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Ca掺杂对YBa_X射线衍射

时间:2012-04-01  作者:佚名
YBa<sub>2</sub>Fe<sub>3</sub>O<sub>8+w</sub>YBa<sub>2</sub>Fe<sub>3</sub>O<sub>8+w</sub>

为了考察样品结构特征的变化;同时,进一步验证上述分析,本文根据XRD实验数据进行了YCBFO样品的晶胞参数a、c和晶胞体积V的精修,精修结果见表1,其变化趋势由图4给出。本文的精修结果(表1)与文献[6]用最小平方精修的晶胞参数有很强的一致性。晶胞参数随掺杂Ca而单调减小,与我们分析的掺Ca2+导致氧含量减少的结论一致。细致的精修结果显示,晶胞参数a的减少是因为Fe(1)-O3及Fe(2)-O2键矩的缩短,而晶胞参数c的减少是系统内氧的减少所致。只有样品2的a值出现非常小的增加,这种反常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制备的样品2可能有小的瑕疵;另一方面可能是仪器测量的误差引起的。

x

 

 

0

0.05

0.10

0.20

a (?)

3.91549

3.91558

3.91509

3.91009

c (?)

11.82032

11.80756

11.79562

11.76896

V (?)

181.22

181.03

180.8

179.93

2.2 YCBFO的晶体表面形貌(SEM)

图5是YCBFO样品的扫描电镜图片,其中(a)-(d)分别是1-4号样品的SEM图。由该图的显微结构可知,在温度为1100℃时完全结晶,而且三轮烧结使总体上晶粒大小比较均匀,晶粒连接好,晶粒与晶粒之间结合得很紧密,因而宏观上样品的致密性很好,质地较硬,不易碎。

通过分析Ca掺杂量不同的YCBFO的显微结构如晶粒尺寸、致密性等差异,不仅可以给出Ca2+替代Y3+在YCBFO烧结过程中的作用,还可以更好地解释Ca掺杂对样品性能的影响。从图5可以看出,与没有掺Ca的1号样品YBFO相比X射线衍射,Ca掺杂量逐渐增加的2-4号样品的致密性依次减小,内部的孔洞和细缝逐渐增多,晶粒也逐渐减小。尤其是4号样品,晶粒明显变小,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用Ca(CH3COO)2作原料替代了部分Y2O3,在原料中C的含量增多,在热处理时,有更多的CO2放出,起到了造孔的作用。

3 结论

本文成功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YCBFO系列样品。通过对这个系列的化合物的XRD分析,发现掺入少量的Ca并不影响原来YBFO体系的结构,样品均具有P4/mmm空间群的四方晶系结构,对晶胞参数的精修结果表明:掺杂Ca进入YBFO体系使该体系的晶胞参数a、c减小,从而使体积v减小。导致晶胞参数减少的原因为,Ca进入Y层,此时Fe化合价不变,而YBFO体系中的氧含量减少,a随着Fe(1)-O3及Fe(2)-O2键矩的缩短而减小,而c随着系统中氧的减少而减少。从3轮烧结后的样品SEM图可知,晶体结晶良好,晶粒大小均一。

感谢:感谢中央高校专项基金对本课题的支持(SWJTU09ZT24)。


参考文献
[1]M. E. Massalami, A. Elzubair, H. Ibrahim, M. A. Rizgalla.Physica C, 183 (1991),143.
[2]Q. Huang, P. Karen, V. L. Karen, A. Kjekshus, J.W. Lynn, A. D. Mighell., N. Rosov, A. Santoro . Phys. Rev. B: Condens. Matter.,45 (1992),9611.
[3]Q. Huang, P. Karen, V. L. Karen, A. Kjekshus, J.W. Lynn, A. D. Mighell, I. Natali Sora, N. Rosov, A. Santoro. Phys. Rev. B, 49 (1994),3465.
[4]P. Karen, A. Kjekshus, Q. Huang, V. L. Karen, J.W.Lynn, N. Rosov, S. Natali, A. Santoro.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03,174: 87.
[5]A. K. Azad, A. K. M. Zakaria, F. U. Ahmed, S. K.Paranjpe, A. Das.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214 (2000), 251.
[6]I. N. Sora, Q. Huang, J.W. Lynn, N. Rosov, P. Karen,A. Kjekshus, V. L. Karen, A. D. Mighell, A. Santoro. Phys. Rev. B: Condens.Matter., 1994, 49: 3465.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并联电感限流断路器的限流特性
下一篇论文:比喻在电路定理中的应用_教学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物理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物理论文
读者推荐的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