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平凡的世界,奋斗的人生—浅析《平凡的世界》中彰显的奋斗精神

时间:2015-10-20  作者:龚晓萌

摘要:《平凡的世界》中所描述的年代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那个时代的奋斗精神却永久地流传了下来。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毫不妥协,执着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这种积极昂扬的奋斗精神已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心中。本文试从孙氏兄弟的奋斗史为个案,来诠释作品中所显示出来的时代精神以及它的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孙少安,孙少平,奋斗精神,平凡的世界

一、孙少安的奋斗史:外在的、物质上的

孙少安是一个心地善良,情操高尚,善于思考,勇于奋斗的农村先进青年的典型,是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作为家里的长子长孙,孙少安的奋斗目标很现实,就是如何让一家人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这是他奋斗史的核心,也是他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很早就在岁月的骄傲中成熟的勤劳而倔强的孙少安,面对着贫寒的家,半瘫的奶奶,年迈的父母,上学的弟弟妹妹,面对着现实生活所给予的种种困难,并没有退缩让步,相反,却激起了他更强烈的斗志。

少年时期的孙少安是一个及其聪慧的孩子。十三岁高小毕业时,他参加了全县的初中升学考试,并以第三名录取。可是,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录取通知书到来的那天,便是他永久离开学校的时候。他进考场,只是为自己争一口气,“我要给村里村外的人证明,我不上中学不是因为我考不上。”带着上学时的那种奋斗劲,“他从此便心平气静地开始了自己的农民生涯,并且决心要在双水村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3]从这个时候开始,年轻气盛,勤劳坚韧的孙少安,便开始了他立足于农村,依靠于土地的“奋斗史”。

对于这个人多家薄的大家庭来说,吃饱穿暖是首要的问题。作为顶梁柱的孙少安,这也是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要是队里没事,他就在自己的自留地上辛勤的劳作着。对于这一点自留地,他像金子一样宝贝着。因为这关系着一家人的口粮和日常零用钱。“种什么都是精心谋划的—有些要补充口粮,有些要换成零用钱……他一年不知要在这块土地上洒多少汗水。不管他怎样劳累,一旦进入了这个小小的天地,浑身的劲就来了。”[4]作为一个务实的庄稼人,只有在土地上辛勤地劳作,才会有所收获,“土地”是他奋斗的资本。所以,他在田地里“疯狂而贪婪”地劳作着,因为,他知道,他在田地里所流下的每一滴汗水,全家人的生活就会多得到一份的保障。但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背景下,年轻能干,对生活充满激情的孙少安,拼尽全力与厄运搏斗,才能使自己和家人勉强维持在一种最低的生存条件。在他的情绪中,在他的内心世界里,一种呼喊着“生活不应该这样的”愤激的抗议,像地壳中的熔岩一样沸腾着。在其中,酝酿着要求改变生活的强烈愿望,奋斗的火焰在他的心底开始燃烧。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各种新的政策的实施,孙少安的奋斗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不仅仅满足于土地上的收获,开始做起了生意。到县城拉砖,可以说是他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是他的一次命运之战”。他以这次拉砖赚下的钱作为资金,办了一个砖瓦窑,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解决了全家的温饱问题,并成为村里所推选的“冒尖户”。对于生活突然出现的巨大转机,并没有停止他奋然前行的脚步,而是对生活充满了巨大的希望。“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只要生命在,奋斗的脚步便永不停止。砖瓦厂的成功,使这个始终与饥饿与贫穷交缠的小伙子,挺起了腰杆,他开始放开手脚,朝奋斗的目标奔跑着。事业上的首次成功,并没有使这个本就不平庸的人陶醉其中,他又开始构画出他的下一步事业上的蓝图,“内心升腾起一种新的雄心壮志”“应该放开手脚发展自己的事业”。他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冒尖户”。于是,扩大自己的砖厂,把自己的事业推向另一高峰。

可是,正当孙少安干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如同“大晴天冷不丁下起了冰雹——孙少安的砖烧砸了。”他的奋斗史在此出现了一串串的省略号。面对着毁灭性的灾难,回想着先前热闹非凡的砖厂,“他就像遗弃在战场上的败将,为无可挽回的惨局而悲鸣”着。奋斗的熊熊炉火也在此刻封闭了。这时的他“象一只被风暴打断翅膀的小鸟,在夜风中索索地颤抖着。无论他多么坚强,他终归是双水村一个普通农民。他有什么能力抗击命运如此冷酷的打击呢?”[5]我们的这位坚韧顽强,有着超强吃苦精神的青年,会像命运屈服,妥协和让步吗?当然不会!他“在过去一次次的灾难中都没有倒下过”这次,他依然会“鼓起勇气重新为创立家业苦斗不已”。即使他痛苦着,迷惘着,甚至绝望着,但他并没有彻底放弃,奋斗的火焰也只是暂时的封闭着,并没有熄灭,只要给他一个火种,奋斗的熊熊大火依然会燃烧起来。“是啊,我为什么变得这么软弱无力?我过去不是没历经艰难困苦;而那时不是一次又一次用顽强不息的意志度过了重重危险,并且一次次转危为安吗?”[6]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后,孙少安终于站起来了,开始去寻找各种途径,各种方法来重整家业。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坚韧不屈,奋斗不已的孙少安,终于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曙光,他的事业又开始红火起来。此后,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一步一个新台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农民企业家”。

作为一个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孙少安的奋斗始终扎根于农村,不愿意离开土地,故乡一步。孙少安最大的“野心”和最终的奋斗目标是一辈子在石垲节或原西县“闹一番世事”给村里人证明:孙家不再是过去的孙家。他要为父母建造双水村最阔气的宅院,最气派的门楼,把这一举动看成是为孙家立一块“纪念碑”。而使他最满意的是:

这院子现在成了双水村最有气派的。新窑新门窗,还围了围墙,盖了门楼,样样活都精细而讲究。他还打算在他不忙的时候,请米加镇的著名石匠打两个石狮子蹲在门楼两边.[7]

他也总是这样说:咱们是农民的后代,出路只能在咱们的土地上。在他的心目中,双水村是他生存的世界,是他发展的的落脚点。

作为家里的主心骨,作为“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依靠他 ”的孙少安,面对着命运的残酷,世事的艰难,并没有停止它奋斗前行的脚步,依然顽强地向着他的理想,他的奋斗目标大步前行着,命运没有摧垮他,反而使他越来越坚强。正如路遥说的: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他们所有的实践和努力,都是为了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觉得,有理想,那么在奋斗的过程中才可能有目标。一个人糊里糊涂混一辈子,这样一种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作为一个具有小农思想的人,孙少安,他“只想通过自己拼命的劳动改变自身贫困的‘事实’,无论他搞分担包产,亦或是后来的办砖厂无一不是为了摆脱苦难,一家人能过上安适幸福的生活。”[8]因此,从某种方面来说,孙少安的奋斗,更多的是对物质上的,外在的一些东西的追求,是一个出众的庄稼人坚韧地进行着生的挣扎的奋斗史。

二、孙少平似的奋斗:精神上的,内在的

对于《平凡的世界》的读者来说,也许孙少平的形象比孙少安的形象更加使我们感到亲切,有味。与哥哥孙少安的奋斗不同,他的奋斗更大程度上表现的是对精神的追求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着“孙少平”的影子,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远离故土,涌向城市,与现实进行不懈地抗争,努力着,追求着,奋斗着。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布里吉特·施维格和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文学解读—以布里吉特·施维格的《盐是怎样到大海里去的》和艾丽斯·沃克的《紫色》为例
下一篇论文:平朴之中见奇巧—浅析《背影》艺术特色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