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论文

不同除草剂对清家脐橙夏梢的毒害比较研究

时间:2012-03-18  作者:秩名
  *Note: The differentsmall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repres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5%level; The same below.

2.3 不同除草剂处理清家脐橙嫩夏梢后对下次新梢萌发的影响

2.3.1对下次新梢萌发时间和数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乙羧氟草醚无论是处理长度大于还是小于4cm的嫩夏梢,再次萌发新梢的时间都是处理后第9天,比对照的25天大大提前。第一大组试验(处理长度大于4cm嫩夏梢)中,啶嘧磺隆处理后,再次萌芽时间是处理后第13天,和对照的差别也大。其它除草剂处理后,再次萌芽的时间和对照差别不大。两大组试验中,对照再次萌发新梢的数量都很少,每枝平均仅萌4个新梢。第一大组试验中的乙羧氟草醚、苄嘧磺隆和啶嘧磺隆处理后,再次萌发的新梢数量较多,每枝平均萌发新梢在19个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其余处理和对照无显著差异。第二大组试验(处理长度不大于4cm嫩夏梢),除苄嘧磺隆处理后的再次萌芽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外,其余各处理再次萌芽的数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总体趋势为:除草剂对嫩夏梢杀死越快、杀死率越高,下次再萌芽的时间越早、萌芽的数量越多;反之,则相反。显然,这与新梢生长所消耗的养分有关,嫩夏梢被迅速杀死后,母枝中的养分积累多,使下一次新梢的萌发速度加快,萌发量增加;同时,也间接说明除草剂未对脐橙的光合产物积累造成不利影响。

表2 不同除草剂处理清家脐橙嫩夏梢后到下次新梢萌发的间隔时间及萌芽数量

Table 2 The interval days between herbicidespraying date and re-sprouting date and re-sprouting bud numbers of Seike navelorange

 

处理

Treatments

处理长度大于4厘米嫩夏梢(第一大组)

Herbicides were spayed when young summer shoot length was above 4cm.

处理长度小于4厘米嫩夏梢(第二大组)

Herbicides were spayed when young summer shoot length was not more than 4cm.

间隔时间

Interval days

萌芽数量/枝

Bud numbers

间隔时间

Interval days

萌芽数量/枝

Bud numbers

0.0083% 乙羧氟草醚

Fluoroglycofen-ethyl

9

40±16a

9

3±3b

0.075%苄嘧磺隆Bensulfuron methyl

24

31±9a

23

21±11a

0.025%啶嘧磺隆Flazasulfuron

13

19±11b

24

9±8b

0.0208% 氟磺胺草醚Fomesafen

27

5±7c

28

2±1b

0.16%莠去津 Atrazine

19

11±3bc

23

9±4b

0.009%精喹禾Quizalofop-p-ethyl

23

8±2bc

25

8±3b

CK

25

4±4c

26

4±5b

2.3.2 对下次萌发新梢生长的影响

图3和图4的结果显示,无论是除草剂处理长度大于还是小于4cm的嫩夏梢,处理后下次萌发的新梢生长30天左右即老熟,新梢长短不一。两大组试验均以乙羧氟草醚处理后的下次新梢萌发时间最早、生长速度最快,氟磺胺草醚处理后的下次新梢萌发时间最晚、生长速度最慢。第一大组试验中,啶嘧磺隆和精喹禾灵处理后,下次萌发的新梢长度和对照无显著差异;乙羧氟草醚、苄嘧磺隆、氟磺胺草醚和莠去津处理后,下次萌发的新梢长度和对照处理的有显著差异,其中氟磺胺草醚处理后的下次新梢长度显著高于对照,平均长度达21.42cm,新梢以长枝为主,短枝少。第二大组试验中,下次萌发的新梢以对照最长,除啶嘧磺隆处理后下次萌发的新梢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几种除草剂处理后下次萌发的新梢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

图3 不同除草剂处理长度大于4cm嫩夏梢后再次萌发的新梢生长情况

Fig. 3 The growth of re-spoutingshoots after young summer shoots were sprayed with different herbicides whenthe length of young summer shoots was above 4cm.

图4 不同除草剂处理长度小于4cm嫩夏梢后下次萌发的新梢生长情况

Fig. 4 The growth of re-spoutingshoots after young summer shoots were sprayed with different herbicides whenthe length of young summer shoots was not more than 4cm.

值得一提的是,苄嘧磺隆处理后,下次萌发的新梢短,平均长度仅9.0cm,而且新梢茎上密布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油胞,致使新梢粗糙不平,新梢节间变短,幼叶密集于新梢上;叶片油胞突出、香味浓重、扭曲变形、颜色不均一,叶缘颜色最深,主脉附近黄绿色。

3 讨论

乙羧氟草醚和氟磺胺草醚均为三氟羧草醚的衍生物[8],属于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型除草剂,可抑制植物原卟啉原氧化酶活性,造成原卟啉原IX积累。原卟啉原IX 具有光敏性质, 在有氧分子存在的光照条件下, 可将氧分子变为活泼的单线态氧分子,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破坏性氧化反应而杀死植物[9]。乙羧氟草醚对脐橙嫩夏梢的毒害作用快而强,致死率均达100%,而对已经形成叶绿素的成熟器官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这可能是叶绿素形成后,阻止了单线态氧分子的形成,或能及时清除所形成的单线态氧分子。氟磺胺草醚对脐橙长度4cm以上嫩夏梢的毒害作用弱,而对长度4cm以下的嫩夏梢毒害作用强,可能存在同样的原理,因为脐橙长度4cm以上嫩夏梢叶片中已形成了部分叶绿素,加之氟磺胺草醚的活性比乙羧氟草醚低[10],使长度4cm以上嫩夏梢死亡率降低。乙羧氟草醚较氟磺胺草醚活性更强的原因可能是乙羧氟草醚的活性构象――两个疏水中心和一个氢键受体原子距离合适,与原卟啉原IX的活性构象更接近,竞争抑制更强,活性更高[11];乙羧氟草醚羰甲基附近电负性也较氟磺胺草醚羰甲基附近电负性高,活性强[12]

啶嘧磺隆和苄嘧磺隆为磺酰脲类化合物,属于内吸式传导型除草剂,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是其唯一作用靶标[13]。磺酰脲除草剂通过根、叶吸收,在植物体内双向传导,由于ALS被抑制,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受到阻碍,细胞分裂被抑制,杂草正常生长受到破坏而死亡[14]。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高选择性等特点[15]。啶嘧磺隆对长度小于4cm的新梢的致死率达100%,对长度大于4cm的新梢的致死率仅为56.68%,原因可能是脐橙枝叶中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主要是在新梢的幼嫩阶段,新梢老熟后支链氨基酸的合成下降,因而导致啶嘧磺隆对长度小于4cm的幼嫩新梢毒害作用更强。苄嘧磺隆对脐橙新夏梢的毒害死亡率也达100%,且对果实和成熟枝叶的毒副作用明显,这可能是本试验所用的苄嘧磺隆浓度较高所致,其处理浓度是啶嘧磺隆的3倍。在高浓度条件下,苄嘧磺隆有可能完全抑制支链氨基酸的合成,组织中原来积累的支链氨基酸消耗殆尽后,新梢、果实和成熟枝叶死亡。因此,就同一除草剂而言,在柑橘生产上筛选适宜的浓度十分重要。

莠去津属于选择性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以根部吸收为主,茎叶吸收很少,药剂在植体内迅速传导到植物分生组织及叶部,破坏叶绿素,干扰抑制光合作用,阻碍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使杂草致死[16]。莠去津对长度大于4cm嫩夏梢的毒害死亡率仅为10.44%,对长度小于4cm的嫩夏梢毒害死亡率也仅为14.34%,毒害作用较轻,这可能是喷布在叶面的莠去津吸收量少,不能对柑橘新梢造成严重危害。精喹禾灵又称精禾草克,是在合成禾草克的过程中去除了非活性的光学异构体后的改良制品,其作用机制和杀草谱与禾草克相似,通过杂草茎叶吸收,在植物体内向上和向下双向传导,积累在顶端及居间分生组织,抑制细胞脂肪酸合成,使杂草坏死[17]。精喹禾灵对一年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表现出强劲的杀灭效力,对没有居间分生组织的阔叶作物安全。从试本试验看,精喹禾灵对脐橙新梢、成熟枝叶和果实均无任何毒害。

4 结论

(1)10%乙羧氟草醚乳油1200倍液对脐橙嫩夏梢的毒害强,但对果实和成熟枝叶无毒害作用,可避开脐橙的新梢萌发和生长期使用;(2)60%苄嘧磺隆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对脐橙嫩夏梢、果实和成熟枝叶均有较强毒害作用,不适宜脐橙园使用;(3)25%啶嘧磺隆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25%氟磺胺草醚水剂1200倍液和48%莠去津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对清家脐橙嫩夏梢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但对果实和成熟枝叶无毒害作用,可避开脐橙的新梢萌发和生长期使用;(4)10.8%精喹禾灵乳油1200倍液对脐橙嫩夏梢、果实和成熟枝叶均无任何毒副作用,可以安全使用。

乙羧氟草醚和氟磺胺草醚主要用于防除马齿苋、铁苋菜和苍耳等杂草。啶嘧磺隆主要用于防除空心莲子草、牛繁缕和莎草等杂草。莠去津主要用于防除鸭跖草、反枝苋和苘麻等杂草。精喹禾灵主要用于防除牛筋草、狗牙根和芦苇等杂草。因此,根据脐橙园杂草种类,定向选择以上除草剂,可有效解决部分果园杂草难以用草甘膦有效防除的问题,同时也可减少或避免草甘膦对柑橘的伤害。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QIU Hua-yi , ZHAO Hong-xia . Analysis the harm and integrated controlof weed in the fruit farms[J].Anhui Agriculture,2005(11):26.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活血化瘀巧治老年病_药学论文
下一篇论文: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分析
医药卫生分类
护理论文 医学论文
药学论文 医学检验论文
相关药学论文
最新药学论文
读者推荐的药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