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导读:通过本项目研究,阿科蔓生态基技术适宜我国北方地区,为北方特有条件下污水治理提供了完整的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它实现了水体的快速修复,其经济价值、环境效益凸显,应用前景广阔。关键词:阿科蔓生态基技术,污水治理,综合效益
 
 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2008年淡水资源总量为27434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6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大多数水体长年作为纳污水体,污染严重。人工湿地等技术污水处理技术随较为成熟,但在我国北方应用仍存在较大的难度,受到了季节、光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笔者通过对长春潭麟湾小区景观河道阿科蔓生态基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认为阿科蔓生态基污水处理技术不仅投资省、维护简单,还具有较好的氮、磷去除效果,满足了我国北方污水处理特点,适宜广泛推广。 1.示范项目概括 长春潭麟湾小区景观河道位于伊通河支流小河沿子河中游,起源于净月潭,为一条市政泻洪道。潭麟湾小区段下游修建有闸坝,使该段形成长约800m、宽约40m的河段,水位上升到1.0~1.5m,水面积3.2万m2,水容积6万m3,且两岸经过修饰,成为周边区域的一道靓丽景观。 由于小河沿子河上游为城乡结合部不断有生活污水排入,据查勘该段日进入量约300t。由于长期受外来污染的影响,污染负荷大大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水体呈现严重的黑臭状态,远超一般地表水质要求的地表水V类标准,给潭麟湾小区休闲娱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对伊通河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通过对基础数据的分析,结合阿科蔓水治理体系,采取因地制宜景观治理模式,即在充分利用原有的河道的基础上,将阿科蔓生态基以合适的方式置于水中,同时辅以适当的曝气,为潭麟湾小区景观河道治理及水生态修复提供最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2.示范项目的设计原则 结合我国北方污水处理特点,为高效地治理水体污染,采用如下设计原则: 1)设计严格遵照国家、地方现行规范和标准; 2)采用技术先进,操作管理简易的工艺,系统运行稳定,水质稳定达标; 3)采用先进的自然生态技术进行治理维护,将景观湖水质维护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与之相应的水生生态系统,发展生物多样性; 4)利用高效节能的治理工艺,节能节耗,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费用; 5)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所选工艺的合理性,有效控制造价; 6)水体净化维护与水体景观功能协调统一,不影响水体的整体景观效果,不产生二次污染; (7)设备简单,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维护方便,保证设计功能的长期有效性。 3. 示范项目的设计目标 1)经过现场监测, 潭麟湾小区景观河道水体现状为劣Ⅴ类, 一期示范工程(进水区治理区域平均宽度为40 m,平均深度为2 m,长度为90 m)于2008年9月中旬完工,因受东北冬季冰冻期的影响,阿科蔓生态基在冰冻期前正处于微生物培养期,预计冰冻期前阿科蔓强化治理区域后端水质指标如下表2;第二年融冰后2-3个月,阿科蔓强化治理区后端水质指标如下表3;二期示范工程(强化处理区域后端的区域平均宽度为40m,平均深度为2m,长度710m)于2009年7月初完工3-6个月后,景观治理区后端水质至地表水V类(表4),并长期健康维护。 表1 治理前河道水质检测数据(单位:mg/L) 检测时间:2008年9月   
    
        
            | 污染因子 | CODCr | BOD5 | NH3-N |  
            | 景观河道 | 256 | 60 | 3.14 |  表2治理后主要水质指标(单位:mg/L)   
    
        
            | 污染因子 | CODCr | BOD5 | NH3-N |  
            | 治理后阿科蔓强化治理区后端 | 179~204 | 42~48 | 2.2~2.5 |  表3治理后主要水质指标(单位:mg/L)   
    
        
            | 污染因子 | CODCr | BOD5 | NH3-N |  
            | 治理后阿科蔓强化治理区后端 | 120~140 | 25~35 | 1.25~1.85 |  表4设计目标水质 (单位:mg/L)   
    
        
            | 污染因子 | CODCr | BOD5 | NH3-N |  
            | 地表水Ⅴ类 | 40 | 10 | 2.0 |  2)有效抑制水体富营养化,防止藻华现象的发生。 3)有效改善水体黑臭状况,提高水体透明度, 营造景观区健康的水环境及良好的水景效果。 4. 示范项目的治理方案 4.1治理系统组成 根据北方特有的气候特点,结合阿科蔓生态技术在不同污染水体的治理经验,治理系统分一期强化治理区和二期稳定治理区两部分。 一期强化治理区实施强化处理,由阿科蔓生态基和EPDM曝气软管组成。 二期稳定治理区由阿科蔓生态基和普通喷泉系统组成。 阿科蔓生态基为主要治理载体,通过培养微生物来降解水中和底泥中的污染物,改善水质,并提供河道中鱼类的天然饵料及产卵的场所,促进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的发展。循环系统有利于提高水流与阿科蔓生态基的接触,且有利于复氧提高微生物的处理效率。论文检测。 4.2阿科蔓生态基选型、布置与用量 4.2.1阿科蔓生态基选型 采用BDF型,便于安装,且放置于水中完全不影响水体的景观效果。 4.2.2阿科蔓生态基布置 该段河道一期强化治理区域平均宽度为40m,平均深度为2m,长度为90m。二期稳定治理工程为强化处理区域后端的区域平均宽度为40m,平均深度为2m,长度710m。 图1.一期强化治理区生态基分布图 
 图2.二期稳定治理区生态基分布图 
 4.2.3阿科蔓生态基用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