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觉得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好做,有耕耘不见有收获,比不上行政干部好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外部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源增多了,人们的视野和思路空前地开阔,观察和思维的独立性明显增强,现阶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加大,不象抓经济工作那样可“立竿见影”,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抓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多、执行少,责任主体多、落实责任少、讲得多、做得少,党群干部做得多、行政干部做得少的现象,表面齐抓共管,实质流于形式。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改革的深入,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同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做好新时期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呢?本人认为要遵循一个原则、转变两个观念、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遵循一个原则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是: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企业的实际为出发点,以发展生产力为最终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生产发展了,才有可能为职工的生活水平奠定物质基础,为思想政治工作和上层建筑创造有利条件。“发展才是硬道理”,离开企业生产中心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只能是形成“两张皮”。对企业改革、转制和经营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教育,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为企业生产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行业风气,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推进企业改革的发展。并以生产力是否发展作为检验思想政治工作的唯一标准,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俱进,以“有为”争取“有位”,在发展思路上开拓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战斗力和生命力,才会受到企业和职工的欢迎。
二、转变“两个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形势下碰到的困难和问题不少,尤其是思想上的阻力更大,因此要突出转变两个观念:
观念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是无效益的工作,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可以不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依据是: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没有思想政治工作机构,主要还是以经济管经济,以法律约束人民的行为。也有的人认为:经济效益好,职工收入高,一切自然好。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有的领导片面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过时,机构可以撤并,政工干部身兼数职,忽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及人的素质提高对企业的决定性作用,重经济、轻政治,甚至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思想政治工作对立起来。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忽略了这样一
个前提一一我们实现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企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与资本主义国家因国情不同、体制不同、条件不同而不可相比,企业改革由于牵涉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各种思想问题增多,情况复杂,单靠行政命令、经济手段已远远解决不了问题。免费论文网。实践证明,经济离不开政治,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而里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首先要承认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承认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劳动是极为有效的脑力劳动,承认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专业,从思想上、组织上给予重视和支持,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位置、有作为。
观念之二是:思想政治工作是虚指标、软任务、难界定、难考核。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觉得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好做,有耕耘不见有收获,比不上行政干部好做。免费论文网。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外部环境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源增多了,人们的视野和思路空前地开阔,观察和思维的独立性明显增强,现阶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加大,不象抓经济工作那样可“立竿见影”,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抓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多、执行少,责任主体多、落实责任少、讲得多、做得少,党群干部做得多、行政干部做得少的现象,表面齐抓共管,实质流于形式。
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关键的一环是抓考核,党组织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要求和任务分解到班组、个人,明确责任、加强检查和考核 如抓党建工作方面,把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教育等工作任务和指标列入政工干部的责任制来考核,使支部达标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内容,效果就比较明显。只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生产任务一起布置,抓捡查、抓落实,使层级重视、人人参与,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每个角落,贯穿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真正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中去,就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处理好“三个关系”
企业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教育与管理的关系。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教育和管理的结合,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即生产者和经营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也是人,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所以,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致性,管理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更高层次的管理。在企业转制以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管理将更加严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更高。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把思想教育与依法治企,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在特征。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领》既抓教育、也抓管理,对企业中的优秀员工及好人好事,既大力表扬也给予物质奖励,使他们在得到精神鼓励的同时享受到政策和物质的优待:面对违纪违法者,不但通过批评、教育、处分等思想政治工作去刹歪风,再按章处罚,以法治企,双管齐下。-
二是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市场经济是讲物质利益的,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人们从事劳动的基本动力,邓小平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物质利益原则,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企业思思政治工作平时接触的对象主要是生产工人,大量的思想矛盾也集中在物质利益上.企业体制改革也必然会触及各种利益关系,都会带来大量的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而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职工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避而不谈,只局限于谈心教育,或讲大道理解决思想问题,对职工提出的实际问题则显得无能为力,交由行政干部去解决,或将意见、建议转绐行政部门了事、因而,有事找行政干部,也不愿找政工干部反映。出现这种情况,既有企业体制方面的缺陷,也有政工干部不大胆、不主动、不积极参加生产管理的因素,企业职工出现的思想问题大部分是生产中带来的问题,政工干部如果不参与生产经营,不了解生产特点,对实际情况不熟悉,就没有发言权,也不能发挥参谋作用,对职工提出的生产实际问题就会束手无策。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我们的政工干部就需要努力成为企业的“多面手”。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两个“必须”,一是解决思想问题必须有针对性,要深入实际,掌握真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树正气过程中树立思想政治工作权威。解决思想矛盾不回避,不推诿,敢碰硬、理直气壮抓正面教育,批评不良风气;二是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合情合理,不能为了博取职工好感而丧失原则。应教育的则教育,应解决的则解决,对实际要解决的问题要设身处地尽力帮助,以体现党组织的温暖,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总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学问,如何掌握其中的分寸,把原则性、灵活性、普遍性、特殊性结合起来,需要每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探索、研究和掌握,在实践中去运用。免费论文网。
三是正人与正己、言传与身教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是“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一言一行都被群众所关注。政工干部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基本理论和丰富业务知识,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优良道德的信服力为群众作表率,成为职工信得过的人,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号召力、感染力、凝聚力。相反,如果一个政工干部,只有“唱功”而没有“做工”,对人“严”,对己“松”,台上大讲廉政勤政,台下贪污腐败,这样的干部无疑是对自己极大的嘲讽,最终会落得可耻的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