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19世纪美国白人女作家凯特.肖邦在她的中篇小说《觉醒》中塑造了一位属于美国白人上层社会的中年妇女形象,她在生活中挣扎,彷徨,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投海自尽。20世纪后半期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她的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中描述了一位属于美国黑人下层社会的妇女形象,她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从一个不谙世事生活得没有自尊,也没有地位,更毫无反抗意识的小女孩,靠着女性之间的团结与支持,慢慢了解自己,树立了与男性平等的意识,她勇敢地走出压迫她的家,去创造自己的事业,最后赢得了穿红挂紫的权利,赢得了自己的解放,也赢得了她的丈夫的尊重。这也是女权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觉醒,解放,女权主义
一.引言
19世纪美国白人女作家凯特.肖邦在她的中篇小说《觉醒》中塑造了一位属于美国白人上层社会的中年妇女形象,她在生活中挣扎,彷徨,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投海自尽。许多的评论者都认为女主人公爱德娜是新一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并以其生命的代价保卫了她的自我意识觉醒和生活的自由。然而,仔细地思考她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我们应该能够感觉出她深深地受到了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坚持自己的东西,决不能为了别的东西而出卖自己的自由和力量。
20世纪后半期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她的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中描述了一位属于美国黑人下层社会的妇女形象,她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从一个不谙世事生活得没有自尊,也没有地位,更毫无反抗意识的小女孩,靠着女性之间的团结与支持,慢慢了解自己,树立了与男性平等的意识,她勇敢地走出压迫她的家,去创造自己的事业,最后赢得了穿红挂紫的权利,赢得了自己的解放,也赢得了她的丈夫的尊重。
二.爱德娜和西莉的“觉醒”
《觉醒》中的女主人公爱德娜出身上层社会,过着富足的生活,沉迷于自己的爱情梦想中,无法自拔。她要抛弃一切她看起来世俗的东西,去追求浪漫的爱情。
和爱德娜的富足的生活相比,《紫色》中的女主人公西莉生活得没有自尊也没有地位。她没有追求,也没有理想。发表论文。
爱德娜有许多的爱情梦想:在她很小的时候,她曾经疯狂地迷恋一个威风凛凛的骑兵军官.这位军官的“一双悲哀的眼睛”和“前额上散着一绺乌黑卷发的脸孔”深深地吸引了她。她也曾经深深地中意一位经常到附近农庄的一位年轻绅士,但是那是一位已定过婚的年轻人。长大之后又对一位悲剧演员痴迷很久,这是一位卓越的悲剧演员,他的容姿、风采无时无刻不盘踞在她的脑海里,扰乱她的心思。爱情梦想一次次破灭的时候,她遇到了礼昂.庞特里耶,他的认真而炽热的追求让她觉得开心,他的百分之百的奉献让他受宠若惊。她以为这就是爱情,毅然决然地嫁给了礼昂.庞特里耶。然而,婚后的生活平淡乏味,丈夫给她买漂亮的衣服,提供舒适的生活,作为回报她要照顾好孩子,并在每个星期二下午款待他们的来访者。发表论文。爱德娜知道自己对丈夫没有丝毫的激情,无法在自己的丈夫身上寻找到浪漫的爱情,因而对丈夫是漫不经心,忽冷忽热,完全凭自己的感情用事。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不闻不问,她几乎不管孩子,听之任之,甚至当孩子生病时,她竟然毫不知情。当丈夫因此而责备她时,她竟振振有词,认为孩子俨然是击垮她的对手。
而西莉在继父的眼里,是一个随时泄欲的工具。当继父玩腻之后把她嫁给一位陌生的男人,根本不考虑他的的意见。发表论文。她像一件物品一样从一个人手里买到另一个人手里。丈夫对她呼来喝去,不许她收留自己的妹妹,不许她穿长裤,不许去镇上看演出,不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在夫权专制的社会里,她逆来顺受,机械地行使着做妻子和继母的责任。
当爱德娜遇见年轻的罗伯特时,儿时的梦想又浮现心中。这在她后来与罗勃特的一段谈话中体现出来:
艾:我睡了几年了?整个岛似乎都变了,我想一定有什么新的族类诞生了,只留下我两个当古迹。…格蓝岛什么时候从地球上消失啊?
罗:你整整睡了一百年了,我被留在这里保护你,让你能好好睡觉。
睡了一百年?这不就是睡美人的童话故事吗?王子唤醒了公主并且爱上了她,从此两人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爱德娜好像找到了自己期望的爱情。
西莉遇见了丈夫的情人莎格,她的出现改变了西莉的生活。在莎格的帮助下,西莉逐渐地了解了自己的身体,获得了自尊和逃避婚姻的勇气,并最终获得了性自由。这是西莉觉醒的开始。
为了获得自己的独立,爱德娜置家庭他人于不顾,离开了自己的家。她无法容忍丈夫孩子对她躯体和灵魂的占有。她不能尽到作为一位妻子母亲的责任,这样一种对爱情的追求是为当时社会所不能接受的。爱德娜的自私心理让她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而摆脱不了传统包袱的罗伯特害怕冒犯到他为人妻的身份,留了个条子说,“再见了—因为我爱你。”爱德娜的追求让她一步步脱离人群,最终只有投身大海,走向了毁灭。
西莉勇敢地离开了家,成立了自己的“大众裤业有限公司”,尤其是发出了一份有自己署名和地址的信,结束了数十年身份缺失的旧生活,开始了自我独立的新历程。西莉成功之后,宽恕了她的的丈夫,两人成为了好朋友。当她得知莎格另有所爱时,痛苦的西莉选择了理解和接受,因为她知道爱也需要宽容和接受。这种爱虽然不像爱德娜追求的爱情那么浪漫,却更加弥足珍贵。
爱德娜“误读”了个人主义和社会现实,陷入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漩涡。她的不满以及反抗都局限于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她没能正确地找到女性独立的道路。因而她最终选择了逃避,离开了这个社会现实。
西莉—这位处在社会最底层的黑人妇女,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功地摆脱了受屈辱绝望的境地,展现出了女性从未有过的勇气。和爱德娜的觉醒相比,西莉是真正意义上的觉醒,她为自己的觉醒找到了正确的出路。
三 结论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如何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呢?
爱德娜的毁灭和西莉的重生给我们寻找女性解放的出路提供了指明灯。无论是白人女性还是黑人女性,他们要想摆脱男性的控制,就要建立起亲密的战友关系,要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创造自己的事业,赢得经济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觉醒,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紫色》的作者艾丽斯.沃克在故事结尾展示了一种伟大的博爱精神,女人宽恕了男人,理解了女人,女人和男人平等地和谐相处,女人和男人都获得了解放。因此,艾丽斯.沃克对整个人类的解放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也是女权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
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的解放与自由发展,不仅是社会的问题,更是女性自身的问题,需要自我觉醒和自觉的发展。女性作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主体,往往是不被承认的,只有依靠女性自己自强不息地自我奋斗和社会运动相结合,才可能有成功的可能。”
在当今世界,女性的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程度更反映了整个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程度。女权主义者所提出的女性解放和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任务也是世界各国文明进步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
〔3〕封金珂:《紫色》中的妇女主义新理念,《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5)。
〔4〕凯特.肖邦.觉醒〔M〕.杨瑛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5〕张岩冰.女权主义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6〕朱刚:《新编美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