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芥川龙之介的《鼻子》所折射出的深层意蕴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短篇小说《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作。作者运用借古喻今的手法,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巧妙的构思和幽默的情趣表现了小说的主题。以犀利的文笔揭示了主人公禅智内供自尊心的虚伪和脆弱,同时也刻画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心态,辛辣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自私、虚荣和冷漠。引发人们的沉思。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鼻子》,自尊心利己主义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与森欧外、夏目漱石被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上的三大巨匠。芥川龙之介作品的特点是技巧纯熟、精深洗练、寓意深刻、心理描写细腻、经得起反复推敲。在《鼻子》中,芥川龙之介通过对主人公禅智内供鼻子变化的描写,来深刻地剖析了主人公心理曲折和微妙的变化,从而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主人公脆弱的自尊心。同时通过寺内弟子、城中百姓等对鼻子变化的不同看法,着力刻画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从而以犀利的文笔揭示了人性的虚荣与本质。

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鼻子》的主人公是个叫做禅智内供的和尚。说起禅智内供的鼻子,池尾地方的人是没有不知道的。长足有5、6寸,从上唇一直垂到下巴。其形状如香肠一般,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与常人不一样的鼻子,禅智内供常常感到很苦恼。别的暂且不谈,只是日常生活中诸如吃饭之类的小事,就不能一个人来完成。但是这并不是禅智内供为鼻子而烦恼的主要原因,更使他苦恼的是由于自己不一样的鼻子遭到众人的议论和嘲讽而使其自尊心受到的伤害。为了这伤脑筋的鼻子,他尝试了种种方法,甚至想在“内典外典”(内典——佛教的教典;外典——除此之外的一般的书)中找到一个与自己长着一模一样鼻子的名人,好来安慰一下自己心中的忧愁,可最后都是无济于事。后来一年秋天,进京办事的一位弟子得到一个秘方,没想到结果却是非常成功的。然而,他却发现周围的人不但没有停止嘲笑他,反而比以前更加厉害更加怪异了。为此,禅智内供百思不得其解,好不容易把鼻子弄短了,反而受到了更大的嘲讽。这是他所没有想到的。一天夜里,禅智内供的鼻子又变成原来那样了,同时禅智内供感到烦恼退去“心情又爽朗起来了”,他心里喃喃自语道:“这样一来,准没有人再笑我了”

纵贯《鼻子》全文,我们不难看出芥川龙之介正是以“鼻子”的变化为中心来展开描述的。主人公禅智内供也正是由于“鼻子”的变化,而使得心理上也引起了诸种的曲折和微妙变化,进一步显示了主人公的脆弱而又可悲的自尊心。

首先在开头部分,描写了鼻子与常人异常的禅智内供的心理状态。因为长着长5、6寸、状如香肠的鼻子,而使他体会到了日常生活的不方便,就连吃饭这个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也需要有弟子的帮忙才能完成。为此,他常常为自己生有这样的鼻子而感到痛苦、自卑。然而,让他更为感到痛苦的是因鼻子受到的嘲讽而使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于是他尝试着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来恢复自尊心。为此他尝试了三种方法但仍然是毫无结果的。即便如此,芥川龙之介对主人公禅智内供为使自己的鼻子变短些而做的上述各种努力的心理描写,是十分合理的。

其次,芥川龙之介描写的是主人公禅智内供借用新的治疗方法使得鼻子成功变短后的心理状态。禅智内供的一个徒弟为他提供了一个把长鼻子缩短的方法,并且大功告成,成功地把困扰他多年的长鼻子缩短了。这让主人公一扫多年的困苦和忧愁,内心得到十分的满足。从心理学上来看,主人公呈现出这种心理的变化也是很符合情理的。

第三层描写的是,主人公长鼻子成功地缩短后,旁观者表示出了与主人公自身所猜想的反应不同,而引起的心理变化。主人公禅智内供成功地把鼻子变短,内心感到十分满意并且心情感到无比舒畅。然而就在他为此而陶醉时,他却遭到了比长鼻子更加恶意的嘲笑,而且这种嘲笑更为露骨,而且还带有一丝敌意。此时,主人公禅智内供的心理又再次陷入到了因为鼻子变短受到人们嘲笑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层描写了鼻子又恢复到了之前的长度后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一天晚上,鼻子有些浮肿,最后竟然变成了跟原来一样长度的鼻子,同时,禅智内供感到正如同鼻子缩短时的感觉一样,心情又变的爽朗起来。在心里喃喃自语道:“这样一来,准没人再笑我了。”这时,主人公禅智内供的心情又变得愉快起来了。论文格式

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禅智内供的鼻子无论是由长变短,还是又由短变长,他都在设法来维持他那脆弱的自尊心。但他好像都总是在痛苦中挣扎的。原因何在?症结就在于——禅智内供并没有真正的自我,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他的所有的幸福都是受到他人的态度所支配的。拘泥于别人脸色的愚蠢的人和被社会舆论所左右的软弱虚伪的人的特色都集中于禅智内供一身。自尊和虚荣已经使他过于神经质,他的一切都受到别人目光的左右。他千方百计想与别人一样,起码能够达到精神上的平衡。但最终这个目标都没能得以实现,因为一直困扰他的并非鼻子本身,而是他自己对于鼻子的态度、他对于别人眼光的在意。其实这种人的内心是十分自卑和软弱的。我们从中也能看出禅智内供自尊心的软弱和他的虚荣本质。芥川龙之介正是运用他那独特而又犀利的文笔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揭示了人性虚荣和软弱的本质。

在通读全文之后,我们会发现令主人公禅智内供苦恼的不仅仅是他本身那可悲而又脆弱的自尊心,除此之外,周围人们对他鼻子的眼光和嘲讽也是造成他痛苦的重要原因。

池尾的城中百姓也好,寺内弟子也罢,对禅智内供长鼻子的变化都在内心有过不同程度的嘲讽。在禅智内供的鼻子尚未变化的时候,城中的老百姓们对于禅智内供长有这样一个鼻子,都进行胡乱猜测。有的甚至说禅智内供正是因为这个鼻子才出家的,因为留在尘世间,恐怕是没有人愿意嫁给他的,但通过这些猜测我们可以判断出老百姓的内心对于他的这种不幸其实都是寄予同情的;寺内的弟子们也对于禅智内供的长鼻子表现出了应有的同情:禅智内供其实很在乎自己的鼻子,但他又怕别人知道,于是在表面上他表现出一幅非常洒脱,不在意自己鼻子的假象。但当禅智内供的鼻子变短后,城中百姓和寺内弟子对他终于能够摆脱这种不幸是否会予以祝福呢?答案是否定的。在他的鼻子变短之后,人们不但没有祝福他,反而比以前更加露骨地嘲笑他,而且还带有一种恶意,觉得若有所失。这便显示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性的自私和丑恶。

芥川龙之介在小说中插入了自己的一段议论:“人们心里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当然,没有人对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是当那个人设法摆脱了不幸之后,这方面却又不知怎地觉得若有所失了。说得夸大一点,甚至想让那个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于是,虽说态度是消极的,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对那个人怀起敌意来了。——内供尽管不晓得个中奥妙,然而感到不快,这无非是因为他从池尾的僧俗的态度中觉察到了旁观者的利己主义”正如上面所述,在他鼻子尚未变短时,周围人们对他的态度是有所同情的,因为他们并不是有意要去嘲笑的,他们本来“没有人对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为什么当禅智内供鼻子变短后周围人们没有给予祝福反而是更加地嘲讽呢?这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强者往往会有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强者会以俯视他人的不幸来获得自己心理上的安慰,来显示自己的强大和优越感,但一旦弱者地位发生了变化,在强者看来他的“高位”也会受到侵袭和挑战。于是强者出于利己主义心理强者会拼命地维护自己的“高位”和尊严从而刻薄地对待他人,希望恢复从前的差距——让不幸者重新回到不幸中。这是人性中隐匿的卑劣的利己主义心理在作怪。芥川龙之介借这部作品,表达出了对利己主义的绝望以及对人性的怀疑,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虚伪和丑恶感到深恶痛绝、悲观失望。可能这也是促成芥川龙之介后来自杀的原因之一吧。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并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生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篇幅不长,但寓意深刻、取材新颖、幽默风趣,受到了当时日本读者乃至文坛大家夏目漱石的赞赏。通过这篇小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芥川龙之介是围绕“鼻子”这一中心来展开阐述的。通过对鼻子变化的细致描写,主人公禅智内供那脆弱的自尊心以及微妙的心理变化也被清晰地勾勒出来。论文格式。而另一方面,通过主人公的思想,芥川龙之介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幸灾乐祸、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做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虚伪性。论文格式。总之,对人性善恶的描写是揭穿文学永恒的主题。芥川龙之介的人生经历和他所在的时代赋予了他对人性独特而又深刻的见解。芥川龙之介不愧是日本大正时期文坛上著名的小说家。在他短短的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成为群星闪烁的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格外耀眼的一颗明星。


参考文献:
[1]叶渭渠,唐月梅著:《20世纪日本文学史》[M],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
[2]芥川龙之介著:《罗生门之鼻子》[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3]三好行雄編:『芥川龍之介必携』[M],学燈社1981年版。
[4]王晶著:《虚荣的本质与自尊的软弱——谈芥川龙之介及其〈鼻子〉》[J],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5]王丽丽著:《芥川龙之介作品之心理分析——以〈鼻子〉为中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6]肖书文著:《试论芥川龙之介〈鼻子〉的深层意蕴》[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7]郑宝香著:《一个布道者的悲哀——评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出世作〈鼻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8]杨锐,韩争艳著:《论芥川龙之介小说中的利己主义》[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9期。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介入空间——浅谈新媒体艺术
下一篇论文:借鉴与创新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