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 文学艺术论文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主题分析

时间:2012-05-10  作者:杨大亮

论文导读::托妮·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莫里森通过对美国黑人男青年“奶娃”的刻画,向人们展示了在白人文化氛围中美国黑人思想状况和成长历程。主人公通过对家族史和姓名的追寻,寻到了自己文化之根和种族之根,确定了种族身份,成为了黑人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论文关键词:《所罗门之歌》托妮·莫里森,奶娃,黑人文化自我价值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坛最令人瞩目的黑人妇女作家,1993年,她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洲裔美国黑人女性作家。

1931年3月18日,莫里森出生于俄亥俄州克雷恩镇一个工人家庭。莫里森的父母名叫乔治和马拉,出身乔治亚州和阿拉巴马州的小佃农家庭。父亲是位黑人工人,受尽种族歧视和奴役;母亲给白人家庭帮佣,艰难度日,这一切艰难困苦都深深地印记在幼小的莫瑞森心中,培养起了她强烈的民族感情。

1949年,托尼·莫里森顺利考入黑人大学霍华德大学。1953年,他进入康涅尔大学文学艺术论文,攻读获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她后先到德克萨斯南方大学和母校霍华德大学教书。1964年,她到纽约兰登出版公司就职,任高级编辑,主编《黑人之书》,该书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生存史,被誉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在当编辑时,她对文学创作开始产生浓厚兴趣中国学术期刊网。20世纪70年代起,她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巴尔德学院讲授美国黑人文学。

多年来,她致力于描写黑人社会,主题表达明确、见解新颖独特,人物刻画逼真,情节结构颇具创意。从1970年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最蓝的眼睛》问世,至今,她已创作了八部小说,分别为《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孩子》(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天堂》(1998)和《爱》(2003),受到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和读书界的热烈欢迎。引起美国文坛的哄动,莫里森也被公认为最重要的当代黑人小说家。

《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创作的小说中极具挑战性的一部作品,被评为1977年的最佳小说,在美国畅销50多万册,并被译成外文,在十多个国家发行。该小说与莫里森的其他七部小说一起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矗立起了一座丰碑。

在美国密歇根州苏必利尔湖附近的一个小镇上,一位名叫罗伯特·史密斯的保险代理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试图用蓝色丝质的翅膀,从慈善医院的屋顶飞往苏必利尔湖彼岸。到了起飞的时辰文学艺术论文,在为数不多的观看人群里传来一个名叫露丝的女人的歌声“苏哥门飞走了”,史密斯在歌声中从医院院顶楼纵身一跳,坠地身亡。与此同时,在慈善医院里一位孕妇生下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婴就是小说中的主人公麦肯.戴德。

麦肯.戴德自幼受到母亲和姑妈帕拉特的精心呵护,他的堂妹哈格尔还爱慕着他。他在家人的溺爱中渐渐长大。到13岁还未断奶, 于是,镇上人都叫他“奶娃”。奶娃的姓“戴德”原义是“死亡”的意思,南北战争结束后,奶娃的高祖去民管局注册登记,结果喝醉酒的白人办事员让他报出父亲的姓名,奶娃的高祖说“死啦”,那办事员就大笔一挥,把奶娃的祖父杰克的出生地写成了他的名字,而父亲已死的状况却被填写成了他的姓。之后,一家人就承袭了这个古怪姓氏。

到了奶娃的父亲这一代,家境开始好转,但倒霉不幸的事也接踵出现。奶娃的父亲也叫麦肯,自私自利、爱财如命、行为粗暴、待人刻薄。他跟镇上一个偷偷吸毒的黑人医生之女露丝结了婚。露丝20岁那年,黑人医生死去,医生死的当天,麦肯赶回家来安抚妻子,却发现她赤裸裸地和已死的父亲躺在床上,于是他怀疑妻子行为不轨,与人乱伦,从此开始打她、骂她文学艺术论文,发誓不再与她同房。

麦肯的妹妹帕拉特来到镇上,借用巫术,她让露丝将草药放入麦肯的食物里,使麦肯主动找妻子露丝调情,并使妻子怀了孕中国学术期刊网。露丝和帕拉特联合起来保护胎儿,挫败了麦肯强迫露丝打掉孩子的试图,确保了奶娃安全降生。婴儿出生后,麦肯愤怒地将妹妹帕拉特赶出家门,从此与她断绝来往。

帕拉特是家族唯一的女性,自幼命苦,她是在母亲临死前没有肌肉收缩和羊水压力的情况下,拖着她的脐带和胎盘从母亲的子宫里挣扎出来的,因此,她没有肚脐眼,只有平滑的腹部。她的父亲是个文盲,从圣经上随意指出了一个名字作为她的名字。帕拉特来到镇上后生活在贫民区里,与女儿相依为命,靠酿私酒为生。

尽管爸爸和姑姑断绝了兄妹关系,奶娃仍常到他姑姑家去玩。姑姑很喜欢奶娃,常给他讲他爸爸和她本人的故事。在姑姑家里,奶娃还爱上了比他大5岁的表甥女哈格尔,后来当奶娃想与她分手时,真心爱上了他的哈格尔爱恨交加,她在各种场合多次尝试杀害他。最终都因心软而下不了手。

奶娃的祖父生前曾拥有一个叫“林肯天堂”的农场。后来,祖父被当地白人枪杀文学艺术论文,农场被白人霸占,奶娃的父亲带着妹妹帕拉特躲到一个山洞里,杀死了一个白人老头,还在洞里发现一袋金子,当麦肯要带走金子时,妹妹坚决反对,并用刀逼走了哥哥。第二天夜里,麦肯悄悄回到山洞,发现妹妹与金子都已不见,便以为金子被妹妹拿走了,现又听说帕拉特的破旧小屋天花板下悬挂着一个绿色油布包,断定那袋金子肯定放在里面,于是就唆使奶娃去偷,奶娃承诺自己最好的朋友吉他事后与他分赃,在吉他的帮助下,奶娃潜入了帕特拉的小屋把油布包偷了出来。偷来后却发现袋子里面装的尽是些石头和人的骸骨。吉他尤其失望,没有这些黄金他就无法拿到执行他所在的秘密组织“七日”任务的资金。

这时奶娃想到,黄金可能还会在麦肯宾夕法尼亚州老家农场附近的洞穴里,他离开了密歇根州朝南进发,终于找到了山洞,可发现根本没有什么黄金。于是,他放弃寻找黄金,开始寻找家族遗落的历史。他遇见了年老的产婆瑟丝,她曾负责接生小麦肯和帕拉特。她告诉他麦肯原本的名字叫做麦克,他娶了一个叫兴的印第安姑娘为妻。这一发现激励了他文学艺术论文,他决定向祖父在佛吉尼亚的老家沙理玛进发中国学术期刊网。奶娃毫不知情的是,吉他一直尾随着他,他认为奶娃肯定是骗了他,要私吞所有金子,于是决定杀掉他。

在寻找家族历史的过程中,奶娃发现麦克的父亲,他的曾祖父所罗门正是那个来自非洲、充满传奇色彩黑人飞人,生育过21个后代。所罗门重返非洲逃离奴役的自由飞翔,给他家人留下了无可磨灭的伤痕。逃亡时,所罗门抛弃了他的妻子莱娜和21个孩子。莱娜失去丈夫后,因无力承担一切便发了疯,把最小的儿子麦克交给了印第安人海迪抚养,麦克后来娶了海迪的女儿兴为妻。所罗门的后代开始在祖父母的故乡——沙里玛生息繁衍。这是个黑人聚集的地方,奶娃来到这儿受到热情的款待,完全融入到了黑人群体,得到了心灵上的洗礼。在这里,他完整地听到了《所罗门之歌》,在苏珊伯德的帮助下,奶娃通过破译家族故事改编的《所罗门之歌》了解了祖先的名字和家族历史。对名字和自我身份的探索象征着他对民族身份的回归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奶娃回家把这个发现告诉家人,他首先去找姑妈,告诉她应该把她父亲的遗骸埋到当年曾祖所罗门的起飞处。奶娃陪着帕拉特乘车来到次沙理玛,他把麦克的骸骨埋在当初所罗门出发飞向非洲的山峰上。刚埋下骸骨没多久,帕拉特突然中弹而死,而这颗子弹本是吉他射向奶娃的。这时的他早不是过去的奶娃了,于是他鼓足了勇气文学艺术论文,大喊着吉他的名字,扑向了他。

《所罗门之歌》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三本小说,是一部青年成长小说。通过对美国黑人男青年“奶娃”的潜心描写,作家向人们展示了白人主流文化下美国黑人的现实思想状况和成长历程。

故事从“一个黑人试图用绸翼飞行”开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从医院院顶楼纵身飞下,自杀身亡,虽然愚蠢至极,但却是这位黑人终生向往的跨越大湖的一次灵魂的飞跃。

“飞翔”对于长期处于生活绝境中的黑人而言是一种解脱、梦想,“飞翔”是黑人自由和解放的代名词。通过“飞翔”,黑人可以逃离不堪忍受的现实痛苦。“飞翔”成了黑人一生追寻灵魂升华的一种强烈渴望中国学术期刊网。

然而,“飞翔”虽然可以逃离现实的困境,却也给未能逃离的人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痕。所罗门的“飞翔”虽摆脱了他在佛吉尼亚的奴役生活,但却抛弃了妻子儿女,造成了几代人心灵上的创伤。奶娃的“飞翔”使他摆脱了自己的困境,但却给他的情人哈格尔留下了极大伤害,使她最终死于心伤。

主人公奶娃从小生活在一个与黑人社群疏离的中产阶级家庭里,深受父亲的影响,世代的奴役及虐待造就了奶娃性格的自私。他漠视别人的感受,对于黑人社群的文化传统十分陌生,对黑人民族没有感情。在黄金的诱惑下,奶娃开始赴南方寻找黄金,踏上了去往沙理玛的旅程。在寻金的过程中,奶娃没能找到金子,然而, 奶娃寻金的经历却改变了他自己的历史观文学艺术论文,“寻金”的目的渐渐地被寻找家族历史置换。他来到祖先生活过的地方,站在这块所罗门重回自由的土地上,开始对自己的姓氏和家族史进行追寻,他寻回了祖先真姓“所罗门”,寻到了自己文化之根和种族之根,寻回并确定了自我身份和种族身份,他在心灵上和精神上开始认同于祖先,认同于传统。

在了解到自己祖先的历史之后,他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灵魂也得到历练,他一抛往日富家公子哥的做派,从一个长期依靠家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年轻人成为一个独立的、负责任的、富有同情心的真正男子汉。

恢复黑人民族古朴的风范、寻找黑人文化之根和种族之根、摆脱西方世界“精神奴役”、弘扬自己的文化始终是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竭力渲染的主题。通过对奶娃寻金过程的描述,作者向读者传达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既:“所罗门之歌”就是黑人要找的金子,找到了象征属于美国黑人自己的文化和历史的“所罗门之歌”,理解了“所罗门之歌”,黑人就能摆脱奴隶制被推翻之后这种新的“精神奴役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从而改变命运,实现心灵上真正自由的翱翔。


参考文献:
[1]Toni Morrison. Song of Solomon[M]. New York:VintageInternational,2004.
[2]托妮?莫里森,胡允桓译.所罗门之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李美芹.用文字谱写乐章:论黑人音乐对莫里森小说的影响[M]. 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4]张颖.所罗门之歌:“追寻”的故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4).
[5]李昕.“飞翔',回归黑人文化---《所罗门之歌》主题阐释[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复合格助词「に対して」的误用辨析_文学艺术论文
下一篇论文:从《傲慢与偏见》及《简·爱》解析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女性在婚姻追求方面的承袭与发展
社会科学分类
职称论文 政治论文
小学音乐论文 音乐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美术论文
社会实践论文 军事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职业规划论文 人文历史论文
法律论文 文学艺术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 旅游论文
体育论文 哲学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相关文学艺术论文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学艺术论文
读者推荐的文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