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迟子建小说的童话叙述_叙述语言-论文网

时间:2014-09-21  作者:佚名
萧红也曾写过近乎童话的小说,也是东北作家,她在《呼兰河传》里写:“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可是迟子建的作品里却没有萧红所描述的死亡、痛苦、残忍、丑恶,而是温婉和美般的诗意,是明媚温暖的色调。辛酸却不悲哀,忧伤却不绝望,温情却充满诗意,她在描写人生不幸与悲哀的同时,更注重对人性内涵的挖掘与生命本质的探寻,尤其执著地表现人性的温馨与美丽,迟子建曾说过,“我从来没见过狰狞的鬼,却遇见过狰狞的人”。虽然如此,但她更信奉善的力量,如《雾月牛栏》中的继父负疚而亡所蕴含的人性光辉;《白银那》中乡长在妻子卡佳死后原谅马占军夫妇的宽容和大度,

迟子建小说叙述内容得童话化还表现在人物塑造方面。在她的故事里,善与恶没有明确的界限,几乎没有十足的坏人,恶的表现通过作者诗意般的叙写和美丽的文字的浸染已被淡化,读者看到的更多是人性的美,这与童话故事里的善恶二元对立不同。她的故事里经常有这类人物:天真可爱的孩子、顽童一样的老人和疯子。他们的性格都有共同的特征:淳朴善良。如《疯人院里的小磨盘》里的小磨盘和老厨师傅们,还有疯人院离得疯子张竹板和魏大勇,《原始风景》里的“我”的外祖父和傻娥,《北极村童话》里的奶奶和“我”,《日落碗窑》里的关小明和他爷爷,《沉睡的大固其固》里的温高娘、楠楠和魏疯子。

四、温情的表达

童话是典型的二元对立模式的文学形式,他通过化解美与丑、善与恶、现实与欲望之间永恒对立的矛盾冲突,超越精神的焦虑与困惑,交换心灵的和谐与平衡。

迟子建早期的童话世界又太过温情的色调,有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她对社会现实的残酷和丑恶的鞭挞的深度和广度,多是世外桃源式的抒情,善与恶的二元对立并不明显,往往是美好的东西居多,许多论者都认为“迟子建的善良和纯情阻碍了她的笔伸向人类劣根性而文明断尽的痛处延展,使她不足以构成对当下文明范围和精神危机的有力冲击和挑战。”如《疯人院里的小磨盘》中小磨盘,他把他的同学推进粪池最后淹死,《岸上的美奴》里的美奴,美奴把自己的母亲推进河里淹死,《雾月牛栏》里的宝坠的继父把宝坠打晕在牛栏杆上导致宝坠变傻。人性的恶总是有意无意地被作者淡化,诗意的语言和孩子的天真可爱把那些生活中的痛苦和无奈遮住了,读者对他们很容易产生同情而不是厌恶,觉得他们所做的是情有可原。这和童话的善恶二元对立不同,当我们回想起童话故事时,白雪公主就是善良纯洁的象征,往后就是恶毒善妒的代表,灰姑娘是值得同情的,她的继母和姐姐是可恶的........迟子建创作中一以贯之地闪烁着一种人性的温情之光,那是一种在沉重、庸常的生活中慰藉人性的温情,一缕穿透黑暗的生存夜空的希望之光。这可能是因为她早期的童话世界源自于她的童年、少年的生活,这些生活是美好纯净的,但同时又显得狭隘,这些故事和人物对作者自己来说是真实的,但对读者来说也有不真实的一面。到后期,迟子建的这类小说这种童话化风格就更明显了:简单的故事情节,深刻的哲理和鲜明的善恶观。如《采浆果的人》,作者明显又是运用了她所钟爱的童话模式,以一个简单的故事向人们揭示了不要因为眼前的蝇头微利而舍本逐末、因小失大的深刻道理。但迟子建的小说总体来说是温情的叙述。

五、总结

迟子建在小说上叙述的童话化与她对“童话”的钟爱,对童话世界的向往有很大关系,她说:“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神话和传说是最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中。”所以她别具匠心地以纯朴的童话形式来化解善与恶、美与丑之间的对立,如山泉般纯净,如孩童般天真,那些被现实重负所压负的扭曲的冷漠的丑恶的心灵在她的笔下又重新回到温馨、健康和美丽,交还了心灵的和谐,全湿了人生的真谛,她对童话模式的钟情不仅给自己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宁静和满足。

参考文献
1 迟子建:《芳草在沼泽中》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 迟子建:《逝川》 长江文艺出版社
3 迟子建:《北极村童话》 作家出版社
4 文能、迟子建:《畅饮天河水》迟子建访谈录 花城 1998.(1)
5 方守金、迟子建:《自然化育文学精灵》迟子建访谈录 文艺评论 2001.(3)
6 杨振宇、胡金娜:《迟子建小说文本的叙述模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7 张芙蓉:《童话的回归与超越评迟子建采浆果的人>》 名作欣赏 2006.(5)
8 佘丹清:《迟子建对小说的独特经营:童话与温情叙述》 宁波大学学报 2005.(12)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浅谈中国传统雕塑_设计思想-论文网
下一篇论文:书面语中男女作家使用咒骂语的差异分析—《无处告别》与《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比较分析-论文网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