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锦瑟》新析——叹人类永不停歇的追求精神

时间:2011-04-22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锦瑟》是以它的美不胜收的华美词句首先吸引了我的。李商隐的很多诗意象缺少逻辑表述。而且这种鉴赏方式应该说也是作者愿意看到的。鉴赏,《锦瑟》新析——叹人类永不停歇的追求精神。
关键词:《锦瑟》,艺术意象,逻辑,鉴赏
 

一、本人接受《锦瑟》艺术意象的心理基础和创造的新意象

《锦瑟》是以它的美不胜收的华美词句首先吸引了我的,尤其是中间两联。论文格式,鉴赏。我们真是无法不感叹李商隐的才智,用这些典故又凝炼成景象如此奂美、内涵如此丰富的诗句,可见作者绝世的提炼组织材料能力与思维概括能力。我想这是与他饱经风霜的人生经历分不开的,正是紧紧追随了他一生的不幸不断唤起他无数次的苦闷与哲思,就如王蒙所言的“内心体验同构”,才最终成就的这篇旷世名作。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似华年” 以一问、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以一答的方式已经向我们表达出了本诗关键词句表达了他对以这些典故为代表的世间林林总总的现象、对纠缠了作者一辈子的诸多不如意的探根求源(见《锦瑟浅析——探索中的无奈之美》)与求之不得的困惑。

二、创造新意象的主要依据

李商隐对心灵世界的开拓与表现是历久弥新的,有人是要说他开了西方现代意识流先河,我还没有能力去评价,但可以肯定李商隐确实是位善于思考、用心思考的文人。其心灵世界应该是个异常丰富多彩的系统化世界。

(一)、前人观点上的有益发现 《锦瑟》众说纷纭的解说

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它意境朦胧情思绵邈,自宋至今对其的解读不下百家,将它们分门别类也有十多家,其中以“咏瑟”说(宋苏东坡)、 “悼亡” 说(明 朱鹤龄)、“自伤身世”说(元 元好问)、“诗序”说(清 程湘衡)等为多。

不少前辈以“思华年”“成追忆”为诗眼,这样一来它是篇伤世诗;伤世诗的代表说法认为首联由瑟起兴,感叹身世。“无端”指无来由,无缘无故。中间两联的四个典故分别寓托着作者不同类型的遭遇和心绪,尾联自问自答追忆往昔。

也有以“思”“此情”为诗眼,认为“思”为相思,“情”为恋情之类,这样它就成为一篇恋情或悼亡诗……悼亡诗的代表说法从首联的释意 ,“无端”不料、无可奈何,无奈锦瑟本五十弦,为何一齐断为二十五弦,取断弦义。认为中间两联的四个典故言王氏逝去,不管是物化成仙还是珠沉玉碎,尾联自问自答言作者都是徒作无穷的思念已无可追寻。论文格式,鉴赏。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代渐渐趋于“悼亡”与“自伤”二说。

在吸取这些有益的成果上,我对《锦瑟》有了新的认识:

1、首尾两联互文见义,确立无端之“情”的核心地位

2、此“情”非彼“情”,此“情”的释义应作“原因、真相”

3、颔颈两联从不同的方面(时间、空间、意识等)寓托着作者的思想

4、本诗是作者敏锐多思的心灵世界与其多舜命运相互碰撞产生的艺术火花。

(二)、诗中的逻辑联系

李商隐的很多诗意象缺少逻辑表述,造成诗意歧义难解。中间两联令人费解,是导致《锦瑟》多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历代大家都认为它就是全诗的重心。在我的教课书中是这么说的:“中间两联不光是全诗情感内容的重心所在,……也是本诗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确实不错,这两联用词华赡最能吸引人的眼球,是本诗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而我是非常重视对首尾两联的理解的,本文中我是抛开前人以中间两联为重心的成说,只把这两联当作作者在不断探索求解过程中着意拣取的两组最具代表性的辅助材料来看待的。《锦瑟》首尾两联上、下联间的逻辑关系大家的看法都很一致。

本诗的逻辑关系虽复杂,却经纬分明、内外相济

逻辑关系示意图

从这个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因果关系、对比关系、衬托关系及作者的意识流动。

(三)、联系作者的人生际遇,对以上图表进行分析

1、首联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似华年。”作者因自己坎坷多舜的命运而物我相通,借“锦瑟”以一问,提出“无端”的困惑。

2、颈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是一组人类与物的关系问题。该联由首联沿着时间的脉络,作者向过往追寻,一直到古代两大圣人与物间的关系:庄生与蝴蝶、望帝与杜鹃。

第一,上、下联间的正对关系:这古代的两位大圣人,或为物所迷,或托身为物,却都因为自己的原因(意念),而造了成物我难分的情形。到底是有物产生了人呢,还是由人转化为物?

再者,上、下联间的反比作用:二人虽同为古代圣人,却一生一死。生的庄生因羡慕蝴蝶的逍遥自在而迷糊到弄不清自己为何物,死去的望帝居然可化作杜鹃鸟继承自己的遗志。论文格式,鉴赏。

这一联是作者在时间的经度上对追寻之物的内因进行求索。这其中的真相与原因有人搞得清吗?显然这些“无端”之“情”困扰作者已非一朝一日。

3、颔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一组物与外界的关系问题。

该联由首联沿着空间的布局,作者放眼从东方的大海边上,一直到西方的蓝田山中:蚌珠与圆月、玉石与日光。

首先,上、下联间的反对关系:东方的蚌珠与西方的美玉,虽同为人世珍宝,却因为外界因素(日、月),一个遭到人们遗弃,另一个为人们所青睐。

其次,上、下联间的正比作用:蚌珠因为缺少圆月这一条件才遭遗弃;玉石因有日光的照射,而受欢迎。

截然不同的命运,难道人世间事物的命运会是由天上的日、月、星辰来掌控?作者真是认为很不应该、也十分困惑啊。论文格式,鉴赏。

这一联是作者在空间的纬度上、从事物与外界间的联系上对追寻之物进行思考求索。

4、颈、颔两联并列承首联启尾联。

两联的上联“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所述,正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写照。作者有时何尝不象这位大圣人庄周一样逍遥得弄不清真的自我了?作者当时又何尝不象那可怜的蚌珠,空有才华又不为所用?

两联的下联“望帝春心托杜鹃”、“蓝田日暖玉生烟”所述,应该说是作者美好愿望的写照。你看啊,望帝人虽逝去,却可化鸟哀鸣;美玉虽深埋泥土,却逢日生辉。联想自己坎坷多舜、郁郁不得志的一生,作者怎能不感慨万分?

5、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承首联,颈、颔两联,得出结论。作者喟然长叹。这其中的原因、真相是没人能搞得清楚的了。

6、首尾两联的内在联系一直贯穿全诗,作者一直引而不发,尾联所“忆”正是首联所“思”,珠联璧合,天衣无缝。“此情”即锦瑟“无端”之情,无论是首联所“思”的还是尾联所要“忆”的,都是指向这“无端”之“情”。而颈联的正对一反衬、颔联的反对-正衬两组材料的阐发,更让“情”之“无端”言之凿凿、有理有据。

最终作者对自己的“追忆”“此情”之举倍感徒劳,总结他辛苦探索的无奈成果 “惘然”,揣度出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追寻的东西本来就是“缺失的”这一结论。以“惘然”回应“无端”之“情”。

结论:诗歌创造的意象便确立起来。它不是具体的事物,也不是某一种情感,而是一个自成系统的求索历程,是对存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进行全方位的探寻,对操控着世间万事万物命运的神秘物质发出愤闷的质询各和无可奈何的回答。

(四)、李商隐是我国古代恋情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很多篇恋情诗千古传唱,百读不厌,加上本诗情思迷离,意境朦胧,很多人都将其纳入恋情(含悼亡)一格也不奇怪,但他在《有感》(非关宋玉)中就说“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我们在解析这首诗篇时未尝不可反其道而用之。如此不光能能减少诗意的难解性,而且这种鉴赏方式应该说也是作者愿意看到的。

三、从形成《锦瑟》主旨意象的最可能要素,辅助找到它真正的意象所在

“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鲁迅)。论文格式,鉴赏。所以还是先来让我们看看会影响主题的相关方面。

(一)、认识作者的身世因素

李商隐(公元812——858年),字义山。公元812年生于一下层官吏世家。童年生活艰辛,在堂叔的帮助下,其文才得以崭露头角。十八岁时为进士出身的将领令孤楚所赏识,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元237年,科考几经落第的李商隐终于进士及第。令狐楚于这年年底去世,又让他的事业前景渺茫。但这时的他思想敏锐、多愁善感,却也志向远大,表现出较强的入世心理。

公元238年,李商隐娶妻而卷入“牛李党争”之中。屡遭挫折的他曾问僧访道逃避现实,但终究忘怀不了政治。公元851年,其爱妻王氏去世留下一对年幼的儿女。从此他的诗歌创作也由较多关注现实政治转而感叹人生无常了。同年九、十月份诗人赴梓州柳士郢幕继续他漂零孤寂的府使生活。公元857年,诗人在寂寞与无奈中离开人世,终年47岁。

(二)、认同创作时期的因素

目前我还没有看到给李商隐诗歌分期的文献,我姑且将李商隐的诗歌创作以令狐楚的去世和诗人入柳幕两个人生重要转折点为界分为早、中、晚三期。《锦瑟》这篇蔼蕴难懂的诗歌创作时期的确定会对诗意理解产生重大作用。论文格式,鉴赏。

李商隐早期作品大多精工明丽。我也认为它并非此期作品。

围绕着对妻子王氏的感情来判断《锦瑟》的创作时期现已有不少提法,以为是王氏新死诗人睹物思人,也有人认为是王氏亡后诗人闻瑟思妻有感而作。这些说法虽无一人敢十分肯定,倒也很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这是《锦瑟》的中期说法。

然有人据首句《锦瑟》五十弦推断此诗写于诗人年届五十认识又深深启发了我。我在将其与诗人的其它诗篇的比较分析中,结合诗人的命运沉浮、《锦瑟》内涵的丰富繁复,我是把此诗归为王氏去世后诗人忍痛弃儿赴柳幕上任之后的晚期作品的。

这样我所确立起来的新意象便有了十足的基础。它不是具体的事物,也不是某一种情感,而这整首诗的奥妙就是“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无端”之“情”字,即作者终生探索追求也还没有能力理清楚的一个道理——存在于人类社会、自然界和神秘宇宙间的相互联系及它们间的变化发展规律的求解与求之不得的无奈。是呀,人类已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的DNA技术已用于普通的老百姓的身份验证;我们制造的太空探测器已飞离太阳系驶入外太空,我们也还是感觉是象缺了什么的样子,直至现在我们也只能一声喟叹啊。

参考用书:

萧涤非. 唐诗鉴赏辞典——2版.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黄世中.李商隐诗选. 北京: 中华书局,2005

武略.李商隐.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

周啸天.隋唐五代诗词鉴赏.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金色花》中的母性光辉
下一篇论文:《荆棘鸟》中“罪”的思想解读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