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论文网! 识人者智,自知者明,通过生日认识自己! 生日公历:
网站地图 | Tags标签 | RSS
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lunwenf@yeah.net。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论文 > 图书情报

丛书灵活分类、分散著录的方法与优点

时间:2015-05-14  作者:吴溢华

[摘要]本文讨论了丛书灵活分类、分散著录的方法,详细介绍了一些字段的具体处理办法,并论述了其优点和依据。
论文关键词:丛书,集中分类,分散分类,分散著录

丛书的分编,历来争议不断,笔者根据机读目录的特点,提出丛书灵活分类、分散著录的设想。以下逐一论述它的方法、优点和依据。

一、具体分编方法

丛书是将一批本身具有内在联系但又可以单独存在的图书集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文献类型。丛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而各个单独的著作并无内在联系,可以单独存在,无一定出版计划的丛书。另一种是全套丛书围绕一个中心题目,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或同属某一学派,某一专题,内容比较专一的丛书。

灵活分类、分散著录适应丛书出版的多样性,具体分编操作如下:

1.灵活分类

灵活分类就是根据丛书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分散分类或集中分类。

1.1 分散分类

对于涉及多学科或横贯几个知识门类的学术性、专业性较强的丛书,内容上没有内在联系,一般读者不会有整套借阅的要求,大多只是需要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分册,因而采用分散分类。即按单个分册的内容分类,例如:《丛书集成》,是王云五主编的汇编性大型丛书,以实用与罕见为选择标准,内容上无内在联系,易分散分类。

1.2 集中分类

对下列三种类型的丛书,一般采取集中分类。

(1)全套丛书围绕一个中心专题,各分册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或同属某一学派,某一专题,内容比较专一的丛书,易作集中分类。例如:《2008考研英语丛书》,它包括的词汇、阅读理解等分册虽然可以单独分类,但它们都是以英语考研复习为目的,集中分类方便读者选择利用。

(2)有明确编纂计划的丛书,如果有总书名、册次连贯,或是聚集一个学科范畴的不同方面的各种资料,这种丛书做集中分类为好。例如:《贝贝熊系列丛书》,虽然内容广泛,但都是以儿童行为教育为核心目的,册次连贯,有明确的总书名,易集中分类。

(3)对于横贯几个知识门类或涉及多学科的有明确编撰计划的综合性丛书,科谱性的或有特定读者对象的、或因本馆的特殊情况须集中在一起的丛书,采用集中分类,它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全貌。而且在书架上排列整齐、直观、好看,适合图书馆开架借阅,方便读者,一目了然。提高了藏书利用率。例如:《十万个为什么》、《四库全书》,如果分散分类将破坏其整体性、直观性,读者利用也非常不便。

2.分散著录

在手工编目中,为了便于揭示整套书的概貌,往往根据分类的情况,普遍采取整体分类与著录或分散分类与著录。在机读编目中,不管是何种丛书,笔者提出全部作分散著录,每单种书的字段处理如下:

010 @d ¥x.00 或@d ¥x.00(套n册¥y.00)(只有单本书价格或带总套价格)

200 @a单册正题名。@f单册责任者

225 @a丛书正题名。@f 丛书责任者

690 @a单册分类号或整体分类号

690 @a单册分类号(整体分类时,根据情况,可重复此字段加一单册书分类号。)

7XX @a各种责任者(重复7字段)

905 @s索书号(整套分类时,书次号后加辅助区分号,以达到与单本书对应。)

对以上著录,说明如下:

2.1 价格:获得方式以分卷册价钱为准,有整套价格者,在单价后加括号说明总册数总价格。只有整套定价者,这样的书大多页数相近,则应著录平均单册价后并用“()”注明总册数总价格,以便在图书流通中处理图书丢失或损毁等事宜方便。

2.2 分类号:整体分类时,根据特殊情况,可重复690字段加每一单册书的分类号,供分编人员从分类号查重应用。

2.3 责任者:在7字段中,加丛书责任者,以便从丛书责任者检索出整套丛书的全貌。

2.4 索书号:书次号的选取必须作特殊处理。最普通的是著者号和种次号。采用种次号的,如果按整套图书分类,则整套书只用一个种次号。选用著者码的,则取整套书的总(主)编,没有主编的则取丛书名。总之,整套书要求一定要有统一的书次号,以便在书架上或目录组织中统一排列。

但以上情况,必须用辅助区分号来区别各分卷册,才能做到真正的分散著录,才能有利于读者对自己所需的单本书一索即得。根据丛书不同分三种情况处理:第一种是编有统一序号的丛书,应取用丛书自身的序号,著录书次号之后,用“:”隔开,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二种情况是丛书没有序号,但有目录,而且目录的先后排列次序是固定的,则按目录排列次序给号,排列首位的为1,第二为2,如此类推。第三种情况一般是指丛书既无序号,又无目录,则按到馆的先后,自拟给号。

二、优点

在计算机编目中,丛书灵活分类、分散著录,有以下优点。

1.便于查重和检索,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

对分编人员而言,只要掌握了这条标准,就能很容易地分类和著录,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采访查重和编目查重时,也很容易选中题名,避免误检或漏检,从而防止图书重购和同书异号。对读者而言,不管是输入单本题名还是单本责任者,都能一目了然获得完整的书目信息,查准率较高。输入丛书名时,一套丛书的所有简易记录,整齐的排列在一起,能给读者提供整套书的概貌(即有几条记录,馆内也就收了多少种单册)。同时,又能给读者提供整套书中的单册书的正题名、ISBN及完整的索书号信息。避免了集中著录需进入“详细信息”才能了解单本书信息的麻烦。

2.分散著录不影响集中排架

虽然进行分散著录,由于内容联系密切的图书进行集中分类,书次号作了处理,在图书排架时,仍然能按索书号把适合集中的丛书排在一起,方便读者利用。

3.有助于规范化和标准化

分散著录时,全部以单本书的题名为正题名,避免了整套著录时选丛书名为正题名,也就减少了200字段与225字段之间的混乱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著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主观性。

4.有助于明确责任

在计算机编目中,每条数据都可以加上分编人员的名字,责任明确,易于提高编目质量。整体分类的图书,全部实行分散著录,对没有到齐的图书著录时,不需要做开口处理,减少回头补充、修改数据的机率,有助于明确工作责任。同时,套内图书分类时,简单易行,通过丛书查重,找到总类号再加上序号就行了。

三、依据

丛书灵活分类分散著录,打破了分散分类与著录或集中分类与著录的传统做法,可能会引起不少争议,下面从编目目的和分编区别上论述分类与著录不必硬捆在一起的依据。

1.编目目的

丛书的手工编目规则分为:先分散后综合著录和先整套后分析著录。表面上看好像有总有分,但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文献内容与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记录,从而产生款目,继而形成各种用途的目录。而目录主要用于揭示和检索馆藏文献,以便读者了解、选择、索取文献。其最终目的都是以丛书整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疏而不漏地描述,从而有利于读者的检索与利用。

而计算机编目,全部分散著录时,也一样能达到了丛书著录的最终目的。

2.分编区别

首先,分类和著录的任务是不同的。分类是反映其学科属性,著录则是揭示其外表特征和内在特征。分类的依据是图书分类法,而著录的依据则是著录规则和著录条例。

其次,理论系统不同,它们是两门不同的课程,图书分类更多的从内容属性讲图书归属,而图书编目则更注重标准化及各字段的选取依据。

最后,在工作实践上,它们是分编工作中的两个不同的工作环节,它们所达到的目的不同,不必强求在一起。

参考文献:
[1]王松林.《现代文献编目》.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2]蒋鸿标.多卷书的处理不宜“一刀切”——对《多卷书处理之我见》的质疑[J].图书馆论坛,2002(3):66-67.
[3]崔江.对CALIS多卷书著录的分析和建议[J].图书馆论坛,2004(5):142-144.
[4]梁伟钧.多卷书、丛书编目新探[J].情报杂志,1999(3):54-55.
[5]朱玉玲.关于集中著录与分散著录适用范围的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02(6):57-59.
[6]文榕生.关于多卷书CNMARC的意见[J].图书馆论坛,2002(2):70-73.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加入收藏  打印本文
上一篇论文: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服务的措施与特色
下一篇论文:传递图书馆人的正能量
科技论文分类
科技小论文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论文 节能减排论文
数学小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
物理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网站设计论文 农业论文
图书情报 环境保护论文
计算机论文 化学论文
机电一体化论文 生物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机械论文
水利论文 地质论文
交通论文
相关图书情报
    无相关信息
最新图书情报
读者推荐的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