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介入空间——浅谈新媒体艺术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这恰恰反映了新媒体介入空间艺术的优势与必然趋势。介入空间,介入空间——浅谈新媒体艺术。
关键词:介入空间,新媒体艺术
 

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有一条不容忽视的主旋律:对空间的利用与阐释。从第二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来看,来自各个国家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都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发表论文,介入空间。如荷兰Karen的《Stalkshow》探讨了通讯技术介入公共空间后,如何改变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人们在公共空间产生诸如恐惧感、孤独感等情绪。①又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Pensyl创作的《periphery》,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历史变迁中空间形态的变化作了发人深省的分析。再如,张尕教授的《People’s Portrait》中,空间性与地域性联系在一起,或者说通过新媒体艺术,空间可以打破地域间的距离与隔阂。发表论文,介入空间。②德国艺术家联盟GreenWorld的作品《WorldBench》,同样也是运用了类似的艺术理念。③艺术理论家Steve Dietz ④曾提出“新的公共场所”的特征:互动参与是推动力;创造了超出本地的空间形式;固有的公共场所成为公众行为、互动的媒介。不难发现,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手段很难实现这种“新的公共场所”的需求,这恰恰反映了新媒体介入空间艺术的优势与必然趋势。

但问题在于,为何会有这种新的公共场所特征?人们为何走向新的空间?这是艺术自身发展的必然,还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的选择?

总体来说,我认为新媒体艺术对于空间的重视与新的理解,并不是因为新媒体艺术本身有利于表达空间这个话题,并不是新媒体艺术故作姿态的产物,相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一个程度后,自然生成的对空间的真实而自然的需求与渴望,带动了艺术的发展方向,从而自然生成了对新媒体艺术的需求。

德国艺术家波伊斯作为当代艺术的奠基人,提出了重要的“社会雕塑”的思想。⑤波伊斯的‘社会雕塑’具有与人类学意义上的联系。在他看来只有艺术家们才创造了历史意识,重要的是体验历史中的造型力量,因此必须立体的观察历史。历史即雕塑。在这里,“空间性”的意义与人类的思想层面联系在了一起。对此我得理解是,每当人类思想进步到一定的层次的时候,就会思考更高维度的问题。艺术总是在创造人类的思想,因此更高维度的问题必定会产生更高维度的艺术创作形式。发表论文,介入空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历史时代,人类可能是在不同的空间维度思考问题,人们很难从较低维度空间想象较高维度空间。”因此我认为,当人类开始以更高维度思考的时候,原先二维空间的艺术创作就很难表达这种更高维度的思想。因此就出现了从二维的架上绘画发展到三维空间创作这一现当代艺术的形成过程。这种从二维走向三维的过程,即使由平面走向空间的过程。博伊斯作为一个高瞻远瞩的先驱,他的这种人类学层面的想法虽然没有当时的社会完全接受,但整个社会的确在沿着他的思维温和的前进。社会虽然没有接受“社会雕塑”,但艺术慢慢沿着实验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的轨迹发展,这种过程恰恰是社会开始在更高纬度的层面中思考自我的过程。

但接下来的问题在于,既然实验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当代艺术形式已经实现了由二维走向三维,由平面走向空间的过程,那么为何会出现新媒体艺术这一覆盖面更广、形式更为丰富的当代艺术形式呢?

正如上文提到的,人类更高纬度层面的思考,带来了三维的空间艺术,但实验艺术、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作为空间艺术的雏形,仅仅是开始了对空间的认识与简单的利用。发表论文,介入空间。在贡布里希⑥曾谈到当代艺术中往往需要借助文字,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对空间把握的不彻底。发表论文,介入空间。而新媒体艺术,恰恰在这一问题上,迈出了很伟大的一步。我认为新媒体艺术使得艺术第一次与空间产生了真正的结合——因为艺术在这里不仅是得到了一个更高思维层的创作空间,更重要的是,新媒体艺术使得艺术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功能——对空间思维层面的问题进行反思与研究。在文章最初提到的作品中,每一件作品都不再仅仅是艺术家自身艺术情感表达或是小范围社会问题的阐述(这一步,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足以完成)。如Karen的作品《Stalkshow》,利用新媒体中的通讯技术,来质问现代科技对于公共空间的影响,这种思维的方式,与其说是艺术家的思维,更像是一位社会学家。Pensyl创作的《periphery》同样如此。艺术家面对传统文化日渐消逝的情形,利用新媒体技术轻易的改变了空间的原貌,呈现出真实的社会问题。我认为,这就是新媒体艺术最具价值的地方——通过对空间的完全掌控,它可以一种更权威的姿态来思考社会学、人类学等超越艺术本身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中,新媒体艺术研究方式又不同于单纯的社会学、人类学,作为一门艺术它可以更加开放、更加思维活跃、更加能够被非专家的大部分人群接受,因为它不需要文字的证据而是以直观的视觉呈现来表达思想。

常常有这样的讨论,在新媒体艺术中,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是怎样的。我认为,艺术与科学是如何结合的并非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本质问题。发表论文,介入空间。其实艺术与科学共同参与新媒体艺术,是为了协助构造一种空间——这一空间不是我们目及的空间,而是一种更高的思维平台,以艺术的名义思考人类的问题。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解读情感变化,品悟人生意蕴—《再别康桥》赏析
下一篇论文:芥川龙之介的《鼻子》所折射出的深层意蕴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