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研究的线路为横沟水源地到慕家塬高位水池一段。多为丘陵、阶地和河漫滩等地质构造,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谷深切等地貌特征。线路地面高差为380米。
由于吴堡工业园区供水系统这个项目处于可研阶段,实测数据缺乏,本模型验证只能采用设计数据进行优化横沟到慕家塬三级泵站的最优开机方案,并与设计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优化结果。
优化前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 1 各级泵站优化前数据表
泵站序号 |
泵站总流量m3/s |
泵站扬程m |
装机台数 |
机组型号 |
机组功率kw |
能耗kw |
一级 |
0.737 |
125.02 |
4 |
SLOW200-600(l)A |
450 |
432 |
二级 |
0.737 |
111.21 |
4 |
SLOW200-600(l)A |
450 |
432 |
三级 |
0.737 |
132.85 |
4 |
SLOW200-600 |
400 |
336 |
计算过程运用Flex语言编程进行求解,采用可视化界面,对各级泵站进行优化计算。下列三幅图为各级泵站优化运行结果。

图1 一级泵站优化计算

图2 二级泵站优化计算

图3 三级泵站优化计算
将优化运行的结果用表格形式列出,如下表所示:
表2 各级泵站优化后计算表
泵站序号 |
单泵流量m3/s |
泵站扬程m |
开机台数 |
能耗kw |
一 级 |
0.245 |
125.02 |
3 |
375.6 |
二 级 |
0.184 |
111.21 |
4 |
244.8 |
三 级 |
0.184 |
132.85 |
4 |
292.44 |
从运行结果看,优化后的能耗比理论值节省了15%-20%。对整个供水系统进行优化计算,可以节约更多的能量,经济效益十分突出。
6.结论
采用动态规划和模拟技术相结合的算法,运用Flex语言编程对多级泵站进行优化计算,适用于多级机组间无分水的多级泵站。
参考文献
[1]黄林泉.机电排灌节能节水技术经验和论文选编[C].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
[2]王训俭,张宏伟,赵新华.城市配水系统宏观模型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0.
[3]王训俭.略论城市给水系统优化调度与管理的研究和发展方向[J].中国给水排水,2000.
[4]赵洪宾.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工况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00,(5).
[5]赵新华,田一梅,武福平.城市配水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0,(5).
[6]李太福,杨志,盛朝强,等.不确定性系统控制的相关问题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2).
[7]李士勇.模糊控制、神纤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5.
[8]李东林.水网系统优化运行[J].中国给水排水,2000,(5)
[9]D.P.伯塞克斯 李人厚 韩崇昭.动态规划确定性和随机模型[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8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