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普通院校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模式调查研究[1]_并重

时间:2013-04-03  作者:何雪春

论文导读::随着口译研究的深入,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经历了从以语言技能传授为主到以口译技能训练为主的大转变。这一教学模式的转变能有效提高口译课堂教学的专业化,但这种转变在普通院校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中是否真的有效?目前,很少有这方面的教学研究。针对这一疑虑,我们分别对2个学期的口译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表明,普通院校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课堂应语言技能和口译技能并重。
论文关键词:普通院校,口译课堂教学模式,语言技能,口译技能,并重
 

1.引言

中国口译教学开展得比较晚。20世纪70年代,口译仅仅是少数院校外语专业的一门课程。随着中国国际化的加速,整个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要日趋增多,口译的重要性越发得到社会的关注和认同。教育部于2000年将口译课由原来的选修课改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旨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口译人才。这样口译课才在中国高校得到普及。同样,中国的口译教学研究起步也很晚,20世纪90年代以后,严格意义的口译研究才开始并进入发展时期(刘和平,2005a)。中国口译研究基本上是对西方口译理论的评价、扩展和应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Seleskovitch 创立的释意理论、Gile提出的认知负荷模式和Anderson认知三段式模式。释意理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被引入中国,直到20世纪末才得到系统介绍,并成为中国高校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龚龙生,2008)。在此之前,许多院校的口译教学仍停留在口语训练上,或者停留在语言的句子翻译上,口译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能力培养为辅,口译技能训练几乎被排斥在教学内容之外(刘和平,2005b:100)。

在对口译教学的探索过程中,以Seleskovitch 和Gile教授为代表的巴黎释意学派自上世纪6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的口译办学原则,如“口译教学不是外语教学,口译课应只教口译技能不教语言,学生入学前必须已熟练掌握有关外语”(转引张吉良, 2008)。受到释意理论的启发,很多中国口译研究者也提出了口译教学要以口译技能为主的主张,如:姜宏(2001)认为口译教学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仲伟合(2007)提出在口译训练和教学中应该以向学生传授“口译技能”为主要训练原则,辅以不同题材的语篇来强化口译技能的习得。与此同时,少数口译研究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如鲍川运教授(2008)指出翻译专业的学生开始学习口译时,大多数语言能力还不扎实,主题知识比较缺乏,因此口译课基本上还是语言与口译教学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张吉良(2008)主张我国的外语本科口译课程和翻译院系的口译专业(方向)课程,应该以口译技能训练为核心,重点讲授口译技术、原则、策略和职业准则,同时以题材为线索选择语言材料,使口译技能学习与语言能力提高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总体而言,中国口译课堂教学内容离不开口译技能与语言知识的教授,关键是两者的关系为何更合理,主次之分还是并重?并且并重,因学生的生源和学习基础不同,这两者的比重关系更是不同。相对大部分一本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普通院校本科生的语言基础要相对薄弱得多。在实际教学中,以口译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往往只是一种理想模式。鉴于此,笔者开展了历时2个学期的调查研究,探讨在普通院校英语本科口译课堂教学中两者比较合理的比例关系。

2.调查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是某院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共四个教学班级,总人数186人。调查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历时2个学期。每个学期教学周数,除去开学教学安排讲解一周、期中考试一周和期末考试一周,实际授课周为26周,周学时为2。

第一学期主要采用以口译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口译的基本技能,授课材料没有具体教科书,笔者根据学生基础和学习情况自编教材,题材广泛,每次课一个主题。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为:上次课所学技能的运用小测、新技能讲授、新技能强化训练。每次课都提供大量的相关技能训练资料供学生课后训练使用。为了确保学生课后进行一定量的相关技能自我强化训练,每次课堂都进行15分钟左右的相关技能测试,且测试占期末总评成绩的50%,测试内容50%出自课后和课堂所学资料,50%为相关技能的新资料,每次测试都进行录音。

第二学期主要是以口译能力和语言技能并重的模式,教材采用以赵敏懿主编的《商务现场口译》为辅和自编材料的补充材料为主,题材为商务口译,每次课一个商务主题。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为:新单元内容的口译测试、新单元相关口译技能和语言的讲解和训练,新单元类似题材的口译扩展训练(笔者自编资料)和现场模拟训练。为了确保学生上课前熟悉并掌握即将学习单元的语言知识,每次课堂都进行15分钟左右的小测,测试占期末总评成绩的50%,测试内容100%出自教材的相关单元,每次测试都进行录音。两个学期的测试题型基本一致,都是中译英和英译中。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模式的看法,辅以参考他们的平时小测、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每个学期期末进行一次问卷调查,总共进行2次。为了确保问卷调查的有效性,都在每个学期最后一次课进行,绝大部学生参与。第一期收回有效问卷125份,下学期137份。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对口译课教学方式的态度和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建议。第二学期的问卷调查内容与第一个学期大体一样,只是更注重对上下两个学期授课方式的比较。设计这份问卷的3位青年教师都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拥有讲师以上职称,且长期从事笔译或口译相关的社会工作和教学工作、拥有相关的技术认证。另外一位教师是英语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多次参与设计过相关类型的问卷调查或试验。此外,在设计问卷的前后,我们还大量咨询了有关专家和英语口译教师的意见,同时让本系大四的50名学生(已经学完口译课程)进行前测,笔者和其它两位相关教师亲自参加这两个环节的活动,确保了测试试卷的合理性、高回收率和数据的真实性。虽然由于经验、知识不足,此问卷设计可能在科学性和合理性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但前测结果表明该问卷调查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3.1第一个学期调查的结果(表1)

 

问题

回答

A

B

C

D

E

F

G

1

10%

13.6%

24.3%

37.1%

15 %

 

 

 

 

2

10.5%

13.2 %

53.2 %

50.2%

12.2%

61.7%

 

 

3

60.5 %

93.3%

28.7 %

82.2%

92.3%

28.2%

 

 

4

6.7 %

40.2 %

10.3%

38.6 %

 

 

 

 

 

 

5

19.6%

13%

10.9%

26.1%

17.4%

6.2%

10.9%

6

优点:了解很多口译技巧、课堂摘要多讲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否则会失掉学习口译的兴趣。

3.2下个学期调查的结果与分析(表2)

 

问题

回答

A

B

C

D

E

F

G

1

66.3%

27.5%

6.2%

 

 

 

 

 

 

 

 

2

61.8%

69.5 %

57.8 %

46.3%

49.6%

66.7%

 

 

3

16.3 %

16%

18.8 %

42.5%

28.8%

18.8%

 

 

4

95.7 %

72 %

36%

90.9 %

 

 

 

 

 

 

5

22%

2%

12.2%

22%

19.6%

4.9%

7.1%

6

优点:了解较多商务知识、口译模拟练习机会多、实践性强、扩大词汇量、掌握一定语言技能、注重听说能力结合训练、口译技能与题材融合较好、课堂小测有助于更好的预习、口译技能得到了全面提高。

缺点:口译技能训练太少、课后训练资料不够多、课后复习检测力度有待加强、练习方式不够多样化、学生参与面不够广、课堂小测变成了语言知识的背诵检测而非口译能力检测。

建议1)坚持本学期的上课模式但要增加口译技能训练特别是笔记训练;

2)多进行突击商务现场口译模拟、增加互动环节和扩大学生参与面论文提纲格式

3.3 调查结果分析

表1表明过半数学生不喜欢以口译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52.1%,第1题C和D选项),认为该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学习口译技能(50.2%,第2题D选项),但是教学效果不理想,只有40.2%(第4题B选项)的同学认为口译技能得到了提高,而93.3%的同学认为易于打击学习口译的自信心(第3题B选项)和60.5%(第3题A选项)认为打击学习口译的兴趣,从而要求加强口译技能课堂训练的量和次数、并增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讲授以便降低口译难度、建立自信。

表2表明大部分学生更喜欢口译技能和语言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66.3%,第1题A选项),认为该模式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1.8%,第2题A选项)、有助于提高自信心(69.5%,第2题B选项)和学习口译兴趣(90.9%,第4题D选项),并随着语言知识的提高,口译技能(72%,第4题B选项)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但是他们也同时认为这种授课模式在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译技能训练时间相对不够,不利于口译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对比两个问卷调查,可以发现2个很有意义的现象:

第一,口译技能和语言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较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似乎更易于帮助学生掌握口译技能。虽然50.2%(表1,第2题D选项)的学生认为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有助于掌握口译技能,而46.3%(表2,第2题D选项)的学生认为口译技能和语言技能并重的教学有助于掌握口译技能,但是在问卷第3题“你认为本学期授课方式的不足是”,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82.3%的学生选择了C选项“觉得口译训练不够”,而在口译技能和语言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下,只有42.5%的学生选择该项。并且,在问卷第4题“你觉得本学期的口译学习收获最大的是”,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40.2%的学生选择了B选项“口译技能”,而在口译技能和语言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下,72%的学生选择该项。

第二,在口译教学中加入语言教学有助于学生提高口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有助于口译技能的掌握。在问卷第2题“你觉得本学期授课方式的长处是”和第3题“你认为本学期授课方式的不足是”并重,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12.2%和92.3%的学生分别选择了E选项“能学到更多的语言知识”和“觉得语言知识学得太少”,而在口译技能和语言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下,对应选择该项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9.6%和28.8%。与此相对照的是,问卷第2题“你觉得本学期授课方式的长处是”的A选项“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B选项“能培养自信心和提高成就感”,以及第3题“你认为本学期授课方式的不足是”的A选项“较易于打击学习的积极性”和B选项“较易于打击自信心和提高成就感”,选择这些选项的学生比例,在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分别为10.5%(A),13.2%(B)和60.5%(A),93.3%(B), 而在口译技能和语言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下分别为61.8%(A),69.5%(B)和16.3%(A),16%(B)。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难理解,问卷第4题“你觉得本学期的口译学习收获最大的是”的B选项“口译技能”,口译技能和语言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的比例(72%)远远高于以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的比例(40.2%)。

此外,学生两个学期课堂小测、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和表现,与学生对以口译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口译技能和语言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的评价基本一致,因为在以上的口译考试录音中,发现学生在第二个学期停下不译的次数和句子不完整的数量相对上个学期大大减少、译文的连贯性明显提高,声音也更为自信。当然,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口译,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对口译题材及其相关语言知识的熟悉,口译材料的难度无形中被降低,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来加工译出语。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论文重述标记语的使用特点_话语重述
下一篇论文:英语专业课堂上母语和目的语的使用现状调查及研究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