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导读:内容通过细致剖析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实质以及在具有枯燥性、复杂性、繁琐性工作(如档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结合近年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积极心理学提高我国档案管理质量,改进档案管理模式,优化档案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档案管理,有效途径
档案管理是一项极具枯操性、复杂性和繁琐性的工作,做好档案工作当头棒喝的是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我国档案管理质量,完善和优化我国档案管理机制,加速档案管理科学、现代化的进程已成档案管理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图运用积极心理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心理素质,谋求档案管理工作新发展新跨越。
一、积极心理学浅析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首创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dligmen M.E)。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关注人类的潜力、动机和积极因素等方面,不断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使个体在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人与群体关系中实现价值,指导人们获得成功和幸福,更加自由、快乐地生活。
积极心理学在档案管理的运用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运用积极心理学使档案管理人员内心积极力量优于消极力量。每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内心深处都存在两股力量,即以快乐、友爱、希望、宽容、责任心、幸福等为代表的积极力量,和以悲伤、自私、自卑、贪婪等为代表的消极力量。
第二,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档案管理人员人性中的积极力量。运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工作人员培育和增加积极力量,削减和抑制消极力量,帮助员工完成心理转换,促成积极人格,使其积极地、高质量地投入企事业档案管理工作和生活中,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满足和幸福感。
二、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特征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产生职业倦怠的档案管理人员一般具有以下行为特征:
(1)对档案工作丧失热情, 对前途感到无望。情绪焦躁、易怒, 对人和事漠不关心,缺少好奇心。
(2)工作态度消极, 责任感不强,对档案管理工作没耐心, 徽衍了事。
(3)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评价下降,工作常常迟到早退, 有的甚至开始打算转岗位, 后悔选择了档案管理上作。
(4)经常有无力感和挫败感,开始降低个人追求, 消极评价白己, 对前途感到渺茫。
(二) 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通过近几年对档案工作的密切接触和了解,我把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为以下五点:
(1) 被认可和发展的机会较少,个人缺乏成就感。调查发现,一些企事业单位重业务重发展,忽视了对档案管理重视。有的单位由于经费的紧张和管理体制的漏洞, 削减了对档案人员培训、进修的机会;档案工作缺乏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档案管理人员个人价值的不到更大发挥;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上不平衡,未能实现按劳分配。档案工作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 各工作环节、操作程序化明显受条例、规则限制, 长期跟文件、资料、档案、电脑打交道, 工作琐碎、单调、枯燥, 重复性较强,缺乏新鲜感, 缺少机遇和挑战性, 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时间长了, 难免有失落感。
(2) 工作任务繁重,要求严格。档案管理人员干好档案管理工作不仅需要热情、细心、恒心和耐心, 还必须有高度的保密意识,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由于任务繁杂、琐碎,往往给档案管理人员造成极大地心理负荷,从而导致其失去工作自主性。
(3) 工作环境与心理环境的严重失衡。档案管理需要面对大量的档案材料,需要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检索、统计、编研、利用,长此以往,容易引起心理疲劳。现在一些八零后心理环境过于美好,对现实工作环境产生厌恶感。
(4)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档案记录着一个单位的发展轨迹。一些档案管理人员没有高山远瞩的眼光,仅看到现实利益,没能认识到档案具备成为现代信息机构的基础和可能。现状与未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这种差距长期未能得到很本性的改变, 使一部分人对未来的前景产生了怀疑, 对档案事业的发展丧失了信心, 甚至怀疑自已的未来前途, 以致对档案职业失去了兴趣。
三、探索运用积极心理学开辟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新途径
1、积极引导员工快乐幸福工作,促进档案管理人员身心健康。
企事业单位要把实现档案管理人员快乐工作、幸福生活作为管理目标之一。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在受到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后,能够真正体验到成长、发展及创造中的快乐,从而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企事业应视档案员工为合作者,企事业的所有者、管理高层和档案管理人员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只是在工作上扮演不同角色而已。
第一,企事业单位领导者对档案管理人员要充分信任,相信员工有能力、潜力走向成功,给每一个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真正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的人生价值。
第二,让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使其更加热爱自己、热爱单位、热爱工作,心甘情愿地为档案管理事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忠诚与才能。
第三,经常鼓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让档案管理者为提升企事业创新精神,增添企事业活力,提高竞争力贡献力量。
2、要努力培养员工的积极特质。论文大全,有效途径。。
积极特质也就是在个体层面上的一种积极人格特质。如乐观、创造性、智慧、自我控制等。论文大全,有效途径。。论文大全,有效途径。。积极心理学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一方面,人格的发展需要某种动力,当个体想要拥有积极人格的需要产生后,他就会主动去了解并学习积极人格者应具备的行为认知,并将其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来,即使遇到挫折也不会放弃。论文大全,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潜能,有争取自由和不受压制并在行为中体现自己力量和能力的愿望,这种愿望能够推动人格的发展。论文大全,有效途径。。心理学家们对癌症患者的研究发现,病情相同的情况下,乐观的、自我控制的患者在得知病情后,会继续积极地工作、生活,且更为长寿,更容易康复。有研究者(Suzanne,2003)进一步研究了乐观对癌症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发现乐观者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症后,会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应对策略来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积极生活和工作,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抵御疾病及其消极影响,从而提高患者对康复的期望,增强其身体免疫力。此外,研究者(Schweizer,2001)还发现,乐观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其抑郁水平较低。而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水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乐观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挖掘工作人员内在的积极动机和资源,培养其积极特质,使档案管理工作者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动决定者,而不是被动执行者。工作人员自我投入越多,其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其人格成长的动力也就越足。那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旦认同档案管理的发展目标,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档案管理归属感,并将个人目标与企事业档案管理目标相统一,愿意为企事业档案管理发展而奋斗,必定会在推动企事业档案管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义无反顾的强大动力。
3、要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档案管理人员。
积极心理学强调,我们面对的是普通人,要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关心普通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能更好地发展、生活,是普通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与以往心理学过分关注人和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限制了人自身正常的积极功能发挥是有所不同的。档案管理工作一向不被企事业单位看重,其工作人员也往往得不到重视,而且一些企事业单位还存在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吹毛求疵,甚至歧视的现象。其实,过分地揭露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不足常常会引起工作人员的反感情绪。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高层领导发现,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打击批判式的消极管理只能取得相反的作用,甚至会泄露企事业机密,给企事业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档案管理的关键之处,应以人为本,关注档案管理人员身上的积极因素,让其获得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增进工作人员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而激发出他们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最终实现企事业单位绩效的宏伟目标。
4、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积极的环境。
个体的发展,既受个体个人特征的影响,也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个人的积极体验、积极的心理品质总是受到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积极的环境是指影响个体积极品质形成及其潜能发挥的家庭、学校、社区、大众媒体等环境因素。经研究发现富裕的、提供更多支持和鼓励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儿童;合理的社会规范会促进个体提升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公共事务如公益事业等负有责任)。论文大全,有效途径。。社会责任感较高的人,会主动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选举等,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等)的形成。因此,企事业单位要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更多支持、更多的鼓励和更合理的规范,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人员形成积极乐观的心理,才能提高其满足感、快乐感和幸福感,从而才能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追求其积极地人生价值。
参考资料:
[1]贺文.浅议档素管理人员心理素质[J].陕西档案.1995(5).
[2]李宜霞.浅谈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症.图书与档案管理.2007(2).
[3]郅利聪.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高校教师和谐管理策略[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4]李自维.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思想教育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刘洁.积极心理学及其在大学生教育和管理中的运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