捞行为。这些因素使界定和执行海洋渔业财产权的成本极高。我国《渔业法》再次修订时应当在个人渔业财产权与执行成本之间设计较好的平衡机制。
论文关键词:管理失灵,个人财产权,海洋渔业,资源养护

 

虽然今天绝大多数渔业都被归入了政府管理之下,但较之于五十年前,如今世界渔业的整体状况要差得多。全球渔业在衰退中。过度捕捞和管理不善是导致无数鱼种陷入困境的主因。据估计几乎有一半的全球鱼类种群已经被充分开发,约有22%的鱼类被过度捕捞。中国也不例外。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同样面临如何养护与管理以支持其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渔业资源的政府管理成为过去近乎排他的管理手段。现在我们不得不反思政府管理模式对保护海洋资源的实效。人们一直努力设计既能养护鱼类又能获得大量渔获物的渔业管理机制,但均告失败。甚至必要的管理措施也会因政治影响而受到阻碍、不被接受或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怀有美好愿望的渔业管理制度往往被证明是个败笔,不足以养护鱼类种群。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的传统渔业管理模式陷入了泥淖。本文拟从个人财产权概念对海洋渔业资源的植入着手,尝试构建新的渔业管理思路。

一、我国海洋渔业公地悲剧与管理制度创新的需求

一个常见的现象是:自然资源,如同其他类型的财产,“人人有份,无人负责”。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养护不可避免地遭遇典型的为著名生物学家G.哈丁(Garrett Hardin)1968年在《公地悲剧》一书中所述的“公地”问题。哈丁描述的是一个公共牧场的命运。这个牧场不为任何人拥有但却可以为所有人使用。在此种情形下,每一个牧人基于自利,以牺牲整个共同体的利益为代价法律论文,使自己对公地的利用最大化。每一个牧人每多放牧一头牲畜都可以从共同体的福利中获益。而过度放牧的成本却被分摊给了牧场的每一个使用者。若所有牧人都对公共牧场的开放性创造的激励作出反应,该牧场就会被过度放牧。“每一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迫使他无限制地增加牲畜数量的制度中”。在一个开放性的公地里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会导致悲剧。也就是说,“公地上的自由将会带给所有人灭顶之灾。”[1]哈丁对公地悲剧的经典论述完全适用于渔业资源。长期以来渔业都是开放性的,随人都可捕捞,每一个捕捞者都被激励去尽可能多地获取渔获物,甚至超过了可持续增长的临界点论文格式模板。渔业条件下之所以激励强烈是因为活跃的捕捞者增加捕捞努力的边际成本较之于潜在的经济回报往往是微不足道的。捕捞者不能从自我约束中获利。因为没有人能够保证其它捕捞者将会约束自己。

公地悲剧并非不可避免。如果控制人们对公共资源的进入,限制消费总量,那么,公地就会得以保全。为了解决公地悲剧问题,哈丁最初想到的是在政治控制与个人产权之间作出选择。“公地悲剧本可以通过实行个人产权或与之类似的制度予以避免”,哈丁解释说,但是当个人产权不存在,这块公地仅可通过“相互强制、彼此协定”的方式得以保全。无论哪一种情形,“我们寻求一个确定的社会安排,使公共资源不至于变成一块公地”。正如哈丁所言,对公地的保全要求实行私有化或加以管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目标都是一样的:“控制进入、限制使用”。

财产权概念的创设是防止公地悲剧发生最显著的手段。一般而言,当资源为人所拥有,成为个人财产权利的客体,就不必那么担心它被过度使用。财产的所有人有能力保护其所拥有的资源,有实质性的激励去确保维持财产的价值――包括对自己的价值和对他人的价值。

诚如哈罗德德姆斯茨(Harold Demsetz)所阐释的那样:“如果单一的个人拥有某块土地,他将计算未来时段内可以获得的福利和支出的成本,努力使土地的现值最大化;他还可能选择他认为能够使其私有土地权的现值最大化的用地方法”。[2]反之,他若没有财产权,将会产生极大的激励去破坏资源养护。财产权概念不但可以为更好的资源管理提供激励而且可以通过降低外部性的谈判成本来塑造民间秩序。因此,要实现大部分成本的内部化未必在所有相关资源上必须界定产权。相反法律论文,外部性的存在往往是由于财产权以及与之附随的缔约权的缺失造成的。

然而,财产权的创设并非总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财产权难以界定、监督和执行。在某些情形下,创设财产权的成本会高过所得福利。另外,在财产权创设过程中还可能遭遇政治、文化和社会的障碍。在渔业的语境下个人化的渔业私有财产权普遍缺乏,是因为许多鱼洄游性强,难以监测到他人对它的捕捞行为。这些因素使界定和执行海洋渔业财产权的成本极高。渔业财产权至少在美国法上是不被看好的。各种法学理论――包括公共信托原则――认为渔业是为政府所持有的信托财产,为所有公民的共同使用而设立的公共信托。正是由于上述因素,过去几十年里绝大多数渔业养护行动依赖的是政府管理。

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的是,传统上管理渔业资源养护的方法被证明“彻底失败了”。管理手段典型地表现为限制捕捞季节(禁渔期)、渔船吨位、捕捞区域(建立渔区)、渔具,等等。这些措施均告无效部分是因为它们不过是养护鱼群的间接手段。不论初衷是多么的美好,这些规范往往导致“荒谬的”结果。捕捞许可证管制及其它准入限制都能限制捕捞者的数目,但是它们控制不了捕捞努力的量和作业强度。管制可使用的捕捞设备、要求捕捞者使用效率低的捕捞手段,都将鼓励捕捞者建设更多的渔船或者增加对渔具的投资以弥补效率损失。限制可捕捞的天数将鼓励捕捞者在允许捕捞的期间加大其捕捞努力。其结果就会导致渔业的过度投资并形成破坏性的竞争乱象――每一个捕捞者都希望在休渔期到来前捕获尽可能多的鱼。甚至在那些受到管理的海洋公地上,“废墟即是所有人奔向的目的地”。

兹举一例: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大比目鱼渔场,由于政府缩短了捕捞期以防止过度,捕捞者对此政策的反应是购买更多马力更大的渔船加速捕捞作业。其结果是政府进一步将原本开放长达数月的捕捞期缩短为几天。渔业管理一方面减少了被捕获的鱼的总价值,但是它另一方面引起了渔业过度投资。由此导致的“捕捞竞赛”也增大了大比目鱼捕捞者的职业风险。遗憾的是,此种管理模式在多个渔区重复实施。甚至当管理者们设定了渔业总可捕捞量(TAC),过度投资和“捕捞竞赛”也随之发生。正如吉姆斯.维纶(James Wilen)所言:“资源本身若不附加财产权制度,公开的进入激励就会永久存续”。[3]有多种理由可以解释清楚传统渔业管理手段何以失效。对于刚起步阶段,中央集权的政府机构面临许多困难,难以达到环境保护的最佳水平。中央管理机构面临的最大缺陷也许就是难以将足够的知识集中起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F.A. Hayek)所解释的那样:“对我们必须驾驭的情况的那些知识从来就没有以中央化或一体化的形式存在过,但是它们往往是以零散而不完整甚至是彼此矛盾的知识存在的,这些知识掌握在独立的个体手中”。[4]换言之法律论文,有效的渔业管理取决于对所有远离中央管理机构的地方技术知识的掌握。由于这种“知识问题”的存在,怀着美好愿望的渔业管理制度事后一再被证明是失败的。捕捞者在技术上的足智多谋在历史上多次嘲讽了以减少捕捞努力为目标的最严厉、最精致的渔业管制命令和措施。甚至那些专业的渔业管理者也预见不到其管理行动可能引发的后果和反应。

政治力量也将阻碍渔业管理者保障渔业资源的能力。渔业管理部门往往会屈从政治压力,不得不增加特定季节的总可捕捞量论文格式模板。当对可持续捕捞水平的科学评估结果不具确定性时,渔业管理者就会遭遇相当大的压力,被迫采取较为保守的评估结果。对未来渔获量不享有确定的财产权,捕捞利益就不会获得激励去支持预警性捕捞水平。这种压力能够导致产生“棘轮效应”,将推高捕捞水平,使之高于可持续捕捞水平。渔业管理不善,再与其他政府政策(如渔业补贴)结合起来,就会进一步鼓励人们过度投资于渔业和过度捕捞。所有这些不利因素都催生了管理制度创新的需求。

二、个人财产权概念对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秩序的建构价值

传统渔业管理制度的失败与近来替代性管理战略的成功重新激起了人们对财产权概念用作养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兴趣。如上所述,人们对财产权制度适用于渔业资源管理将提高其实效和效率作了充分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记载了各种财产权制度――尤其是各种共同财产制度与事实上的财产权制度――植根于习惯和合同――它们在各种形态的社会中获得了发展,以解决潜在的“公池资源(common pool resource)”引起的关切。个人的资源管理和政府的资源管理若作一比较,便可以获得较多的启示。美国的经验比较有说服力。比如说,马里兰州的牡蛎养殖场是由政府管理的。邻近的维吉尼亚州,牡蛎养殖场则是租赁给个人的,而华盛顿州的却是卖给个人的,其继承者将有绝对权可以处分所继承的牡蛎养殖场。正如许多理论家们所预测的那样,个人管理的牡蛎养殖场比政府管理下的要健康些,更加有生产力。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个人承租的和公共管理的牡蛎养殖场的比较结果与之类似。

个人所有权的效应也可以从水产业的爆炸性增长中看出来。全球水产养殖业从1985年到1995年增长了三倍多。个人水产养殖目前约占全球鱼产量的25%;用于人类消费的鱼有三分之一是个人养殖的。[5]水产养殖业的倍增是与对海洋资源财产权的讨论相关的。因为水产养殖与传统海洋捕鱼的根本性区别在于“管制的程度”,其核心是由财产权概念的强度所界定的。水产养殖的成果完全是由个人所有的,其结果是生产者无需担心公地悲剧的发生,所以,他们有激励去“改进既有的养殖方法、尝试新的养殖手段以及创造新的养殖技术”以增加其既有设施的生产力。私有化的水产养殖并非全无问题。水产养殖产量的激增与海洋渔业的衰退之间的鲜明对比表明资源养护中财产权的重要性。财产权概念对海洋渔业资源养护的构建价值在多个其他国家同样获得了信任和支持。它们都实行了以财产权为基础的渔业管理制度,比如说个人可转让配额(ITQs)。按照这种配额制度政府设定特定季节的总可捕捞量,再将捕捞量进行分配法律论文,形成配额。领取到配额的个人、渔船和公司可以把它视为可转让的权利。ITQ制度已经在多个国家成功执行,极大地提高了捕捞效率,减少了过度投资,缓和了捕捞作业对生态环境的冲击。特别重要的是,ITQs制度鼓励捕捞者行使更大的管理权。在新西兰实行ITQs制度后出现了渔民拒绝多捕鱼的现象。当渔业捕捞量设定了上限时,人们就会将年度渔获量在公司之间进行分配,形成“准财产权”,获得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生态福利。当政府中管理渔业资源者无力执行ITQs制度或其它以财产权为基础的管理制度时,就会滋生此类合作性的民间渔业管理制度。[6]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行规治垢疾,亦应循法而动―对《图书公平交易规则》合法性的考察
下一篇论文:论矿业权租赁制度_矿产资源法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法律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法律论文
读者推荐的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