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计算:
用于ELISA结果计算最方便的是logit曲线。曲线的横坐标用激素标样各浓度(ng/ml)的自然对数表示,纵坐标用各浓度显色值的logit值表示。Logit值的计算方法如下:
B/BB
Logit(B/B)=ln————=ln————
1-B/BB-B
其中B是0ng/ml孔的显色值,B是其它浓度的显色值。
待测样品可根据其显色值的logit值从图上查出其所含激素浓度(ng/ml)的自然对数,再经过反对数即可知其激素的浓度(ng/ml)。
求得样品中激素的浓度后,再计算样品中激素的含量(ng/g·fw)。3次重复。
2结果与分析
2.1栽培桃和野生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鲜重、纵横径的变化
栽培桃和野生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鲜重和纵横径的测定结果表明(图1、2),从盛花后19d开始,栽培桃果实鲜重大于野生桃,以后相差越来越大。桃核硬化过程中,栽培桃果实鲜重上升速度较快,而野生桃一直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到盛花后58d后,栽培桃果实的上升速度较野生桃高,到盛花后89d栽培桃果实是野生桃果实的2.43倍。
 
|
|
|
|
|
盛花后天数 Days after full bloom (d)
|
|
|
盛花后天数 Days after full bloom (d)
|
|
栽培桃果实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纵横径增长速度都明显高于野生桃,特别在硬核期,野生桃果实的纵横径几乎没变化,而栽培桃果实的纵横径持续上升,这与鲜重变化趋势相吻合。
到发育后期,栽培桃果实横径几乎等于纵径,而野生桃差值与发育前期较一致。
2.12栽培桃和野生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中、内果皮IAA含量的变化
盛花后天数 Days after full bloom
|
|
栽培桃和野生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中、内果皮IAA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图13),栽培桃中果皮IAA含量除在盛花后31d含量低于野生桃外,在盛花后41d前都高于野生桃,到盛花后41d后,野生桃IAA含量高于栽培桃,野生桃果实在58d出现一个高峰值后,迅速下降,到盛
图1 栽培桃和野生桃发育过程中中果皮和内果皮IAA含量的变化
Fig.1 Changes of IAA contents in mesocarp and endocarp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ivated peach and wild peach
|
|
花后73d后维持在一定水平;但对于栽培桃而言,IAA含量在盛花后41d出现一个高峰值后,一直迅速下降,直到盛花后89d降到较低水平。
在整个桃核发育过程中栽培桃内果皮IAA含量都低于野生桃,与中果皮发育前期栽培桃中果皮IAA含量高于野生桃相反。栽培桃内果皮IAA含量的变化趋势类似与野生桃,都是在发育前期含量较高,之后迅速下降,但在盛花后31d后,野生桃IAA含量下降速度减慢,到发育后期,栽培桃与野生桃内果皮IAA含量相差较大。
 
 
|
|
盛花后天数 Days after full bloom (d)
|
|
      在整个桃核发育过程中栽培桃内果皮IAA含量都低于野生桃,与中果皮发育前期栽培桃中果皮IAA含量高于野生桃相反。栽培桃内果皮IAA含量的变化趋势类似与野生桃,都是在发育前期含量较高,之后迅速下降,但在盛花后31d后,野生桃IAA含量下降速度减慢,到发育后期,栽培桃与野生桃内果皮IAA含量相差较大。
2.23栽培桃和野生桃果实发育过程中中、内果皮ZR含量的变化

栽培桃和野生桃中、内果皮在发育过程中ZR含量变化显示(图24),盛花后9d,桃中果皮ZR含量显著高与野生桃,高达野生桃的2倍之多,之后栽培桃迅速下降,野生桃迅速上升,在盛花后19d到73d之间野生桃中果皮ZR含量略高于栽培桃,之后,野生桃ZR略有上升,而栽培桃却下降,到盛花后89d野生桃ZR含量明显高于栽培桃;栽培桃与野生桃中果皮ZR含量变化趋势相反。野生桃ZR含量变化曲线接近于抛物线,前期含量较低,随后迅速上升,之后平缓下降,到盛花后58d下降速度变快,到盛花后73d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对于栽培桃而言,中果皮ZR含量变化曲线呈下降趋势,中果皮发育前期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到盛花后19d略有上升后,又开始下降,到盛花后58d维持在一定水平,随后又有所下降。
在内果皮整个发育过程中,栽培桃内果皮ZR含量都略高于野生桃,与中果皮在发育前、中期栽培桃ZR含量略低于野生桃相反。两类桃果实内果皮ZR含量变化较接近,都是在盛花后19d含量最高,随后迅速下降,到盛花后58d维持在一定水平。
栽培桃中果皮ZR含量显著高与野生桃,高达野 生桃的2倍之多,之后栽培桃迅速下降,野生桃迅速上升,在盛花后19d到73d之间野生桃中果皮ZR含量略高于栽培桃,之后,野生桃ZR略有上升,而栽培桃却下降,到盛花后89d野生桃ZR含量明显高于栽培桃;栽培桃与野生桃中果皮ZR含量变化趋势相反。野生桃ZR含量变化曲线接近于抛物线,前期含量较低,随后迅速上升,之后平缓下降,到盛花后58d下降速度变快,到盛花后73d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对于栽培桃而言,中果皮ZR含量变化曲线呈下降趋势,中果皮发育前期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到盛花后19d略有上升后,又开始下降,到盛花后58d维持在一定水平,随后又有所下降。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