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采用“软化——机械搅拌澄清池”,出水水质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硕士论文,细格栅-BIOFORCN生物滤池。
2.3 V型滤池
V型滤池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构筑物,其工艺结构复杂,以进水槽设计成“V”字型而得名,具有出水质量高、运行周期长、能耗低和全自动化运转等优点。因而在我国很多大、中型净水厂中广泛应用,目前在许多设计排放标准高的污水处理厂中也普遍使用,运行效果良好。因该类构筑物结构复杂,设计要求精度高 ,施工难度大。
V型滤池与其他滤池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其采用均质滤料,汽水混合反冲洗,长柄滤头配气、配水等。硕士论文,细格栅-BIOFORCN生物滤池。硕士论文,细格栅-BIOFORCN生物滤池。根据水厂的规模,可有多格滤池形成滤池组 ,在滤池两侧设有 V型进水槽,槽底有一排出水孔,既可以作为滤池的进水孔用,也可以作为侧向冲洗水的布水孔用,即在滤池进行气水混合反冲洗后,进行表面扫洗时,冲洗水由V型槽底部的进水小孔进入进行表面扫洗,将气水混合反冲洗后滤池表面的悬浮物侧向冲人中间的 H型排水槽,使得滤池冲洗得更干净。
3 土建施工中的主要技术要求和技术措施:
本工程由曝气生物滤池、高澄清密池、V型滤池三个主体构筑物组成,深度水处理工艺对土建施工技术要求高,其土建工程工艺复杂、精度高,给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和精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设备安装质量,直至影响到出水水质。
3.1 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部分由管廊、滤池池体、滤梁、滤板、滤头、曝气管、进水渠道、反冲清洗水池、反冲洗废水池、工艺鼓风机房、反冲洗鼓风机房及管廊等组成。
池体长宽几何尺寸要求为±5mm,对角线误差为10mm,以满足滤板的安装要求,滤板由专业预制厂预制,要求精度平整度为2mm,几何尺寸±2mm,不得有气孔、缺角等缺陷,滤梁为现场浇筑混凝土,要求间隔2mm,标高及水平度±2mm,由于砼施工无法满足其要求,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用角磨机磨至安装要求后装滤板,滤板安装完成后在滤板四周与池体连接处镶有密封胶,再进行二次浇筑砼,其标高、平整度误差为2mm,但此项操作比较好控制,因为滤板高度一致,而便于操作。滤头安装完毕后进行曝气实验,每个曝气池中的滤头不得漏气,如有漏气处,水面水花会有明显反映,须及时修复,漏气原因有滤头损坏、未拧紧,丝口有杂质等。
3.2 高密度澄清池
高密度澄清池部分由混凝池、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搅拌机、刮泥机、进出水渠道及管廊等组成。按工艺要求水从混凝池、絮凝池到沉淀池须经多道堰体,要求所有堰体水平标高误差2mm。沉淀池为方形现浇砼结构,刮泥机为旋转型,其建筑剖面为园锥锅底形,池体四角平面立面均有弧形做法,为保证刮泥机刮板与混凝土锥体缝隙、间距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此项作法为二次砌筑、浇筑,用与刮泥板一致的模具和刮泥机同轴转动对锥体部分混凝土砂浆进行刮平施工、收光,且精度为5mm,故要求放线、施工操作准确。
3.3 V型滤池
V型滤池部分由滤池池体、V型槽、H型槽、各种堰体反冲洗水池、反冲洗废水池和管廊等组成。
池体内的滤梁、滤板的工艺要求与生物曝气池相同,但无二次砼浇筑,滤板安装完毕后,须将板缝用热沥青浇灌严密,不得漏气。每个池体在滤板底部设有36个扫气孔,其尺寸和标高误差不得超过2mm,使反冲洗时能在滤板下形成一个厚100mm气垫,将滤沙均匀托起。V型槽底部设有一排72个表面清扫孔,其要求标高位置误差2mm,使水流能均匀流出,扫除反冲洗后残留在池体水面的悬浮颗粒。
4 运行效果
表2 出水水质指标
采样点 水质参数 |
生物滤 池前 |
生物滤 池后 |
V型生物 滤池前 |
V型生物 滤池后 |
设计出水 水质 |
PH |
7.3 |
7.67 |
9.13 |
8.5 |
6.5~9 |
TH(以CaCO3计) |
312.8 |
309.2 |
268.2 |
270.7 |
≦350 |
TAC(以CaCO3计) |
750.7 |
730.7 |
340.3 |
330 |
≦350 |
浑浊度(mg/L) |
2.1 |
1.5 |
1.7 |
0.46 |
≦5 |
Fe |
0.405 |
0.359 |
0.201 |
0.0067 |
≦0.3 |
COD(mg/L) |
78.8 |
70.4 |
67.5 |
58.2 |
≦60 |
BOD(mg/L) |
3.05 |
4.21 |
5.20 |
5.70 |
≦10 |
N-NH3(mg/L) |
0.88 |
0.73 |
0.64 |
0.58 |
≦10 |
TP |
0.5 |
0.095 |
0.499 |
0.225 |
≦1 |
SS(mg/L) |
6 |
5 |
4 |
2 |
≦10 |
由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乌鲁木齐监测站对该工艺为期近三个月水质检测获得以上表2出水水质指标数据。通过表2数据表明采用该工艺,出水的相应水质参数都完全符合国家深度处理的出水水质标准,该工艺出水的N-NH3控制在0.6mg/L,TP出水控制在0.3mg/L远远低于国家及企业制定的出水水质标准10mg/L、1mg/L,解决了目前国内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COD、BOD等相应水质指标合格,但N、P超标的一个现状问题。硕士论文,细格栅-BIOFORCN生物滤池。
5 结论
本工程对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均有严格的要求,主要处理构筑物关键部位部分的施工验收标准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工程通过调试运行,各方面技术指标均已达到设计要求,为城市用水提供了新的水源,较好的解决了缺水地区城市发展中工业用水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高延耀,顾国维,周琪.[M]. 水污染控制工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S]. 2006.
[3]国家标准:室外排水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S].200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