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课余时间很少用来学习。他们充分享受学习中的欢乐,少有学习上的压力,也没有多大的焦虑感。他们比较聪明,但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比较讲究实惠。他们比较善于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好感,不易觉察自己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潜力。对待这类学生,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来影响他们的生活观,价值观,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以求得更高质量的学习行为。
三、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是行动的过程,体验的过程,适应的过程,矫正的过程,巩固的过程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学生学习行为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
1.内省策略,心理学家把这类策略称为“元认知策略”。这类策略就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的策略。孔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现代学习策略就是把这六个字变成具体的活动:计划学习任务;定向地使用注意力;有选择地使用注意力;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管理;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确定和解决问题;自我评估。
2.认知策略一般包括学习者如何接受语言材料,如何存储语言材料,如何组织语言知识,如何理解语言结构,如何提高语言操作技能,等等。具体地说,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查询和使用学习资源;模仿和演练;对语言素材进行归类;形象思维;解悟;迁移(用过去的经验来理解新的东西);推断;笔记;建构(使译文得体);总结(学习内容,自己的优势和缺陷)
3.情意策略是比较容易忽略的学习策略。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知识和技能的发展上,从而没有重视自己在行为和内心的“深层”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可是,往往就是这些事情阻碍了我们的进步。这种策略包括动机,信心,坚持,激情和合作。
综上所诉,学生学习行为生态的良性循环是教学的良性行为生态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在学生的良性学习行为的循环下,教学结果才能是积极的。否则,教学结果必然是消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有良性的生态循环,这样才有力于整个翻译课的生态循环。使之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树槐,栗长江。中国翻译教学研究:发展、问题、对策。 外语界,2008(2)
3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4 谢光亚,倪见。集群创新优势行为生态学解释。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