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同样产生于南北关系一度处于战争边缘的背景下。冷战结束后,南北关系曾一度迎来改善和发展的契机,但随着美朝核检查危机的发生以及金日成逝世后韩国金泳三总统采取的敌对态度,使南北之间在冷战后依然保持着对抗局面。这种局面不仅使南北的和平统一难以实现,而且南北双方各自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东北亚地区的稳定都受到了严重挑战。而韩国也为了掌握南北关系及朝鲜半岛问题的主导权,出台了“阳光政策”。
“阳光政策”是以三项原则为基础的:第一,禁止一切武装挑衅;第二,放弃吸收式统一;第三,积极推进与北方的和解与合作。以此为准则,金大中总统制定了被称之为的“阳光政策”,包括:一是同时促进安保和合作;二是首先实现和平共处与和平交流;三是;四是谋求南北间的相互利益;五是在南北当事者自行解决的前提下,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六是推进以国民协商为基础的对朝鲜政策。其中,“以和解、合作来促进朝鲜的变化”是金大中政府对朝鲜政策的核心内容。韩国政府认为,诱导朝鲜逐步改变对韩国的政策,比以朝鲜体制崩溃论为依据的对朝鲜施压政策更为现实。
“阳光政策”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促进了南北首脑会晤及多层次、各级别的南北对话;缓和了军事紧张局面;推动了南北经济共同体的建设;促进了人员、物资的交流;实施了对朝鲜的人道主义援助;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做出了努力等等。但韩国推行“阳光政策”十年,不但没有感化朝鲜反而使其变成了一个有核国家,确实令人悲哀。韩国国内认为,十年中,韩国政府以最大的耐性去包容朝鲜,不计回报地对朝鲜进行援助,却没有获得实际的经济利益,“阳光政策”已经失败,再走下去死路一条,因此,李明博上台后采取以强硬对强硬的立场。
其实,“阳光政策”之所以失败,根源不在政策本身而在于美国。美国将朝鲜列入“邪恶轴心”黑名单之列,必然使金正日政权的安全受到威胁。在无任何国家为其提供安全保护的情况下,朝鲜除了以“核武”这张牌做要挟,别无他途。倘若美国也象中国一样积极支持韩国的“阳光政策”、鼓励朝韩和解,今日的朝鲜半岛也许是另一番景象。
(二)“阳光政策”的基调
注“阳光政策”虽未给朝鲜半岛带来永久的和平与繁荣,但却为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定下了一个基调。
1.和平优先主义
“阳光政策”基于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就是禁止一切武装挑衅。这有两层意思,其一是采取任何手段防止在朝鲜半岛挑起战争,其二是如果朝鲜实施挑衅,韩国将予以有国回击。实际上是金大中总统“和平共存、和平交流、和平统一”的“和平优先主义”的思想体现。维系、创造、构建朝鲜半岛的和平,遏制战争的爆发,最终实现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这是“阳光政策”的主要基调。“阳光政策”中始终认为,朝核问题并不是朝韩交流合作的障碍,它可以在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建立后或建立过程中得到解决。
2.渐进式统一
“阳光政策”的第二个基调是渐进式的统一构想。统一只是韩民族实现和平与共同繁荣的手段,而非本身目的。通过破坏和平与繁荣的战争手段来实现民族统一,是对和平统一的歪曲与误解。排除武力统一,朝鲜半岛完全可以采用渐进主义的方式,按照经济、文化、政治一体化的顺序来实现南北一体化,建立南北联盟,更具有现实操作性。
3.交流与合作
南北双方早在1992年就达成了《南北基本协议书》,强调南北双方在经济、文化、政治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并有具体的操作措施。“阳光政策”正是在此基础上扩大南北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南北之间虽然在政治军事上关系相对紧张,但基于“政经分离”、“先民后官”的原则,南北合作也得到了持续推进,双方贸易额和合作项目激增,并达成了双方间的多项会谈协议。即使在朝鲜进行地下核试验的情况下,南北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没有中断。
三、“阳光政策”符合朝鲜半岛未来发展趋势
李明博政府对“阳光政策”的否定,只能招致朝鲜针锋相对的反应,包括再次关闭边界、中断高层政治接触等。过去几年的时间里,韩朝之间摩擦不断,关于朝核问题的谈判陷入瘫痪,朝鲜半岛原有的和解气氛已经荡然无存。朝鲜半岛事件频发,局势持续升级。此时两地的民众渴望和平的愿望更加热切。这从朝鲜此次回应韩国军演的态度上可见一斑。
(一)“阳光政策”符合朝鲜人民的愿望
朝鲜面对韩国此次的大规模军演,采取了偃旗息鼓的态度,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朝鲜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向往繁荣的愿望,与“阳光政策”的主旨基调相吻合。
首先,表达了朝鲜人民热望和平的诚意。当国际社会严重关切半岛局势,担忧半岛局势失控,而朝鲜对韩国的行动不加还击,用事实表明了朝鲜不希望扩大争端,热望和平的态度,与“和平优先主义”相一致。
其次,以实际行动促进对话和协商。韩国开始谋划已久的实弹射击训练时,正是美国新墨西哥州长比尔·理查森访问平壤之际。经过理查森的斡旋,朝鲜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重返朝鲜,并且同意就出售1.2万根核燃料棒并将其运往国外展开谈判。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