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中渗透层次教学法的探讨

时间:2011-11-30  作者:佚名

论文关键词: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中渗透层次教学法的探讨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总会遇到这样的一个情况:有些问题,我们认为讲了多次,也觉的讲的比较清楚了,有部分的同学都已经不想再听了,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就是不理解,听不懂。于是,我们的教学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矛盾,是照顾听懂的同学继续往前进行,还是照顾没有听懂的同学另想一个角度进行讲解呢?如果简单地回答往前或重解。我想都不是我们满意的答案。学生的这种理解能力和基础确实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别,这是客观现实,那么,我们该怎么进行教学才能够照顾到更多的同学,从而使课堂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使更多的同学得到相应的发展呢?

这个是学生的个别差异问题,当然我们也有相对应的教学理论:因材施教。这是每一个教师都懂的理论知识,然而,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才能做到最大效果的因材施教呢?我想在每一节课对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到因材施教,在我们现在的大班级授课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只能寻找另一种可行的方式层次教学法。所谓的层次教学,即把大的班级按照学生的理解能力、科目知识基础分为两个、三个甚至是四个的层次,分析每一层次的学生的情况,确定适合他们在每一节课内容的教学目标,发展目标,从而设计出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这些设计包括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对知识的讲解方式,所提出的问题,课堂针对性训练,布置的课后作业以及时间上的衔接把握等的每一个教学步骤,最后把这些步骤进行整合起来。在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这一节课时我就是应用了层次教学法。课堂教学效果不错。

首先,我按照学生平时的基础把学生大概分为两个层次。把教学参考的两个学习目标都分别进行了层次目标的确定。由于我计划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这个内容分为三节课进行完成。所以第一节新课我把学习目标1、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分解为这样两个层次:较低的层次只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出按照例题只变数据的题目,思考变数据变所求,但题型不变的题目即课后第二作业;而较高层次的学生,要求不仅能够完全解决变数据的题目,还要独立思考完成变数据变所求的问题,同时思考变题型的问题。在“学习目标2、掌握应用这个定律的解题步骤,体会应用这个定律处理问题的优点。”这个目标中,在这堂课两个层次都要求能总结应用这个定律的解题步骤,较低层次要了解应用这个定律处理问题的优点,而较高层次要求能体会。

接下来就是按照目标和内容进行课堂设计。

复习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1、用作功来判断:

(1)、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作功,则机械能守恒。

(2)、若物体或系统中,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作功但代数和为零,则机械能守恒。

2、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或系统中没有机械能和其它形式能量的转化,则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1)、守恒观点:末状态的机械能等于初状态的机械能

Ep2+ Ek2= Ep1 + Ek1

(2)、转化观点:动能(或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势能(或动能)的增加量。ΔEK = ΔEP

课堂针对性训练 :

下列物体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做平抛运动的物体

B.被匀速吊起的集装箱

C.光滑曲面上自由运动的物体

D.物体以g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减速运动

到这里为止,可以说两个层次的教学基本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要求掌握的。

例1:一个物体从光滑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斜面高1m,长2m,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拓展:如果物体沿光滑的曲面滑下,能否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在分析例1的时候直到讲解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讲解完之后,对两个层次都进行了一个拓展的要求,而对较高层次还进行了更高的拓展:如果地面和滑块的动摩擦因数是,滑块质量是m,则滑块在地面上还能滑多远?

例2:把一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问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在例题2,除了理解本问题外,对较低层次的同学没有更高要求,而对较高层次有了更高的拓展要求:拓展:如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那么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绳子拉力为多少?

这样,在具体教学的时候,基本就解决了两个层次同学不同的理解和发展的要求。

最后对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解题的步骤的总结是对两个层次的要求。

此外,在课外作业的设置上也分了两个层次。

课后作业

1、长L=80cm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质量 m=100g的小球。将小球拉起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的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不计各处阻力,求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细绳对小球拉力多大?

(取g=10m/s2)。

2、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的水平轨道与半圆轨道相连接,其中半圆轨道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速度从A点无摩擦地滚上半圆轨道,小球通过轨道的最高点B后恰好做平抛运动,且正好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点,已知AC =AB = 2R,求:

(1)小球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在B点时半圆轨道对它的弹力.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可以说同学们基本都有了比较适合自己的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家都认真的参与,思考,从而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其实,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本身就是因材施教的具体的形式,这是符合教学规律的。因此,层次教学法对我们班级特别是比较大的班级的授课来说,是很一种不错的课堂教学形式。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难点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论文:振动时效的有限元分析-论文网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物理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物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