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政治论文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的几点经验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关键词: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社区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细胞、缩影和前沿,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无数个和谐的社区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社会。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社区。

一、和谐社区的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自己的素养。然而,发展需要条件,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而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可以说,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全社会,并首先是社区。当前,人们对社区的依赖性、依存度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而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也更多的依托于社区。政府各个部门也只有依托社区这个平台,才能把自身的管理触角伸向基层,才能使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调节和控制。可以说,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是构建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健康运行和秩序良好的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例如,青岛市提出的建立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社区各要素健康发展、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的社区建设目标,就充分体现了社区建设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实际上社区是大社会里面的小社会,麻雀虽小,肝胆俱全。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变,出现了大量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又解决不好的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新的社会组织——“公民社会”这“第三只手”来承担以实现社会协调、和谐。而社区作为公民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共同体”和重要活动场所,为社会找到了相应的承接载体。社会人的许多需求,或者通过社区的社会服务和自我管理得以满足,或者通过社区组织向政府反映得以满足。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谐社区的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平台。

(三)服务居民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区建设的标准有很多,但“含金量”最高的应该是居民的满意度。当前,社区居民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适应这种多样化的需求,社区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项目,在生活、工作、安全、学习、信息等各方面为居民提供服务,形成“难有所帮、残有所助、弱有所持、老有所养”的社区服务新格局。例如,青岛市湛山街道党工委开展“两谈润心”活动,即“楼院座谈、家庭访谈、润泽民心”活动,面对面倾听民声民情,多渠道解决实际问题,零距离化解民难民忧,到目前为止,先后座谈了135个楼院,3000多户,居民4500多人,显示了社区服务工作旺盛的生命力。论文格式

二、目前社区工作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

欲求“和谐”,必先消除“不和谐”。只有通过对“不和谐”问题的成因探究和思考,才能明确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路和对策。

(一)投入“不和谐”,建设和谐社区的基础设施薄弱

社区财力不足导致部分社区在必须的服务设施、活动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社区居民的锻炼场所紧缺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社区结构“不和谐”,利益协调和矛盾调处困难重重

社区成员结构日益多元化,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个体户、白领阶层等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社区内缺乏完善的调处和协调机制。

(三)管理能力“不和谐”,社区环境、治安等问题亟待改善

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旧式小区物业管理多头交叉,保洁、保绿、保修不到位,小区环境脏乱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措施不够有力,依责履职不够到位,影响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

(四)公民素质“不和谐”,建设和谐社区道德水准有待提高

不同收入、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理想追求的社区成员之间尚难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道德规范。社区成员在生活中各种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三、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的几点经验

构建和谐社区,关键在于要围绕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服务。

(一)理顺政社关系,构建以社会化管理为重点的社区管理机制

社区处于城市行政管理和社会自我管理的结合部,是属地化管理具体实施者,着力解决目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有责的无权、有权的无责”等问题,要实行管理进社区、责任进社区、工作进社区、服务进社区。对政府职能部门管不了、也管不好,需要社区承担或参与的工作,经统一审核,批准后进入社区,同时,实行“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在下放相关职能的同时,将相应的工作经费按照一定比例转移到社区,使社区真正做到有权管事、有钱办事。例如,青岛市李沧区从2002年开始,按照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区级财政设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到2005年,全区共投入社区卫生事业经费超过300万元,为社区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固然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人文精神是和谐社区的灵魂。和谐社区建设要注意以人为本,立足社区、服务居民,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及文明程度为宗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区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在和睦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基础上的,提高人们共同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正确价值取向,塑造社区“个性”,提升社区的“气”和“神”。

(三)从社区成员的实际需求出发,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水平

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种需求的社区服务。服务的重点是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论文格式。创造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协调、鼓励各类企业进入社区,承担、兴办社区服务项目。采取政府购买非营利性服务项目,发展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组织,充实社区志愿者队伍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逐步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服务居民生活,凝聚人心。例如,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街道党工委组织建立和谐社区综合服务队,在100个开放式居民楼院中实行“小网格化”管理模式,从低保等人员中选聘专门人员,采取划片包干形式,承担治安巡逻、流动人口管控、社情民意和矛盾纠纷信息收集、小广告清理等工作,实行无缝隙管理,解决了社区工作中的许多难点问题,使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治安秩序良好,无一起居民户被盗案件发生。

(四)理顺各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积极调动社区各群体加入社区建设是建设和谐社区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要充分调动全体社区居民融入社区的积极性。社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仅靠少数社区工作人员的参与很难维持其正常运转,其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全体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少居民对社区认知程度不高,融入社区的主动性不够,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社区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在氛围打造上下功夫,采取诸如完善文体场所建设、建立合理的社区服务模式等措施来不断增强对各类社区居民的吸引力。二是要充分调动驻地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一些驻地单位认为社区工作是街道、居委会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更谈不上主动参与。这就需要各方充分沟通,为这些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共同致力于社区的建设。三是要切实改变社区行政化的倾向。论文格式。现在有些社区成了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出现了“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现象,上至天,下至地,四面八方全是事,该管的事没管好,不该做的事又做不好。因而,要想建设和谐社区,必须进一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求得各职能部门的理解与支持。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构建六大体系 促进特色就业
下一篇论文:关于腐败案频发的思考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政治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政治论文
读者推荐的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