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美瑞达安公司的治理参数和建议,结合治理区域水质现状等因素,其用量计算公式如下:
A1—水体维护阿科蔓用量,m2;KT—年平均温度校正系数,校正系数1.8;Q—水体容积 m3 ;KS—水体维护标准校正系数,0.8;C—水体维护阿科蔓平均用量参数 m3/m2(每平方米阿科蔓服务的水体容积),本项目取为55m3/m2;A2—用于污染削减的阿科蔓用量 m2;ΔI—从原水削减到目标水质的所需削减的污染含量,mg/L;∑P——治理期内所有中高浓度外来污染物及内源污染释放量之和 g(BOD5,NH3-N,TP);q—阿科蔓生态基污染物(BOD5,NH3-N,TP)表面负荷,g/(m2·d);T—治理天数,d,本设计达标期180d;KQ—水体库容校正系数。代入各个参数计算得一期强化治理区域阿科蔓经验用量507m2,二期稳定治理工程阿科蔓经验用量1000m2。论文检测。
4.2.3阿科蔓所用规格及安装
本项目所用阿科蔓规格:1.0m*0.6m,2.0m*1.0m,2.0m*1.3m,2.0m*1.5m3种。
安装方法:BDF生态基底部套筒灌入石米或碎石,灌满为止,封口后按放置原则投放到相应的位置即可。
4.2.4曝气系统
从经济角度考虑,本设计一期采用EPDM曝气管360 m,风机Q=0.9m3/h,风压为56Kpa,治理初期为每天运行12小时,后期运行6-8 h;二期采用蒲公英式喷泉系统2套,额定总功率11kW,,随着生态系统的逐步成熟,喷泉泵的时间可以逐渐减少。
4.2.5阿科蔓水生态处理技术分析
阿科蔓生态基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生态载体,是一种生态性水处理的高科技材料。其主要特征表现在高比表面积达250 m2/m2;适宜孔结构为微生物群落提供理想的生存环境;超级编织技术形成理想的微A/O处理环境;纯惰性材质亲和于水生态环境,对环境无污染。论文检测。目前,国外专家在阿科蔓生态基上已发现的物种量多达3000~5000种,其中仅细菌类就达2000多种,其他为有益藻类和真菌类等,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生物多样性优势微生物群落,并对有机物、氮、磷等均有高效的祛除作用。
5.示范项目的治理效果
根据示范项目的预期进展情况,选择CODCr 、BOD5 、NH3-N三种主要污染物,根据治理进度开展一期工程开工前2008.9.10、冰冻前2008.10.15、冰冻后2009.6.20、二期工程开工前2009.6.30、二期工程治理后4个月2009.10.30五个时段进行监测,具体数据见图3,结果显示,阿科蔓生态基污水治理效果显著,并适应北方的气候条件,适宜在北方推广应用。
图3.示范项目主要污染浓度变化图

6.示范项目的治理维护要点
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北方的气候特点,经过近2年的系统维护,应做好以下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曝气系统的维护;
二是做好水体周边的垃圾管理工作和水面保洁工作;
三是做好冬季阿科蔓生态基的维护。
7.示范项目综合效益
7.1改善水质提升河道景观效果及娱乐价值
水质改善后既给了小区居民亲水行为卫生安全的水质保障,也改善了水体观感提高了水体的观赏价值。
7.2 促进景观河道水生态系统发展与生物的多样化
阿科蔓系统营造的健康水环境给包括微生物在内的所有水生生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了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水生生物的多样化,水体生态平衡能力增强。
7.3 提供小区绿化浇灌及道路喷洒用水,节约上水消费
通过治理水质也完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要求,可抽取湖水浇灌绿地或喷洒道路,节省自来水消费,且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用。
7.4 改善下游河道水质
经净化后的水质溢入下游河道,逐渐稀释替代下游河水,将大大改善下游河道水质状况,实质上也对整体河道进行了治理,是一处治理多方收益的项目。
8.结束语
通过本项目研究,阿科蔓生态基技术适宜我国北方地区,为北方特有条件下污水治理提供了完整的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它实现了水体的快速修复,其经济价值、环境效益凸显,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国家水利部,200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10.1.19 ;
[2] 邱友红,黄志兰, 阿科蔓生态技术在城市污水水体中的应用, 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年 第3期:0-51;
[3] 韦惠,复合生态塘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应用示范研究,昆明理工大学,2008.4 硕士学位论文;
[4]刘连成,中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分析,灾害学,1997,12(3):61一65;
[5] 周艳红等,阿科蔓(AquaMats) 生态基+复合微生物原位修复养殖水体中磷的动态,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3):1168- 1172;
[6]金相灿,屠洁英主编,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二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7] 黄红,陈晓思,阿科蔓生态基技术在改善大金钟湖水质中的应用,人民珠江,2008年第2期:63-65;
[8]国家环保局1GB8978 - 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
[10]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 县城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北京: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部, 200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