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网, 则 ,  逐渐降低样品温度,用电流换向法测量样品电压与温度关系曲线,若样品电压的数值和符号都相同,则表明超导样品的电阻已为零值。由样品电压与温度曲线可测出其对应的Tc。 3.3超导转变温度Tc测试装置 本实验所用装置:BW2型高温超导材料特性测试装置[4],PZ158型直流数字电压表。 3.4实验结果 下面给出了各组样品的实验结果: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起始转变温度(Tc,onset)、零电阻温度(Tc0)、超导转变中点温度(Tcm)及超导转变宽度 的数值。 第一组样品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第一组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如图5-图8所示: 表1 第一组样品实验结果 
 
    
        
            | 样品 | Tc,onset | Tc0 | Tcm  | ΔTc |  
            | 1号样品 | 95.0K | 90.8K | 93.0K | 1.9K |  
            | 2号样品 | 94.0K | 90.8K | 92.8K | 2.0K |  
            | 3号样品 | 93.5K | 90.5K | 92.5K | 2.1K |  
            | 4号样品 | 93.0K | 90.0K | 92.5K | 2.3K |  样品电压/μV样品电压/μV  温度/K  温度/K
 图5 1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图6 2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样品电压/μV样品电压/μV  温度/K  温度/K
 图7 3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图8 4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第二组样品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如图9-图12所示 表2 第二组样品实验结果   
    
        
            | 样品 | Tc,onset | Tc0 | Tcm | ΔTc |  
            | 5号样品 | 93.1K | 90.0K | 90.6K | 1.9K |  
            | 6号样品 | 92.5K | 87.5K | 89.1K | 3.0K |  
            | 7号样品 | 92.3K | 86.5K | 88.1K | 3.4K |  
            | 8号样品 | —— | —— | —— | —— |    
 图9 5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图10 6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图11 7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图12 8 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第三组样品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如图13-图16所示 表3第三组样品实验结果   
    
        
            | 样品 | Tc,onset | Tc0 | Tcm | ΔTc |  
            | 9号样品 | 93.0K | 90.0K | .91.3K | 1.8K |  
            | 10号样品 | 92.5K | 90.0K | 91.1K | 1.6K |  
            | 11号样品 | 92.5K | 90.0K | 91.2K | 1.8K |  
            | 12号样品 | 92.5K | 90.0K | 91.1K | 2.0K |  样品电压/μV  温度/K 
 图13 9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图1410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图15 11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图16 12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第四组样品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如图17-图18所示 表4 第四组样品实验结果   
    
        
            | 样品 | Tc,onset | Tc0 | Tcm | ΔTc |  
            | 13号样品 | 92.5K | 90..0K | 91.5 K | 1.8K |  
            | 14号样品 | 92.3K | 90.0K | 91.4K | 1.8K |  
            | 15号样品 | 92.5K | 90.0K | 91.4K | 2.0K |  
            | 16号样品 | —— | —— | —— | —— |    
 图17 13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图18 14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图1915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图20 16号样品电压与温度测试曲线 3.5实验结果分析 ⑴ 在烧结温度395℃的条件下,四组样品的起始转变温度 和超导转变宽度  随烧结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1和图22所示,图中表明,样品第一次烧结5小时以上,第二次烧结1小时以上,YBCO样品均可达到超导态。烧结时间越长,其  越高,  越小,样品的超导性能越好。  
 图21 随烧结时间变化曲线图22  随烧结时间变化曲线 ⑵ 图19显示15号样品超导,图20显示16号样品不超导。15号样品第一次烧结5小时,第二次烧结1小时,共烧结时间6小时,其Tc,onset达92.5K,Tco达90.0K,△Tc为2.0K,已完全超导。而16号样品第一次烧结3小时,第二次烧结5小时,共烧结8小时论文网,测试结果不超导。这说明第一次烧结温度时间的控制,对样品结晶好坏及超导性能起关键作用。实验表明在395℃第一次烧结5小时以上,样品的超导相结晶已较为充分。 ⑶ 图12显示8号样品不超导。该样品是第一次烧结15小时后,不进行第二次烧结,直接研磨压片制得的。这说明样品制备中,第二次烧结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 4.结论 ⑴ YBCO高温超导材料(YBa2Cu3O7-δ)其结构中氧含量的不同会造成晶体结构的不同,氧含量接近7时为具有超导性质的正交相,而样品中的氧含量与制备过程和热处理条件密切相关。在“固相法制备高温超导材料YBCO的实验”中,样品的烧结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样品超导性能起关键作用。 ⑵ “固相法制备高温超导材料YBCO的实验”中,样品要经过两次烧结的步骤是必要的。样品在合适的温度下烧结,烧结时间越长超导性能越好。 ⑶ 经实验证明,样品烧结温度在935℃,样品第一次烧结时间5小时,第二次烧结时间1小时制得YBCO样品已可以达到超导态,其起始转变温度达92.5K,超导零电阻温度达90.0K,△Tc达到2.0K。实验中选用这个烧结温度和时间,可极大节约样品制备的时间和功耗。 参考文献:
 [1]周午纵,梁维耀.高温超导基础研究[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13.
 [2]侯晓强,王军.近代物理实验[M].郑州: 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210-211.
 [3]张逸民,张敏.物理实验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233-235.
 [4]陆果,陈凯旋,薛立新.高温超导材料特性测试装置[J].物理实验,2001,(5): 7-1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