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多义介词into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引申_容器图式

时间:2012-06-03  作者:杨璨

论文导读::正是意象图式所具有的原型意义。容器图式是意象图式的一种图式。这也与原型范畴理论相对应。第二个例子运用到了容器隐喻。
论文关键词:意象图式,容器图式,原型范畴理论,空间转换,容器隐喻
 

1.引言

人类每时每刻都在与客观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和外部世界的互动体验获得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形成特定的心智表征。并将在现实体验中得到的经验和信息储存在记忆当中,以识别各种不同的事物。

Lakoff和Johnson于1980年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将“意象”和“图式”两个概念结合成“意象图式”(Image Schema),并将其运用到隐喻分析中。(王寅,2007:173)意象图式是人类在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具有相似关系的多个个例,不断概括而形成的高度抽象的认知结构。它还可被理解为一种具有原型性的结构。而意象图式与原型范畴理论、隐喻机制又有着非常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意象图式所具有的原型意义,使得它可以很容易用于其它场合,为相关的事物和情境提供合适的解释。(王寅,2007:179)

在解释介词的多义现象时容器图式,意象图式作为一个参照性的常规样本,即作为介词的核心图式,通过隐喻机制从它本身所具有的最原始含义根据需要无限扩展和引申,获得各种各样的隐喻意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介词的含义和功用。这也与原型范畴理论相对应。各种不同意义的获得不是凭空而来,而必定有一个核心的意义作为一种参照物,这样才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意义的引申和转换。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焦点,这个焦点就是最原始的样本,围绕这个焦点扩展和衍生出各种不同的层次和意义。

因此,在分析介词into的多种意义时,就可以从前文提到的意象图式、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引申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以期能比较系统地了解在认知模式下介词into在具体语境和情境中的应用。

2.介词into的意义构建

2.1 into原型意义的意象图式分析

Into主要有几种意义,包括原型意义和隐喻意义。依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有以下几种含义:1. [表示动作的方向]到……里面;在容器、地点、区域之内 2. [表示时间]进入到;直到;深入到 3. 朝;向;对着 4. 触及或撞上某人(某物) 5. 在某个过程中直到某一点 6. 指因一个行动而产生在形式上的变化 7. 8. 改变成某种情况或行动 9. 用以数学里的“除” 9. (习语)对某事物很有兴趣;非常喜欢论文网站。(霍恩比,2002:786) 另外在专门介绍介词的书中对into还有几种解释:某人或某物与另一物体剧烈相撞;某人或某物开始进入某种状态,或被卷入某一活动;强迫某人或劝说某人做某事;一事物融入另一事物中。作者将从中抽取几个含义运用意象图式的相关知识来进行分析,以期有个大概的轮廓。

在上述说到的几个含义中,into有一个含义是指“到……里面”;在容器、地点、区域之内。这一个含义是它的原型意义,即它最原始和核心的意义。从这个含义的解释中可以知道,“到……里面”即从一个外部的空间到了一个内部的空间。这一点可以用意象图式中的容器图式(Container Schema)来进行解释。容器图式是意象图式的一种图式,也是最重要最常见的图式之一,也可称作里外图式(In-Out Schema)。所谓容器图式即:我们可以将人类自身看作一个容器容器图式,也可以将自己处于有界的地点,还可以将物体放进容器中或从容器中取出,容器模式就是产生于我们平时的生活经验。它的基本要素是:里(Interior)、外(Exterior)、边界(Boundary)。下列几个关于介词into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容器图式在具体的事体中的应用。例如:

1. I had to go into town onsome business.(我得进城里办点事。)

2. I pour the milk into acup.(我把牛奶掉入杯内。)

3. Mary came into thebookstore.(玛丽进了书店。)

上述三个例子当中,town、cup、bookstore都是有边界的地点,无论大小都有一个确定的范围,它们就相当于一个容器。Go into town、pour the milkinto a cup、came into the bookstore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有界限的空间,即一个看不见的容器。一定数量的事物都可以装进这样一个容器。这三个例子也涉及到了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转换。我们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联系时首先形成的是一种空间关系(spatial relations)(赵艳芳:2001)各种各样的空间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例子中只提到了town、cup、bookstore这样的相对封闭的空间,但我们可以推想出人一定也是从另一个空间来到了例子中提到的空间。因为人不可能脱离空间的约束。从这三个例子对介词into的运用以及对其的认知分析可以很好地解释容器图式对英语句子无处不在的影响,一个简单的介词就可以通过容器图式来建构一个句子的认知框架。

2.2 into隐喻意义的意象图式分析

上述例子是从into的核心和原型意义进行论述的,而且在这里into的用法只涉及到物理空间关系,而非空间关系却是我们理解更抽象事物必不可少的一个点。我们知道一个词除了原型意义之外的各种隐喻意义都是建立在意象图式的基础上的,而意象图式是通过人类与外界的互动体验中得以构建的,那么要解释一个词的隐喻意义,根据原型范畴理论,是要基于这个词的原型和核心意义才能进行扩展和引申,才能完成从空间到非空间的隐喻过程。这一部分将从into由其原型意义扩展到其隐喻意义的过程中与意象图式、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机制产生的紧密相连的关系来进行研究。下面的例子是由into的原型意义引申而来的。例如:

1. One day blended intoanother.(日复一日。)

2. An idea suddenly comesinto my mind.(一个念头突然跳出我的脑海。)

3. Teenagers are into thoseromantic novels.(青少年对那些浪漫小说非常着迷。)

第一个例子的含义是指一事物融入另一事物中。这里one day与another,即another day对应,意思是指one day这个事体进入、融入到另一事体another day中。前面提到into的一个原型意义就是进入……里面论文网站。这个句子的意思刚好就是into的这个原型意义的引申,大家都知道日子作为一个客观的事体本身不可能自己做出这种动作,但我们却可以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示时间的前进和飞逝。在这里意象图式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当一个意义从具体的空间向抽象的区域叠射时,没有意象图式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机制进行扩展和转换是不可能完成的。第二个例子运用到了容器隐喻。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s)是将本体(不是容器的事物、大地、视野、事件、活动、状态、心境等)视为一个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能出。(王寅容器图式,2007:410)这个例子中something comes into my mind可以这样来分析:my mind虽然不是容器的事物,但在这里可以被看作一个有边界,能储存各种信息的巨大的无形容器,something也就是一个念头进入了mymind这样一个封闭的类似容器的空间中,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触摸到的容器,而是一个抽象化的事体,容器隐喻也就自然产生了。第三个例子也类似一个容器隐喻,由into的原型含义“进入……里面”引申出对某件事的兴趣这一含义。“对……很着迷”其实也就是说沉浸到、投入到一个事情当中,这个事情就相当于一个封闭的空间或世界,也就是自己的精神进入了一个确定的空间,刚好是对into的原型意义的扩展和引申,构成了一个容器隐喻。这样into就从刚开始的物理空间意义完成了向非空间意义的转换和隐喻过程。

在这一部分,通过对into原型意义和隐喻意义的意象图式分析,阐述了into在具体的语境和情境中,从空间维度到非空间维度的映射和隐喻引申,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意象图式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大致阐明了介词into在具体应用并获得具体含义时意象图式对其的深远影响,并通过意象图式建构了理解事体的样本框架。其中所举的例子并不能将意象图式的相关理论全部囊括,只能从中窥见意象图式的基本轮廓。

3.结语

通过以上对介词into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类与外界接触而获得对事物的感觉和心智图像,通过这种互动性体验形成一个反复出现的常规概念结构,即意象图式容器图式,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内在的规律性。它在得到来自外界的感觉和表象后,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机制对事体的意义进行延伸和扩展,最终得到各种基于原始意义的新的相关意义,将一个概念从具体的物理空间投射到抽象的层面,从而形成更多的复杂概念和抽象认知结构,构成了我们对客观外界的基本经验框架,并通过这种框架理解更多的事物和范畴,进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世界。

意象图式包括容器、始源-路径-目标、连接、部分-整体、中心-边缘、上下、前后七种类型。本文所论述的内容最主要是从容器图式,即空间视角这一方面进行论述的,阐述了介词into从空间到非空间的隐喻转换过程,因此只能代表意象图式的一个小的方面。其他的一些图式也可用来解释into的具体应用,本文未做扩展,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英语文学中的隐喻——一种美丽的模糊语言_文学作品
下一篇论文:现代英语语词中的简短化倾向_缩略语
毕业论文分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护理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大学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
计算机毕业论文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法学毕业论文
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最新英语专业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