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导读:可以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英语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和观念的不同之处。近似表达以及回避使用某些词语这几个交际策略时有显著差异。最高的平均数是求助策略。最低的则是借用策略。我不喜欢转述策略像近似表达。学生在交际策略观念和使用之间有差距。关键词:交际策略使用,交际策略观念,转述,借用,求助,回避
 
 1.引言 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焦点逐渐从“教”转移到“学”,其中学习策略最受人关注,因为学习策略选择恰当与否极大的决定了学习的效果与效率。就如Takac & Visnja (2008,58)所说,在近十年里,涌现了一大批以学习策略为研究课题的论文研究,其中交际策略又是个热点。 2.文献综述 2.1 交际策略的定义 “交际策略”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Selinker (1972)讨论中介语形成的五个因素的论文中(其中交际策略是一个原因)。但是那时Selinker并没有对交际策略的内涵作一明确的界定。(束定芳,2008)直到1978年,Corder 在其《交际策略》一文中才首次给“交际策略”下了定义:说话者在遇到交际困难时运用的一套系统的技巧(转引自Dornyei,1995)。 Faerch and Kasper(1983)对此作了一补充,他们的定义是:交际策略是用来解决对某一个人在达成某一特定交际目的时形成的某一问题的潜在可意识的计划。(转自Ellis,1994) 至此,相对完整的关于交际策略的定义是由Ellis (1996)提出的。 交际策略作为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是一种语言心理计划。论文写作,交际策略观念。这种计划具有潜在的可意识性,可作为学习者对无法完成的某一表达计划的替代。 2.2 交际策略的分类 从上文可看出语言学家们在对交际策略的定义上莫衷一是,相应的,在对交际策略的划分上也将有很大的分歧。(Tarone,1981;Faerch and Kasper,1983;Bialystok,1990;Chen,1990)。笔者在该篇文章中所设计的问卷调查是建立在Tarone(1981)and Chen(1990)对交际策略的分类上。由于他们关注的是口头表达方面的交际策略,笔者将对他们所做的分类进行修改,改编和删减旨在符合本篇论文的焦点——对书面交际中的交际策略的研究。 笔者对交际策略分成以下几类(括号内是策略名的英文代码,便于SPSS统计): 转述 1)造词(P1) 2)举例(P2) 3)近义表达(P3) 4)反义表达(P4) 5)打比方(P5) 6)迂回(P6) 7)解释(P7) 借用 1)从母语直译(B1) 2)语言转换(B2) 求助 向老师或同学求助某个表达方式。(Ask) 回避 1)放弃表达某一信息(Avoid1) 2)简单化表达(Avoid2) 3)避免用某些词(Avoid3) 3.研究方法 3.1研究问题 (1)研究生和本科生在英语写作时所采取的交际策略有什么不同之处? (2)研究生和本科生对英语写作时所采取的交际策略的观念上有什么不同? (3)学生们写作时采取某一些交际策略而不采用其他交际策略的原因是什么? 3.2 研究对象 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类:从某一师范院校随意抽取出的60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和60名英语专业研究生。笔者之所以选取他们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大二学生有英语写作课,研究生平时也有英语论文写作任务。 3.3 研究工具 本文采取问卷对查和追踪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论文写作,交际策略观念。首先采取问卷调查来搜集大二学生和研究生在英语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情况和观念方面的数据。问卷调查包括三个方面: (1)个人背景信息 (2)交际策略使用情况 (3)相应交际策略观念 搜集好数据后,笔者借助于SPS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可以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英语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和观念的不同之处。之后再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追踪访谈,深入了解为什么他们选择某些交际策略而不选择其他交际策略。 4.结果和讨论 4.1 对交际策略使用情况的分析 表格三 研究生英语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情况   
    
        
            | 交际策略 | 平均数 | 标准差 |  
            | 转述 | 3.56 | .884 |  
            | 借用 | 2.29 | 1.065 |  
            | 求助 | 3.97 | .938 |  
            | 回避 | 3.46 | 1.04 |  表格四 大二学生英语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情况   
    
        
            | 交际策略 | 平均数 | 标准差 |  
            | 转述 | 3.40 | .905 |  
            | 借用 | 3.34 | .881 |  
            | 求助 | 3.70 | 1.030 |  
            | 回避 | 3.52 | .872 |  表格五 研究生和本科生英语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差异 
 从表格五可看出,通过SPSS里的独立T检测,研究生和本科生在英语写作时运用从母语直译,造词,近似表达以及回避使用某些词语这几个交际策略时有显著差异。从表格三和表格四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得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英语写作时最常用的交际策略类型。在表格三中,最高的平均数是求助策略,最低的则是借用策略。这代表着研究生具有很强的英语使用意识,在英文写作中不会有母语翻译的行为。此外研究生的求助策略高达3.97意味着研究生在英文写作中经常求助于老师,同学或字典网络的帮助。回避策略的使用是3.46表示研究生有时仍会避免去表达一些他们拿不准的字词或信息。这点出乎我们意料。于是笔者随机采访了几个研究生,问他们为什么在英文写作的时候采取回避策略。 1)有时我回避去写一些自己没有把握的是因为用了不确定的词之后我的心里会没有安全感。我回避不写没把握的字词和表达句式可以让我的英语作文更加的流畅,更加的地道。 从表格三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研究生还不能很频繁的运用转述策略。在采访中,他们是这么描述原因的: 1)每个研究生基本上都有电脑,所以在网站上查个词是很方便的。所以我们非常频繁的使用求助策略。我不喜欢转述策略像近似表达,找近义词,反义词之类的,我觉得这样太冗长罗嗦了不够简洁。论文写作,交际策略观念。还有当我用一些比喻来表达一个词时,我也在担心这样的表述是否正确。 2)我不喜欢自己造新词,这样我下次碰到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论文写作,交际策略观念。我也不喜欢解释策略,太冗长了,一个字得要用一个句子来解释,也容易让读者误解。 对于本科生来说,他们使用这四种类型的交际策略的频率都差不多,(3.5左右),表示他们是偶尔用下。需要注意的是借用策略和回避策略的使用频率和转述策略的使用频率是一样的。论文写作,交际策略观念。这说明大二年级的学生在英文写作时还是受母语的很大程度上的影响。 4.2 对交际策略观念的分析 表六 研究生对交际策略的观念分析   
    
        
            | 策略名称 | 平均数 | 标准差 |  
            | 转述 | 3.54 | .789 |  
            | 借用 | 2.43 | .999 |  
            | 求助 | 4.50 | .709 |  
            | 回避 | 2.46 | 1.047 |  表七 本科生对交际策略的观念分析   
    
        
            | 策略名称 | 平均数 | 标准差 |  
            | 转述 | 3.55 | .751 |  
            | 借用 | 2.70 | 1.021 |  
            | 求助 | 3.70 | .889 |  
            | 回避 | 2.24 | .842 |  从表八,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对交际策略的观念上没有显著差异除了在解释和回避不确定词两方面上。他们都承认在英文写作中运用交际策略是很重要的,但是他们的观念和实际的做法中又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本科生。他们都认为回避策略和借用策略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阻碍作用,(表格七,数值分别为2.24和2..7)但是他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经常使用这两种交际策略(表格四中,数值分别为3.52和3.34) 表八 研究生和本科生交际策略观念的差异分析 
 该篇论文研究结果和高海虹(2002)对本科生口语中交际策略的使用和观念的研究结果一致。为什么他们的观念和使用会有这样一个差距呢?笔者因此也去采访了几个本科生。论文写作,交际策略观念。 1).我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经常使用母语直译策略是因为我觉得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免不了会用中文的思维。 2).我知道回避写一些我们不确定用法的词对我们的英语学习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中避免失分。写错了可是要扣分的。 5.结论 该篇论文对比研究了某所师范院校60名大二英语专业的学生和60名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英文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和观念上的差异。通过研究,得到了一些结果,旨在对当今英语教与学有所启示。 5.1 研究发现 1.学生在英文写作中转述策略运用的情况不是那么令人满意,虽然大多数的人都认为此种交际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英语。 2.学生在交际策略观念和使用之间有差距,特别是本科生。尽管他们都知道不应该经常使用回避策略和母语直译策略,但是他们在写作的时候还是频繁使用。 3.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本科生在英语写作中还是受到母语的极大影响。在开始英语写作之前,很多人会用中文思维构思。更糟糕的情况是很多人在写作中会直接从中文中翻译过来,这将极大的加速他们中介语的石化。 5.2 对教学的启示 对交际策略的可教性研究也是一些学者的研究热点。(Dörnyei,1995,R. Ellis,1985)。此篇论文的研究结果对当今英语教学可以产生以下几点微小的启示。 1.当今中国的英语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一般都花大量时间在选词造句和写作技巧上,忽视了交际策略的培训。也有一些学生知道交际策略的种类但不知道怎样去应用。因此,很有必要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交际策略的培训。 2.从访谈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英文写作时采取回避策略比如放弃表达某一信息,将表达简单化以及避免不确定的词等是因为出于对考试成绩的顾虑。如此长久下来,必定加速他们的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因为不会表达的仍是不会表达。因此,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少用减缩策略的意识。 [参考文献]
 [1]Chen. 1990. A study of Communication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production by Chinese EFL learners[J]. Languagelearning 40,(2).
 [2]Ellis, R. 1985. Understanding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Ellis,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Selinker, L 1972.Interlanguag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Teaching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