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职称论文

浅析纽马克翻译理论关照下的中华传统菜名英译

时间:2016-03-14  作者:张春慧

摘要:中华菜肴名称的正确英译既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向外国朋友展现中华文化特色的一扇窗口。鉴于此,试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一视角探讨如何合理灵活地运用这两种翻译方法做到既准确传达中华菜名的‘意’又保留特定的文化内涵。
论文关键词:中华菜肴,语义翻译,交际翻译,跨文化交流

中国是一个文化之邦,烹调技术之精工,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在与世界各国和海外文化的广泛接触中孕育了中餐烹饪的独特艺术。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几千年的世代相传和不断的推陈出新使得中餐倍受国际友人的赞赏和青睐。尤其是2008中国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期间,外国游客们对中国精妙绝伦珍馐美食更是赞不绝口,所以菜肴名称的正确英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外国友人熟悉中国绚丽多彩饮食文化的烹饪艺术和丰富意蕴,而且能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国内不少学者如包惠南通常从传统的直译和意译角度分析菜名英译的孰优孰劣,而本文试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一视角探讨如何合理灵活地运用这两种翻译方法做到既准确传达中华出菜名的‘意’又保留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一 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享有盛名的著名翻译理论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和《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一经问世就受到翻译界的热烈褒扬,通过总结多年从事翻译教学的切身体会以及对翻译理论的悉心研究,他在《翻译问题探讨》的第三、四、五章别出心裁地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并作了细致深入的探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核心、最具特色的代表性观点,这对新概念的提出大大缓和了西方译学界长期就直译和意译争论不休的尴尬局面,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翻译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模式。正如纽马克自己所言,这是他“对普通翻译理论的主要贡献”。[1 ](( p10))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提出以德国心理学家、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Karl Buhler) 和雅各布森论述的三大语言功能为依据,即: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感染功能(vocative function);还采纳了弗哥茨基(Vygotsky)关于思维本质的观点来区分两种翻译。纽马克认为早期翻译理论即前语言学时期对翻译的讨论忽视了翻译与意义、思维和语言普遍性的关系,如何翻译应当视翻译目的、读者特点和文本类型而定。由此他首次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即“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 [ 2 ] ( p 38 ) 而“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 [ 2 ] ( p 38 ) 前者对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思想忠实,视原文的一字一句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有时会产生词不达意,前后颠倒,语义含糊的译文,这种翻译较适合高雅文学、教科书和文献资料等原文语言的内容和形式同等重要的作品。而后者强调译者对译文读者的忠实,译者享有一定的自由去阐释原文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或灵活变通调整与目标语语言和文化发生碰撞的内容,所以适合新闻广告等非文学的作品。总之,语义翻译注重原文意义的真实的传递,努力探究词的细微差异和作者的思维过程,交际翻译追求译作效果和良好的读者反应并摆脱原文上下文的束缚。两种翻译方法在翻译实践上并非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泾渭分明,针锋相对,而是各有千秋,在同一语篇或上下文中往往互相补充,通力合作共同创造出传神达意的译文。

二 中华传统菜名英译的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汇集“闽、川、粤、京、鲁、苏、湘、徽”八大菜系,取天然之配料,花样繁多,形式万象,著有“色、香、味、形”俱全而誉满天下。菜名既要译地美丽动听,内涵丰富,又要营造浓郁的浪漫情调和审美色彩。王秉钦认为:“中式菜名林林总总,多彩多姿。其命名方式也颇有讲究:既有现实主义手法,又有浪漫主义的写意笔调:既蕴涵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味。有的菜名,可以说,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菜名,而是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 3] ( p122 )

中式菜肴的翻译主要包括两大方面:意义和形式。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协调好这两方面的关系,既要从认知角度正确传译出菜肴的原料、烹饪工艺和美食特色,还要激发食客产生一种美好联想和审美情趣心理的效应,唤起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召唤功能,成功地实现消费行为,这些都是译者需要精心斟酌的地方。

中式菜肴的翻译法我们基本上采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语义和交际翻译相结合。

三 语义和交际翻译在中华菜名中的运用

(一)语义翻译法

“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 [ 2 ] ( p 38 ) 语义翻译注重信息的内容,力图精确再现原作的思维过程,努力追求原作独特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表达功能。这种译法是针对写实型的菜肴,因为菜名的配料、制作方法和特点大体上一目了然,未包含西方读者难以理解的深层文化意蕴、典故传说或人们的美好的祝福和愿望。 例如,“素什锦豆腐”译为braised bean curd with mixed vegetable,用豆腐、腐竹、淀粉、蘑菇等材料,加上精心配制的调料,以高超的烹调技术做出与荤菜乱真的菜肴。语义翻译下的“什锦”译名忠实地传达了这道佳肴配料和制作方法--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的各类天然蔬菜和用汤汁炖出,因而受到许多外国食客的青睐。荷叶粉蒸鸡:steamed chicken in lotus leaf packets 属于杭州菜,以河鲜为主味,烹调精细,不守陈规,用料直接取自西湖。Lotus形美意美兼而有之,让食客不由联想到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荷花的高贵品格,绿色的荷叶时时散发着沁人脾胃的清香,译文形象直观、生动简明。“阳春面”直接译为 “sunny spring noodles” 极易唤起外国食客的美好联想和好奇心,仿佛吃了这碗面人就阳光明媚、神采飞扬。“姜葱鸡”为chicken with chopped ginger & onion, 读者可以心领神会这道粤菜的作法,即将剁得细细的姜末和葱丝铺在加工好的白切鸡上,香味四溢,别具一番风味。

如,“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倒象克化的动似的。”(《红楼梦》,第11回)

译文:Yesterday I ate two of the yam cakes stuffed with dates that the old lady sent. And I think they did me good. [ 4 ]( p 216) (杨宪益、戴乃迭译) 这道点心属于典型的语义翻译,译文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成功地保留原文的语义和异国情调。由此看来,倾向语义翻译的菜名只需直接译出原料中心词和对应的制作方法就可以了。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论文:从传统探寻中走向重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视角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职称论文
最新职称论文
读者推荐的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