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演说的发表,其重要性在于把传统的孤立情绪第一次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为一个系统的思想,确定了美国很长时期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的一个主要原则。
一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基本上是由其国内和国外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多重因素所制约的。自身实力的衰弱、对欧洲大国的恐惧、对旧大陆宗教与世俗的厌恶和东西两大洋天然屏障所带来的心里安全感,促使美国的国父们把孤立主义作为指导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孤立主义所强调的孤立,并非绝对的闭关自守和与世隔绝,孤立主义是随着美国实力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演变和进行调整的。自华盛顿的《告别辞》确立孤立主义原则至今,历史己经走过了二百多年的历程。孤立主义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直在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中居于统治地位。但是,孤立主义并不是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美国实力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变动不断调整着其内容与含义。
注释:
[1]、[2]Arthur. A. Ekirch. jr . ideas,ideals, and American Diplomacy: a history of their growth and interaction, appliton-century-crorts, New York 1966.XI.
[3]Thomas G Paterson, ed. 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Volume I, D.C.Heath and Company.1989. P45.
[4]指弗吉尼亚、马萨诸塞、康涅狄格、罗得艾兰、纽约、新泽西、特拉华、新罕布什尔、宾西法尼亚、马里兰、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
[5]董小川.20世纪美国宗教与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
[6]James Reichly. Religion in American Public life [M]. Washington, 1985:53.
[7]温强,美国早期孤立主义的清教根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 (2).132
[8]汪涛,“使命观”与美国外交的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理论导刊,2001 (7).50
[9]瑟发第·西蒙:《敌对世界的美国外交政策:危险岁月》(Simon Serfaty,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a Hostile World: Dangerous Years),纽约:普雷格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10]马树槐等译:《潘恩选集》,第24页。
[11]乔治·华盛顿.华盛顿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24-32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