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
表二:喀什地区产业在南疆三地州产业中的地位变化趋势
年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三地州
|
喀什比重
|
三地州
|
喀什比重
|
三地州
|
喀什比重
|
1999
|
52.67
|
67﹪
|
15.32
|
67﹪
|
29.35
|
67﹪
|
2000
|
59.17
|
69﹪
|
16.40
|
69﹪
|
34.92
|
66﹪
|
2001
|
60.16
|
70%﹪
|
22.16
|
71﹪
|
41.66
|
64﹪
|
2002
|
67.95
|
69﹪
|
20.47
|
70﹪
|
48.71
|
64﹪
|
2003
|
72.97
|
69﹪
|
26.04
|
71﹪
|
55.71
|
66﹪
|
2004
|
78.35
|
69﹪
|
32.56
|
68﹪
|
65.96
|
66﹪
|
2005
|
85.32
|
70﹪
|
38.67
|
72﹪
|
76.29
|
63﹪
|
2006
|
96.63
|
71﹪
|
47.05
|
72﹪
|
95.37
|
64﹪
|
2007
|
122.47
|
74﹪
|
65.94
|
76﹪
|
115.70
|
65﹪
|
2008
|
142.66
|
76%
|
93.76
|
80%
|
151.35
|
68%
|
2009
|
154.52
|
75﹪
|
69.69
|
70%
|
181.08
|
66﹪
|
资料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年鉴各年份数据整理,汇总计算而得
此表表明,喀什地区第一产业在南疆三地州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从1999年的67%增加到09年的75%。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波动较大,但是2008年占到了80%的份额,说明最近几年喀什的第二产业发展较为迅猛,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始终高于60%以上。从各个产业在这三地州的构成比例来看,处于核心地位和领先地位。下面的图2更为直观地说明了这种地位变化的趋势发展情况。

图二.喀什地区三次产业在南疆三地州产业中所占比重趋势图
2010年喀什地区经济总量初步测算得出,上半年全地区实现了生产总值142.1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7.57亿元,增长8.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06亿元,增长14.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48亿元,增长13.75%,这些增长就表明喀什是南疆三地州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四)喀什地区各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比较优势的计算指标大部分运用劳动生产率指标。本文在此没有利用这一劳动生产力指标,反而采用了区位商分析方法,区位商方法说明某一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进而说明其优势,是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分析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一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确定区域发展重点和区域核心起到重要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N1为研究区域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A1研究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N为背景区域某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A为背景区域所有部门产值(或从业人员)。一般的情况下,Q越大,该地区这个部门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区位商大于1,表明本区域的该部门相对高(强)于背景区域,因而可能是专业化部门或优势部门。
根据这一法则,我们分别把南疆背景区,把喀什作为研究区,分别计算了其在南疆地区的专业化水平。计算出来的结果,如表二所示:
表三:2009年喀什地区三次产业区位商值表
喀什地区
|
南疆三地州区域
|
区位熵
|
一产比
|
二产比
|
三产比
|
一产比
|
二产比
|
三产比
|
区位熵(1)
|
区位熵(2)
|
区位熵(3)
|
39.67
|
27.54
|
35.12
|
39.56
|
26.65
|
38.84
|
1.08
|
1.12
|
0.914
|
资料来源:根据新疆统计年鉴2010年提供的三地州相关数据汇总计算而得
上面的分析来看,喀什地区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值来计算的区位商都大于1,说明喀什地区在这两个领域都处于领先的专业化生产能力和优势地位,第三产业数值虽然小于1,但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这一比重也比较大。因此无论是从总量规模还是专业化能力来看,喀什地区有能力成为南疆三地州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区域和核心地段。
喀什地区除了以上所述的产业方面的优势之外,还具有资源禀赋优势,政策优势等等优势。概况如下:
(五)喀什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喀什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水土光热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各类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使农业产业发展独具优势。矿产品主要分布在西南天山、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一带,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63种,矿产地224处,其中大型矿床12处。喀什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地质时期的沧桑,使喀什兼容并蓄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山脉、水系、沙漠、绿洲和森林;历史时期的变迁,使喀什成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交汇点。喀什是新疆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全国最大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气势宏大、充满神秘色彩的香妃墓、著名的佛教遗址莫尔佛塔、高台古民居及丝路驿站等,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民风、文化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经济的特色和精华。
(六)喀什地区的政策优势
党中央、国务院于前不久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在新疆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喀什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意义,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打造喀什在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地位”发展战略,开辟我国向西开放的通道,搭建我国与中亚南亚各国经贸合作平台,把喀什建成“东联西出”的商品加工基地、“西进东销”的商品集散基地和商贸旅游购物中心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新疆特别是喀什发展的政策。比如在喀什新办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政策,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到喀什设立分支机构,国家支持企业在喀什进行纺纱、织布、印染及服装加工,并在出疆运费上给予补贴和减免出疆棉花铁路建设基金政策,国家支持企业到喀什进行粮油、林果、肉类、乳制品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并赋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中央确定在喀什建立经济特区,设立综合保税区,区内企业享受国家特殊海关监管区的政策,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2009年西部大开发进展情况和2010年工作安排的通知》明确指出,今年将推动喀什重点开发试验区建设,并享受各项优惠政策等。
三、结论与建议
当前,廉洁高效的政府、良好的商业氛围、高素质的市民和文明社会环境已经越来越成为吸引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喀什在硬件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软”环境建设迟迟没有跟上,与大开发、大发展的形势极不适应,这已经成为影响喀什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