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0.1%维A酸乳膏短时多次接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4例。维A酸乳膏,0.1%A酸乳膏短时多次接触疗法治疗面部痤疮疗效观察。
关键词:维A酸乳膏,短时多次接触疗法,痤疮
痤疮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疾病,影响美容。随着经济发展,痤疮的治疗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安全、有效成为治疗的目标。0.1%维A酸对痤疮有肯定的疗效,但外用时对皮肤有刺激性,随着药物浓度和用药时间不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刺激性炎症、红肿、糜烂,削弱角质层屏障,使药物吸收增加,引起系统毒性〔1〕。笔者自2009年1~6月,采用短时多次接触疗法治疗轻、中度痤疮。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1.1.1 病人入选标准 确诊为面部痤疮(病程≥6周),并符合以下标准:①年龄16-40岁男女患者;②临床诊断为寻常型痤疮Ⅰ~Ⅲ级,面部至少有10个皮损(诊断标准见表1)〔2〕;③患者愿意且能够遵守试验方案。科技论文,维A酸乳膏。
1.1.2 病人排除标准 ①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抗生素和其它治疗停止时间少于2周;②系统使用维甲酸类停药时间少于8周,皮质类固醇、抗生素和其它治疗停止时间少于4周;③已知对维甲酸类药物及其制剂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科技论文,维A酸乳膏。
1.1.3 病人基本情况 共有48例患者入选,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0.1%维A酸乳膏短时多次接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24例。科技论文,维A酸乳膏。两组在性别组成、年龄、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上均无统计学差异,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试验方法 随机、有效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为24例,对照组为27例,试验中对照组3例因为局部刺激退出,完成病例数共计48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
1.2.1 药品来源 0.1%维A酸乳膏由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5克/支。
1.2.2 用药方法 患者按随机号进入试验,使用药物前用非药物性香皂和温水洗脸,擦干面部后将药物均匀涂于面部皮损区域,短时多次接触治疗组患者擦药5分钟后用清水洗干净面部药物,每日用药5次。对照组(常规组)直到用药次日患者正常洗脸时洗去药物,连续外用8周,分别于用药后2、4、8周复诊。
1.2.3 观察项目及指标
1.2.3.1 疗效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用药后2、4和8周时分别计数非炎症性损害(黑头粉刺和白头粉刺)的数目、炎症性损害(炎性丘疹、脓疱和结节)的数目及皮损总数。
1.2.3.2 不良事件观察 受试期间患者所发生的任何不良事件均应记录在临床观察表上。局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脱屑、干燥、灼痛、红斑和瘙痒等。按轻、中、重度分级。轻度:轻微反应,不需要治疗,不需要改变原观察方案;中度:需要减少用药次数,或/和需要治疗;重度:停止观察用药。同时记录发生时间及转归(仍然存在或已缓解,并记录日期)。
1.2.4 疗效判断
1.2.4.1 疗效计算 疗效指数=(治疗前皮损总数-治疗后皮损总数)/治疗前皮损总数×100%
1.2.4.2 疗效判断标准〔3〕:基愈:疗效指数》90%;显效:60%《疗效指数〈90%;进步:20%《疗效指数〈60%;无效:疗效指数〈20%。作疗效评价时,将基愈病例和显效病例合计为有效病例,计算出有效率。科技论文,维A酸乳膏。
1.3 统计方法 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比较采用χ2检验。科技论文,维A酸乳膏。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科技论文,维A酸乳膏。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后2、4、8周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时间 |
组别 |
例数 |
有效 |
有效率 |
χ2 |
P值 |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 治疗后8周 |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对照组 |
24 24 24 24 24 24 |
6 5 10 11 17 18 |
25.0 20.8 41.7 45.8 70.8 75.0 |
0.12 0.08 0.11 |
>0.05 >0.05 >0.05 |
2.2不良反应 在疗效观察中,未发现全身性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红斑、脱屑、烧灼感以及瘙痒感,其中对照组有3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治疗组无患者退出,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1/24)及29.6%(8/2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不良反应发生后,减少药物接触时间,反应减轻,大多数可以耐受。
3 讨论
0.1%维A酸乳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轻中度痤疮的治疗,治疗期间出现局部刺激从而降低患者依从性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常限制了它的应用。这种反应常发生在用药后10分钟内,Bershad〔4〕建议应把药物应用时间减少为5分钟。短时接触治疗药物经皮吸收,存储在角质层,再向里释放,角质层起了存储器作用。从而减少局部刺激作用。本研究结果进一步发现,短时多次接触疗法在治疗轻中度痤疮方面与传统常规疗法疗效相当,且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疗法,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为维A酸治疗痤疮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当然,由于本研究样本数较少,短时多次接触疗法治疗痤疮的验证需要更大样本的实践,其中短时多次接触疗法应用范围以及接触时间长短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临床中不断摸索。
【参考文献】
〔1〕BershadS , Kranjac G , Parente JE , et al .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AcneVugaris Using a new Methods [J] . Arch Dermatol , 2002 ,138:481-489 .
〔2〕Leyden J, Lowe N , Kakita L ,et al .Comparison of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with alternate-day applications of tazarotene 0.1%gel and once-daily applications of adapalene 0.1% gel : a randomized trial〔J〕.Cutis,2001,67(Suppl 6):10-16.
〔3〕Bershad S. Developments in topical retinoidtherapy for acne〔J〕.Semin Cutan MedSurg,2001,20:154-161.
〔4〕RougierA, Dupuis D, Lotte C, et al. In vivo correlation between stratum corneum reservoirfunction and percutaneous absorption〔J〕. JInvest Dermatol,1983,81:275-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